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Skip to main content
Skip to navigation
>
回首頁
院首頁
校首頁
電子報
活動成果
>
回首頁
院首頁
校首頁
電子報
活動成果
More
>
回首頁
院首頁
校首頁
電子報
活動成果
109年度國立屏東大學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跨校聯盟論壇會議
[2020-09-28]
偏鄉學校所面臨之困境與需求為出發點,舉辦跨校聯盟論壇會議,了解各校在偏鄉執行計畫面臨之問題,並與之共同討論,以俾利各校在執行計畫執行上能夠更為順利。
[
更多細節
]
以部落永續觀光帶動地方創生的東源部落馨香森林
[2020-09-28]
牡丹鄉東源部落透過政府、社區與學界資源的整合,將永續觀光經營成為地方創生的觸媒,成功將觀光產業轉型成為部落再發展的新平台。
[
更多細節
]
一起,重修舊好
[2020-09-28]
「重修舊好:資源循環再生與社群共創實驗計畫」是從本校萌芽型「搖滾社會力:在地關懷為導向的社會企業與青年實踐計畫」計畫衍生出的種子型計畫,著重拓展屏大師生對「循環經濟」議題的瞭解。我們與具有環保概念的在地組織合作,學習修復日用物件,延長物資的使用年限,達到惜物、減廢的目的,逐步達成「永續城市與社區」的發展願景。
[
更多細節
]
屏東大學USR搖滾社會力計畫 109年暑期社會實作-陪著小黃蝶一起飛翔
[2020-09-28]
多年來本團隊與美濃場域已建立合作伙伴關係。過去兩年我們從觀察者、學習者逐步發展成行動者,也捲動了包括在地組織(美濃愛鄉、旗美社大、小鄉社造聯盟)、地方中小學(龍肚國小、美濃國小、美濃國中)與台灣千里步道協會這樣的跨區域NGO合作,成為「生態步道」行動方案的共同推手。
本篇作者劉競蓉,109年6月於本校社會發展學系畢業,目前於美濃愛鄉協會擔任行政秘書,文章內容呈現美濃地區2020年小黃蝶系列活動中,本校社發系三年級同學協助東門國小暑期營隊的觀察與心得。
[
更多細節
]
從南區地方創生座談會後談大學協力地方創生的角色
[2020-09-28]
國家發展委員會龔明鑫主委表示地方創生提案的精神應回歸到以務實的面向為主,並著重在長期的深耕而不是短期的表面效益,尤其是長期扎根在地方的年輕團隊與夥伴。筆者認為真正需要關注的是進行開創式的青年提案,此時創業正處於風險最高的時期,政府應當以外部資源協助其站穩腳步,提供更多保障針對有願意投入到創生事業的年輕人
[
更多細節
]
學校作為地方創生的引動點:屏大與餉潭國小的社區協作故事
[2020-09-28]
新埤鄉,是屏東縣典型不「山」不「市」的鄉鎮之一,遭逢著與屏東縣許多社區同樣面臨的挑戰與困境:社區高齡化、社區凋敝產生的教育與發展問題。我們提出「學校作為地方場域創生的引動點:以地方創生本位培發迴圈,啟動場域文化重建與再生」的大學社會責任實踐種子型計畫,探索學校為地方創生蓄積能量的可能做法。
[
更多細節
]
特殊教育與物理治療的專業合作
[2020-09-28]
讓生命不同凡「想」計畫,針對在地身心障礙者服務機構的需求,結合本校特殊教育學系,以及輔英科技大學物理治療系,為心智障礙成人量身打造一套復健訓練模組。
由大學師生團隊為在地機構注入專業能量,協助提升機構服務品質、促進障礙者的身體健康。
[
更多細節
]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