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一詞,是在講述明末大學士沈光文的歷史傳奇,他因為不滿鄭經嗣王位,乃變服逃抵本地,結蘆而居,講誦經學,因屬鴻博之士,乃尊稱他們為「羅漢」,而先民稱之羅漢內門,民國九年日據時代更名為「內門」。因有上述之歷史淵源,兼又鄉內土壤肥沃,生產各種水果,品質佳且鄉內有紫竹寺,香火流傳至今已逾三百年,其意義深遠,願其品牌水果能像上述者一樣永續經營,所生產之水果美味、人見人愛,為其取名之由。
內門區(羅漢門)品牌水果,在農委會及農政單位輔導下,目前辦理品項最多,有芭樂、鳳梨、荔枝三項,在農會積極輔導,分級清楚、品質好,在市場上反應極佳,加上 配合展售、網路行銷,一切均穩定成長,農友努力從事生產管理栽培技術,配合農會推廣輔導,近幾年來價格穩定, 由品牌帶動特、優級品價格,雖有時價格差異不大,但整體售價提高。所以品牌水果推行實在有其意義存在,但完全必須由生產開始到分級落實,包括採收熟度一致、施肥、用藥一致,方能達到品牌要求,也唯有切實執行,才能成功,感謝農會、市場、農委員大力輔導,也感謝各位從事品牌工作者辛苦了,謝謝。
「羅漢門」為「內門」的舊稱,亦是內門區農會的專屬品牌,
內門區的龍眼樹多,養蜂的人家也多,
因此新鮮龍眼和龍眼乾的品質以及其產量聞名全國,
而龍眼花蜜更是品質純美,每到收成季節,
外地的龍眼商人都慕名而來,爭相選購。
本會設立宗旨以保障農民權益,提高農民知識技能,
促進農業現代化,增加生產收益,改善農民生活,發展農村經濟為宗旨。
在農產方面,本區因地形變化頗大,有肥沃的河谷平原與丘陵山地,
使得本區農特產非常多,因而有羅漢四季果:鳳梨、龍眼、荔枝及番石榴。
1. 保障農民權益
2. 提高農民知識技能
3. 促進農業現代化
4. 增加生產收益
5. 改善農民生活
6. 發展農村經濟
1. 民國十一年十二月八日創立,名為「內門庄信用組合」,推舉內門庄長陳清己先生為組合長,暫借內門區內
豐村313號經營存放款業務。
2. 民國十八年一月二十七日於內門區內豐村內埔111號興建一棟二樓辦公廳,改名為「內門信用販購組合」,
增加供銷業務,並於內門紫 竹寺後面借用民房設立觀亭分部組合。
3. 民國三十三年政府為加強經濟整合,命令全面改組為「內門庄農業會」。
4. 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正式成立「內門區農會」,並全面改組。
5. 民國九十年九月十四日信用部依「金融機構合併法」被中國農民銀行概括承受。
6. 民國九十五年十一月整修前本會被概括承受之辦公大樓,擬作為信用部之營業處所。
7. 民國九十八年八月三日重新設立信用部,並正式對外營業。
8. 民國九十九年二月一日設立溝坪延伸櫃檯,並正式對外營業。
9. 民國一百年三月四日設立觀亭延伸櫃台,並正式對外營業。
1. 保障農民權益,傳播農事法令及調解農事糾紛。
2. 協助有關土地農田水利之改良、水土之保持、森林之培養。
3. 優良種子肥料之推廣。
4. 農業生產之指導、示範、優良品種之繁殖及促進農業專業區之經營。
5. 農業推廣訓練及農業生產之獎助事項。
6. 農業機械化及增進勞動效率有關事項。
7. 輔導及推行共同經營、委託經營、家庭農場發展及代辦業務。
8. 農畜產品之運銷、倉儲、加工、製造及市場之經營。
9. 農業生產資材之進口、加工製造、配售及會員生活用品之供銷。
10. 農業倉儲及會員共同利用事業。
11. 會員金融事業。
1. 加強吸收存款、厚植營運資金。
2. 嚴控授信品質、減少呆帳發生。
3. 培育團隊精神、強化在職訓練。
4. 加強員工服務、注重內部管理。
5. 配合政府農業政策、積極輔導農民栽培高經濟作物,以提高農民收益。
6. 利用閒置糧倉發展農產加工、設置冷凍庫解決蔬菜果滯銷問題。
7. 設置大型稻谷烘乾機及儲存桶、接受農民委託代烘乾溼谷並儲藏,以解決農村勞力不足問題。
8. 設置大型碾白米機,代替糧食局及一般民眾代碾稻谷一貫作業,並大量銷售白米。
9. 取之於農、用之於民,落實盈餘回饋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