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門位於高雄市東北部,為高雄市與臺南市交界的鄉鎮之一,其位置西與臺南市左鎮區、龍崎區接壤,北側與臺南市南化區及本市杉林區交界,東邊緊鄰本市旗山區,南與本市田寮區毗鄰。本區是一個低海拔的山中盆地,面積為95.6624平方公里,若沿著10號國道往旗山方向不用一個小時即可抵達。
內門古稱羅漢門,是音譯西拉雅大傑巔社平埔族對當地Rohan的稱呼,之後漢人大量進入開墾,而二仁、楠梓仙二溪又將羅漢門分割為羅漢外門里(內門東部+旗山)以及羅漢內門里(現今內門),故在1953年將羅漢內門里改稱為內門。
內門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地區,無論在宗教或是習俗上,都與其他地區有顯著的不同,加上內門山明水秀、地靈人傑歷年來能人輩出。明朝永曆20年,大學士沈光文就曾在此與一批文人結蘆授課,開全台興學之端,比台南市的「台灣首學」還早三年!
雖然內門土質貧瘠但是勤勞務實的內門區民,因地制宜選取合適的農作物種植,如萬能薯、火鶴、龍眼、芭樂、鳳梨等,依舊為內門博得績優農產鄉鎮名。除此之外,因為地形奇特,內門區內遍布讓人驚歎連連的自然景觀,如曾名列臺陽八景之一的雁門煙雨,還有七星塔、308高地等等…無不讓人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奧秘。
內門惡地泥岩地形
高雄惡地是世界上唯一的熱帶惡地,同時具有石灰岩、泥火山與泥岩惡地。看似貧瘠的土地,孕育了豐富的生態與令人驚奇的人文風情。
高雄地泥岩惡地地質公園位處台灣本島西南淺山的高雄市燕巢、田寮、內門等,是台灣本島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而崎嶇的惡地地形,不僅是漢人入墾四百年中具深厚歷史脈絡的地區;在這淺山惡地交會之處,人類生活的採集、狩獵、伐林、農耕、畜牧、通婚與宗教等活動,匯聚各種文明的碰撞與交融,積累了豐厚的歷史襲產。
世居惡地的人們,生活步調承襲在地傳統智慧、順應四季節氣;因開發腳步緩慢,保留了豐富的動、植物生態、獨特的泥岩景觀、無數的傳統三合院與土角厝,而林間放養土雞、農塘水池、旱作竹林等產業景觀與自然和諧相融,更形塑出獨特的地方魅力。身歷西南惡地之境,猶如時光倒轉,墜入山村純樸的樣貌與氛圍!
旅遊導覽
想要到內門鄉旅遊的朋友,筆者在此建議以自行開車的方式較方便,本鄉位於屏東與台南的交通要衝,台三線為主要道路,台三線為一條二十米寬大道,在實踐大學城與羅漢門公園前拓寬為四十六米交通非常便利。至於坐公車的自助旅行者,亦有大眾運輸工具供旅遊者搭乘,但需仔細研究公車時刻表才能有個愉快的旅程,本地主要有台南、高雄、屏東三家客運公司聯營之路線,往返於南屏公路之間,其餘有旗山金瓜寮之路線、旗山經內門至南化之路線,非常方便。
開車到內門鄉之路線:
出發地點:
北、中部:走中山高→永康交流道下→走台20線經新化→左鎮→至南化右轉→走台3線
→內門
北、中部:走中山高→仁德交流道下→關廟走182縣道→龍崎→內門
北、中部:走中山高→路竹交流道下→阿蓮→184縣道→田寮月世界→旗山→內門
高 雄 市:楠梓交流道→走台22線至嶺口左轉→台21線→旗山轉台3線→內門
嘉 義 市:中埔→走台3線→大埔曾文水庫→嘉義農場→楠西→玉井→南化→內門
墾丁屏東:屏鵝公路→屏東→走台3線→九如→里港→經美濃外圍→旗山→內門
