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很榮幸邀請到目前在 Coupang 擔任 Program Manager 的Jennifer和大家分享 Excel 及 Google sheet 的知識及運用,而在這堂社課你將會學到:
如何規劃美觀且易懂的報表
常用公式
樞紐分析
Excel 課程部分內容和0.5 屆時有重疊引此內容不會在文章內重複敘述,歡迎大家移駕至第0.5 屆的社課筆記複習喔~
1 如何規劃美觀且易懂的報表
看了上面兩個範例,相信大家可以很快理解到一個好的報表不只是要資訊詳盡,更是要能讓人看得舒服,因此如何設計出一張好看的報表也需要多加思考的,Jennifer 分享了幾個她工作以來的心得,來讓大家的報表都能一瞬間提高顏值而且變得更加容易閱讀喔~
1.留白的藝術
透過上方以及左方留下空白欄位,能夠讓整張報表看起來不會那麼擁擠,同時如果需要記註筆記等,也都可以利用在這些留白處讓報表閱讀者第一眼就能看到
2.去除不必要隔線
無論是 g.sheet 或是 Excel 都會預設有隔線,然而這些格線在閱讀上很容易造成畫面過於雜亂,因此 Jennifer 建議大家可以在製作報表時先將預設的格線隱藏起來,只加入必要的格線來讓畫面保持整潔。
3.善用圖表以及顏色標註
利用簡單的圖表以及顏色呈現,能夠讓閱讀者更快的理解重點和資料分類,而不會迷失在雜亂的數字以及文字之中
4.利用分組功能讓子項目隱藏
透過分組的功能,能夠讓繁雜的子項目平時被隱藏起來,只有當閱讀者有需要時再點開閱讀,讓報表能夠更簡潔
5. 時間序列的設計
有時間序列的報表,時間請是橫向排列。報表中的時間持續到今天,時間從左到右遞減;報表中為一段特定時間段,時間從左到右遞增
2 常用公式
除了先前介紹過的公式外,Jennifer 也額外補充了其他他在工作上經常使用到的公式讓大家參考:
時間相關公式:
昨天/今天/明天分別可以利用 today() - 1 / today() / today() + 1 來呈現
同時,如果想要呈現“這個星期的星期一”或是“這個月的一號”,也一樣可以透過today() 的公式來做變化
這個禮拜一:
today() - weekday(today(),2) + 1
今天 - 禮拜幾 + 1
這個月的第一天:
today() - day(today()) + 1
今天 - 今天的日期 + 1
xlookup:
除了之前介紹過的 vlookup() 和 index match 的組合技之外,現在google sheet和 Excel 也更新了新的公式 - xlookup()。
xlookup() 改善了過去 vlookup() 的各種限制,包含比對值一定要在回傳值左邊、只能直向查詢等等,讓使用者們能夠更輕易的完成自己的查找。
xlookup(要查詢的值, 查詢範圍, 對應結果範圍)。
Importrange:
透過Importange(),我們可以將其他檔案中的資料倒進指定位置。
importrange(“檔案連結”, “sheet_name!範圍”)。
3 樞紐分析
大家經常聽到的樞紐分析究竟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將Excel資料表,快速進行分類彙總的過程,可以依照不同的組合進行計算。方便我們透過表格和圖表、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透過樞紐分析拖曳方式,將原始資料擁有的欄位拖曳至圖表欄與列範圍,並讓我們能夠輕易的針對數據想要的呈現方式,選擇直條圖、橫條圖、折線圖、圓餅圖、散佈圖與漏斗圖、雷達圖⋯⋯等圖形
樞紐分析表的製作其實非常容易,只要透過簡單的幾個步驟,就可以很快速的製作出一張樞紐分析表
框選raw data後,選擇插入 → 資料透視表
2.選擇要放入“欄”、“列”的資料
3.調整資料呈現方式
感謝 Jennifer 這週精彩的分享,相信社員們也都學到了:
1.報表除了資料要完整,更要看的賞心悅目
2.各種常見的實用公式
3.久仰大名的樞紐分析
相信社員們經過這兩個禮拜的課程之後,能夠可以更加活用 Excel,並製作出美觀又實用的資料報表,也期許未來社員在專案的參與過程以及進入職場後可以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