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少女—
專訪僑光科大陳瑛珣教授
文/楊絮安 戴慈慧 游惠遠
圖/彭姿毓 楊恩慈
文/楊絮安 戴慈慧 游惠遠
圖/彭姿毓 楊恩慈
你一定見過七彩琉璃在陽光折射下所散發出的炫爛光華吧!那光,澄亮晶瑩而不刺眼,七彩柔光隨著不同的角度變幻,如頌禱般撫觸孤寂的心靈!
記者團隊初聞僑光科大陳瑛珣老師的各種事蹟時,直覺她是個很不可思議的人!老少女陳瑛珣最早取得的是歷史人類學博士,寫了不少厚重的婦女史專書,卻是旅館與會展管理系的老師,臨老又去玩兒個設計博士,已快拿到學位!如此不安於室地橫跨數個彼此不見得會互相往來的領域,可怪的是,還能玩出花樣!碰出火花!讓人不好奇都難!
限於篇幅,本期暫時介紹少數幾件特別能突顯其活潑人格氣質的創新發明以饗讀者。
資源永續,玩轉設計
在學術研討會經常會用到的紙袋、不織布提袋,往往在活動結束後就被丟棄。經常接受委託主辦研討會的她,為了實現資源永續的概念,設計了一款鄉土客家學術研討會的紀念品,布製的面料以單面花紋呈現,圖案與標誌的整體結合,直接提高使用者意願。
她是第一個將書袋這個想法帶進研討會的人。
老物新生,說好故事
作為愛漂亮的女性,陳瑛珣從母親的老房子裡找到的寶貝,由血珀及琉璃珠重新組成的項鏈是有故事的項鏈。紅血珀石是母親所留,她既要叮嚀自己斷捨離,又要對每件物品負責任,於是這些寶石在親手重新組合之後,終因新樣貌而產生新價值。
數位科技,典藏文化
為了傳播別具地方文化特色的老二媽信仰,陳瑛珣經過長達半年的構思與討論,以3D列印複刻出嘉慶七年所製的媽祖神轎。這頂小巧精緻細膩、轎頂以紅竹編織,從外觀到轎內的椅子無不神似230幾年前的古神轎,令人嘆為觀止!
這頂令人愛不釋手的迷你神轎刻正展示於烈美堂,對老二媽信仰文化呈上最深的摯愛與敬意。
年輕秘訣,養生食療
常年離家在外又極端忙碌的她,研發了一種清甜又有豐富膠原蛋白的飲品。這款獨家配方的養生飲品深得本校文創系主任游惠遠喜愛,竟在採訪當日迫不及待、毫無形象的倒了就喝,看得記者團隊直流口水!
陳老師毫不藏私的公開配方:
枸杞、蓮子、補氣黃耆、養肺的百合、增加甜味的甘草、紅棗、膠原蛋白的代表桃膠、皂角米。
上項原料全部選用平價又營養美味的食材,烹煮方便快速,輕鬆保養自己。因為味道清淡,也能在上班時飲用,怪不得猜不出她的年齡?
未完待續!!
眼前美麗動人的女子,除了前文所述的文化深耕、創新設計外,竟然還擁有行動式業餘無線電臺執照、CPA芳香療法應用師證書等等的奇怪證照與特殊經歷,讓人不得不佩服她那勇往直前的行動力與活力。
她說:「有人覺得我很奇怪,但我覺得不會,我只是喜歡好好生活!」
信哉斯言!
或許有一天我們也可以學著陳瑛珣像八爪章魚般的探觸鮮彩世界而永不困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