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至內門
一、從北部搭火車、飛機至台南→內門(強烈建議路線)
﹝A﹞從北部南下,若搭火車,可在台南火車站下車,再到火車站左前方的中山路,搭台南、高雄、屏東客運聯營之公車往旗山里港在內門的車站下車。車資約一百元左右,約三十分鐘一班車,從台南市到內門約一個小時的路程。
﹝B﹞從北部南下亦可搭飛機至台南機場,坐計程車至中山路轉搭台南、高雄、屏東客運聯營之公車往旗山里港在內門的車站下車。車資約一百元左右,約三十分鐘一班車,從台南市到內門約一個小時的路程。
﹝C﹞若要至木柵龍眼觀光果園者,在內門鄉觀亭村中埔頭站下車,轉乘高雄客運南化線班車,經過內門在姑遠埔站、頂寮站、太和站或內興站下車,依標示牌走即可到達龍眼觀光果園。
二、從北部搭火車、飛機至高雄→內門
﹝A﹞從北部南下,若搭火車,亦可在高雄火車站下車,然後至火車站正前方中山路左邊(約五六百公尺)的高雄客運站牌,坐往旗山的公車到旗山站下車,再轉搭乘往台南公車可直達內門。
﹝B﹞若從松山機場搭機至小港機場,須從小港機場搭計程車至高雄客運站,坐往旗山的客運到旗山站下車,再轉搭乘往台南公車可直達內門。
﹝C﹞若要至木柵觀龍眼光果園者,到旗山站下車,轉乘高雄客運南化線班車,經過內門在姑遠埔站、頂寮站、太和站或內興站下車,依標示牌走即可到達龍眼觀光果園。
三、從屏東搭客運→內門
﹝A﹞在屏東火車站前左轉至屏東客運站,搭乘往台南各班車可直達內門。
﹝B﹞若要至木柵龍眼觀光果園者,到旗山站下車,轉乘高雄客運南化線班車,經過內門在姑遠埔站、頂寮站、太和站或內興站下車,依標示牌走即可到達龍眼觀光果園。
素有「藝陣之鄉」美名的內門區,早年因治安不佳,當地居民紛紛組成自衛隊,設館習武、演練武藝,這種為了保鄉禦賊而發展出的宋江陣,後來因為宗教慶祝儀式的添綴,而演變成為廟會慶典時的重要活動。每到農曆二月觀音佛祖誕辰繞境活動,境內現存約20隊宋江陣頭紛紛集訓參與,在廟埕前輪番上陣演出,讓現場觀眾大飽眼福,也為宋江陣活動揭開精彩序幕。其中,歷史悠久的「中埔埤仔墘宋江獅陣」特色為成員老、中、青三代並存,兵器由世代承襲,不論是年紀輕者或是叔父長輩,無不使盡渾身力氣,操演重達十幾公斤的關刀,或是短兵器雙刀,展現傳統宋江真功夫。
民以食為天,旅遊更要以吃為重點,內門有150組總舖師,幾乎每5戶便有1戶靠辦桌行業為生,若同時辦起桌來,可料理2萬桌以上的料理。
內門山多田少、缺水土質又差,以往農耕不易,居民必需尋找農作以外的行業謀生,加上以前內門陣頭就相當興盛,每年配合陣頭團練時間,陣頭教頭都會安排大鍋點心、吃食來慰勞成員。就這樣漸漸地由簡單的飯湯、炒麵、米粉,逐漸變成豐盛的料理;吃飯的器具也從必須自備,抬桌抬椅自行端菜,演變成由單一總舖師父負責,加上婚喪喜慶的外燴助長,辦桌遂變成內門區一個群體共有的職業
內門區的總舖師有150多位,只要一人一道,10道料理哪夠瞧!不過既然來到總舖師故鄉的內門,一些融入當地農特產品的料理就不能少,如放山雞、豬肉、萬年薯、鳳梨、龍眼乾、破布子等,可千萬別錯過喔!
內門區號稱是「總舖師的故鄉」,內門區農會連續五年推出「初二回娘家吃辦桌」活動,在南海紫竹寺廣場席開四五○桌,每桌十道料理四千五百元,包括在地的封肉、筍乾和放山雞等食材,還大方附贈龍鳳酥、樹子等特色伴手禮,昨天也是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