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異域、他國與世界想像

會議日期:2018.12.27-2018.12.29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A202演講廳

最新消息:錄取名單已公布,本次會議兩天都在A202演講廳舉行。

會議海報.pdf

會議主題

隨著科技、資訊、交通與國際局勢的改變,近現代文學作品所囊括的意義、情感、資訊量,早已今非昔比。處在全球流通的時代背景中,「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作者如何描述與想像彼此?」遂成了有趣、繁複且值得探究的問題。

當各地的作者試圖勾勒「異域」、「他國」與「世界」等的主題時,實際上也在透過虛實交錯的書寫內容,藉此想像或是重塑自我與他人之界線。這樣的文學巧思,讓「異域」、「他國」或「世界」的想像不只是對於異己現實的單純複製,更涉及描述者的觀看位置與社會的集體思維,使得「異己」的形象折射出「自我」與「他者」、「本土」與「異域」相互映射的關係,更進一步反射出「自我」的文化需要和意識形態。

本會議從「異域、他國與世界想像」主題切入,企圖挖掘出不同地區的作者,在自我與異己之間潛藏著多層次且辯證性的議題,藉此開啟更多元且深沈的研究視角。

專題演講I

翻譯.異域.在地:

雙重脈絡化的反思

主講人:單德興(中央研究院)

主持人:傅士珍(清華大學)

專題演講II

由「宇宙詩」想「宇宙人」――

從孔子與巴士卡爾的名句談起

主講人:鄭毓瑜(臺灣大學)

主持人:蔡英俊(清華大學)

主持人

陳惠齡(清華大學)

南洋記憶

南洋,對於中國與臺灣自古以來皆有著複雜的情感,那裡是探求發展的新世界,也是知識分子在戰亂時期的避禍處。設置此主題之意圖,在於重啟學術圈對於南洋的重視之外,更希望可以藉由討論過往知識人的南洋經驗,從而與現代產生呼應,開動屬於學術世界的世界關懷。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張惠思(馬來亞大學):〈兩種文體中的過客視域:近現代文人南洋書寫中的理想寄託〉
許德發(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蔡元培在南洋的跨境經歷:互動、仰視與華僑語境 〉
尤雪莉(馬來亞大學):〈馬華報刊文學中的苦力與他者想像的轉變(1927-1932)〉

主持人

宋偉杰(羅格斯大學)

遊人書寫

十九世紀後,人們對於距離的感知有了與以往截然不同的經驗,無論是主動探遊世界的旅人,或是無奈行旅的知識分子,這些遊人的所見、所聞、所感,都是時代的縮影與感觸。會議分別從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旅遊、殖民經驗與現代英國作家的中國經驗書寫切入,共同談論這些跨文化的生命體驗,從而勾勒學術研究的新疆界。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羅仕龍(清華大學):〈從《海外劫灰記》到《蒙德卡羅》:宋春舫與民國初期知識分子的異國遊記及世界想像〉
蕭雯佳(北京大學):〈漂泊裂縫與殖民體驗——以艾蕪《南行記》及《漂泊雜記》的「海/島」遊記為中心〉
廖卓豪(哈佛大學):〈Resettlement Memories of the Malayan Emergency and Wong Yoon Wah's Nanyang Homeland王潤華,農村想像與南洋記憶〉
童含冰(愛丁堡大學):〈Traveler’s Cultural Re-imagination: “Monstrous Beauty” in The Painted Veil旅者的跨文化書寫:論毛姆《面紗》中的「畸美」〉

主持人

黃錦珠(中正大學)

現代傳奇

文化研究需要多元而真切的審美,而大眾文藝更是最能反映時代的文學。此主題將含括大眾文學與網路文學,討論作者天馬行空的彩筆下,對於社會與未知異域的想像是如何建構而起。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楊佳嫻(清華大學):〈「社會」意識、煩悶青年與「西方美人」──重探張愛玲小說〈年青的時候〉〉
余能城(清華大學):〈娛樂‧異國‧愛情:徐訏在抗日時期的迂迴作戰〉
華天韻(北京大學):〈現代話劇的翻譯、本土化與現代性——以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為例〉

主持人

黃雪蕾(愛丁堡大學)

