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色可餐
逢甲夜市特色「美」食
文/圖 楊絮安
文/圖 楊絮安
你的眼睛餓了嗎?那麼,大飽眼福的時刻到了!
美食,是人類的快樂泉源,香氣四溢、滋味濃郁,加上落肚後的愉悅感,使身心靈都得到極大的滿足。
但食物的功用已經不再侷限於吃,在這個注重形象的社會,如果商品外表不吸引人,根本無法在第一時間吸引客人購買。
本期特別介紹幾樣逢甲夜市中的「美」食,帶大家一同體驗視覺饗宴!
一「隻」一「隻」的章魚燒在滋滋的聲響中舞動,灑落在向外延伸的八隻腳上的翠綠海苔粉,使它們像是一株株植物般,整齊排列於烤盤之中。
一同裝入盒中的柴魚片倚靠著紙蓋堆成了一座山丘,究竟要如何把位於深山之中、冒著騰騰熱氣的章魚燒順利送入口中,至今仍然是個未解之謎。
帶有些許日式風格的小店面在人群中格外突出,簡單的裝潢輕易抓住了眾人的目光,而不簡單在於那樸實的紙袋中。
吸飽醬汁後帶有漸層色澤的牛肉,加上因大量而無法完全被肉片包裹、微微向外溢出的起司,都閃爍著耐不住碳火烘烤而竄出的油脂。
像是距離插秧後一個月的秧苗,數十種手工小塔們一個挨著一個,整齊的筆直排列於玻璃展櫃之中,如同漫步於稻田,一片壯觀且充滿生命力。
各式糖果、鮮果與核果的裝飾為小塔們注入靈魂,使它們看上去都有了鮮明亮麗的個性,用那只屬於自己的方式吸引著、誘惑著人們。
光線在晶瑩的水晶果凍與玻璃之間,一刻也閒不下來的反射與折射,像是無數顆迪斯科球在攤位中開派對。
將一顆顆宛若星球般的絢麗繽紛裝入杯中,如同一手掌握整個宇宙,星球之間互相產生的引力使人深陷其中,難以自拔。
在這個數位化的時代,許多人都有著「鏡頭先吃飯」的習慣。
據美國《消費者行銷期刊》指出,拍照過程會增加人對食物色、香、味的關注,所以先拍照後進食會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
以後不要再急著把「美」吃下肚了!不妨先打開相機,再讓眼睛品嚐品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