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節 (Vappu)
每年4月30日和5月1日這兩天,芬蘭舉國沉浸在五一節 (Vappu) 的歡樂氣氛中,Vappu同時具有勞動節和歡慶春天來臨的雙重意義:一方面紀念勞工和學生的節日,另一方面標誌著嚴冬結束、夏季的開始。五一節是僅次於聖誕和新年之外,芬蘭最大型的嘉年華節日,是芬蘭人非常重要的春季慶典。
白色學生帽(ylioppilaslakki)
每逢五一,街上可以看到從年輕大學生到滿頭白髮的老人家,芬蘭人都戴著相同樣式但新舊不一的白色帽子。白色學生帽(ylioppilaslakki)是芬蘭高中畢業生的傳統帽子,象徵共同的校友身份與青春回憶。
在首都赫爾辛基,五一節前夜甚至會舉行著名的「女神加冕」儀式:傍晚六點,市中心的青銅雕像會被大學生代表「戴上」一頂巨大的白色學生帽。廣場上的人會齊聲歡呼,把自己的學生帽也戴上頭頂,整個廣場變成一片白色帽海,壯觀又熱鬧。接下來就是通宵達旦的街頭派對:年輕人噴灑彩色紙帶和泡沫,一起唱歌跳舞,甚至會把香檳酒灑在彼此身上,開心迎接夏日到來。
野餐日
5月1日是野餐日。大家扶老攜幼到公園草地上野餐。大家會喝一種叫「西瑪(sima)」的傳統飲料,這是一種用糖和檸檬發酵的微醺甜氣泡飲,小朋友也能喝無酒精版本。搭配的有「漏斗餅」(tippaleipä)和炸甜甜圈「munki」。
五一節是一個融合學生文化與勞工精神的節日。不管是嚴肅的白領,還是可愛的小朋友,大家都可以放開玩,一起狂歡。
炸甜甜圈「munki」
「漏斗餅」(tippaleipä)
西瑪(si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