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異域、他國與世界想像

會議日期:2018.12.27-2018.12.29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A202、C310

專題演講人介紹(依場次組合排列)

主講人:

單德興(SHAN TE HSING)

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研究所博士,現任職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曾任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所長,國科會外文學門召集人,中華民國英美文學學會學會理事長,中華民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長。單教授曾榮獲教育部第五十四屆學術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傑出研究獎(1996、2002、2009),第三十六屆金鼎將最佳翻譯人獎。研究領域為比較文學、英美文學、亞美文學、文化研究及翻譯文學等,譯有《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Power, Politics, and Culture: Interviews with Edward W. Said)等中英學術專著,著有《翻譯與評介》、《翻譯與脈絡》、《華美的饗宴: 臺灣的華美文學研究》、《重建美國文學史》等學術專論、文化評論十餘種。

主持人:

傅士珍(FUH SHYH JEN)

威斯康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兼系主任。研究興趣包括現當代文學、詩歌文類、菲律賓裔美國文學、後結構與後殖民論述,相關論文散見於《中外文學》、《英美文學評論》、《歐美研究》、《華人研究國際學報》、Tamkang Review、 NTU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Studies in Modern Fiction、Concentric、Amerasia Journal等國內外學術期刊。另著有德希達研究專書Opening to the Other: A Study in Derrida’s Later Writings(2009)、與李有成共同主編《中外文學》「論悅納異己」專刊、並有譯作《如何閱讀西方正典──盡得其妙》(與李永平等合譯,2002)以及《西方文學理論四講》(2000)。

主講人:

鄭毓瑜(ZHENG YUYU)

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在學術研究方面,鄭教授擅長結合中西人文思潮,為古典文學開拓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的視野,其中關於「空間」、「身體」與「抒情傳統」的論述尤為海內外注目,近年來也致力於探討近現代知識經驗與文學表述的新關係。

研究成果曾獲得中華民國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國科會傑出學者研究計畫,胡適紀念講座,臺大傑出專書獎,並曾獲美國Fulbright、國科會、蔣基會與Harvard、UCLA、UIUC、Princeton等著名學術機構獎助,出國研究或講學。著有《六朝文氣論探究》、《六朝情境美學》、《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等專書。

主持人:

蔡英俊(TSAI YING CHUN)

蔡英俊,英國華威克大學比較文學理論博士,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教授,曾任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研究領域為當代文學理論、古典詩學、中國文學批評。著有《游觀、想像與走向山水之路:自然審美感受史的考察》、《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中國古典詩的抒情特質》、《愛恨生死 : 中國古典詩歌中的生命》等專書,〈「詩史」概念再界定─兼論中國古典詩中「叙事」的問題〉、〈抒情美典與經驗觀照:沉鬱與神韻〉等多篇論文。同時投入語文寫作教學領域,致力推動中小學寫作教材革新、全面提升大學生中文書寫能力,相關教學著作編有《九十五學年度高中高職及五專入學新生「本國語文寫作補救教學」教師參考手冊》以及《中小學國文教學任務與當前困境》、《一種長遠投資:中小學閱寫與文化普及教育》等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