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產業新視界!
咖啡渣回收暨再利用場域開發案
打造從咖啡渣回收、生產至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兼顧環境與產業發展。
咖啡渣回收暨再利用場域開發案
打造從咖啡渣回收、生產至再利用的循環經濟示範基地,兼顧環境與產業發展。
計畫緣起
為什麼選擇「咖啡渣」?
台灣年均每人消費咖啡近184杯,產生大量咖啡渣。
高達 9 成咖啡渣未被有效回收再利用。
焚燒處理會加重焚化爐負擔,縮短壽命並造成熱值偏高的問題。
國內現況與政策
各縣市對咖啡渣分類標準不同,大多縣市視為一般垃圾,回收作業困難。
推動2050 淨零轉型「資源循環零廢棄」關鍵戰略行動計畫
現況咖啡渣處理方式有違聯合國「 2030資源永續發展」目標中的第12項目標,現今的處理方式已無法滿足未來全球永續發展需求。
循環經濟兼具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透過管理及有效再利用,減少廢棄物處理對人類健康與環境的不利影響,且能達成永續生活的發展目標 。
♻️ TARGET 12.2 自然資源的永續管理和利用
🌱 TARGET 12.5 大幅度减少廢物產生
💡 TARGET 12.8 促進對永續生活方式的普遍理解
國內外案例分析
SWOT分析
S(優勢)
咖啡飲用需求增長快速,每年產生大量可再利用的咖啡渣。
臺灣目前尚未有相關類似之廠商對咖啡渣進行集中處理,競爭者相對少。媽
O(機會)
缺乏大規模、系統化的供應鏈整合系統。
臺灣大多為中小型企業,資金以及技術有限。
本案利潤收入在未來無法精確計算。
W(劣勢)
政府及產業界積極投入咖啡渣研發,已有一定研發技術。
國外有相關案例,可以引進其技術或處理概念。
T(威脅)
本案假設成功營運之後,後續複製廠商增加,市場會被分割,競爭者數量會上升。
初期營運可能願意合作的上下游廠商數量不定。
課題綜整
計畫目標
我們打算這樣做!
園區營運方式
預計達成效益
產業效益
增加再生燃料供給穩定性
興起咖啡渣回收再利用技術應用
促使再利用商品價格具競爭力
促進咖啡渣回收再利用產業經濟
社會效益
為咖啡渣創造新價值
維護環境發展用續循環經濟
減少熱質能源消耗及焚化爐負擔
創造當地(各縣市)就業機會
環境效益
減緩咖啡渣隨意丟棄造成之問題
節省工業燃料開採及製造
降低熱值延續焚化爐燃燒壽命
減少煙煤產生之空氣汙染
政策效益
將營運模式可推廣至各縣市普及化
契合食品生態圈聯盟廢棄物價值及循環經濟
配合2050淨零排放第八項資源循環零廢棄目標
達成聯合國SDGs 第十二項責任消費與生產
基地選址評估準則
開發區位評估
北部都會區咖啡銷售通路密集,咖啡渣總量最多
中壢區有兩家咖啡飲料製造業設廠,可就近載運
回收或購買廢木屑以提高再生燃料燃燒效率
北部SRF製造廠及使用廠皆位於桃園,政策面較可行
SRF使用廠以造紙業為主,桃園市亦有較多潛在客戶
期望通過本計畫提高SRF燃料使用比例與產業類別
基地概述
園區實質規劃
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