跨界傳譯

「翻譯」不單是語言的轉變、文化的橋樑、更是文學的再創作,含括了譯者對於他者想像之呈現。在此主題中,將由文學的譯本、電影形象之建構與網絡文學多個面向來探討,對於未知的異地、異文、異人、異世,譯者與作者是如何觀察世界,並且從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崔文東(香港中文大學):〈 傳記的跨文化流動——以羅伯特•騷賽《納爾遜傳》的晚清譯本為例〉
屈麗娜(羅格斯大學):〈 The Unhappy Marriage between Kung Fu and Yoga: Popular Geopolitics of Jackie Chan’s Indiana Jones-style Adventure in India功夫與瑜伽的不和諧奏章:大眾地緣政治下的中國印第安納.瓊斯〉
章嘉華(愛丁堡大學):〈 Dialectical Understandings of Developmentalism in a Global Context: A Conservative and Innovative “Otherness” in Online Literature in Contemporary Mainland China「異世」想像:當代中國網絡穿越小說類型「異世大陸」文初探〉

主持人

顏健富(清華大學)

漫遊魯迅

近現代文學的研究範疇裡,魯迅與其作品有著極重要的影響力。這一主題下,會議將重心關注於魯迅文學的影響與擴張,意圖於討論中激盪出多元且未知的魯迅樣貌,從而使人理解文學影響力量的強大,並觀察文化轉移的現象是如何進行。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張麗華(北京大學):〈 「直譯」的神話──文學革命與《域外小說集》的經典化〉
方美富(拉曼大學):〈查禁「魯迅們」:緊急狀態下抄檢政策的回應〉
張康文(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 阿Q的南洋化:〈阿Q正傳〉的馬華重寫版及其敘事視域〉

主持人

張淑香(臺灣大學)

詩中風景

「詩歌」在文學領域中占有獨特的重要性,而將「故鄉與他鄉」寫入詩中,亦是傳統詩學研究中的核心之一。本主題將探討傳統的詩歌情懷中,是如何寫下跨國的風景情懷,並探究近現代的詩人,如何跨越詩歌文體與詞彙的限制,將世界的模樣,逐一收納入「詩」的文字裡。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王曉玨(羅格斯大學):〈 On Landscape and Poetry: Goethe, Rilke, and Feng Zhi 詩歌與異鄉的風景:馮至、歌德和里爾克〉
孫宓(巴納德學院):〈 “Shelley’s Voice: Poetry, Internationalism, Solidarity”雪萊之聲:詩歌,移動,與國際主義精神〉
陳奕進(清華大學):〈 異域與抑鬱的路線:二〇年代王獨清的異國行旅與書寫〉

主持人

李癸雲(清華大學)

聲光色影

異域這個概念在近現代文學與文化的範疇中,具有相當多元且廣闊的意涵。不單是指書寫者對土地與國家的陌生,更包含了文化與情感領域中的「未知」。會議將跨越文學小說與電影的邊界,探討各種「異域」的生成與變化,更期待從中可以映射出作者自己在故事中的情懷與認同。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應雄(北海道大學):〈《農奴》(1963):故事與「異域」的「風景」〉
陳思霖(愛丁堡大學):〈琴聲不再——從三版《倩女幽魂》討論中國銀幕上「浪漫怪物」的消失〉
王玉輝(北海道大學):〈從「自我」與「異己」的認知錯位論《霸王別姬》(1993) 中同性友情與愛情的遊離性〉

主持人

劉紀蕙(交通大學)

面向世界

思考「他國」、「世界」的概念,語彙、語文之使用變化、教育方式都是可以切入研究的面向。本主題將藉由兩篇探究「華文」翻譯與教育之文章來概談,最後嘗試以數位人文之技巧,以語彙使用的角度來觀察近代中國的文化圈,是如何想像世界、面對世界。

發表人與發表篇章

林建國(交通大學):〈 華文尤里西斯:一個後殖民的華語語系翻譯個案〉
王鈺婷(清華大學):〈冷戰時期海外華文文化生態與五、六○年代臺灣女作家的論述位置──以《大學生活》為考察對象〉
邱偉雲(山東大學)、鄭文惠(政治大學):〈 走向新世界:數位人文視野下中國近代世界概念的形成與演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