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現代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異域、他國與世界想像

會議日期:2018.12.27-2018.12.29

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A202演講廳

會議論文摘要

依論文發表順序

〈兩種文體中的過客視域:近現代文人南洋書寫中的理想寄託〉

張惠思(馬來亞大學)

過去的南洋書寫,多為南來文人所作。自晚清民初,不少中國文人或有意為之的來訪、寓居、參與文化事業;或暫時過境、途經而步履此地。他們在南洋的「遊」與「動」——遊歷與移動,初次速筆勾勒南洋的輪廓,遂成後來普遍的南洋記憶中的蕉風椰雨。這些文人,包括公派人員、編輯、作家、教員、社會政治活動份子等知識群體。他們以南洋為主題的作品可分兩類:一為他們途經南洋時寫下的遊記體,一則是對南洋多個城市小鎮、行政結構、山川物產、人情風俗等的史地常識著述體。這兩種文體可說數量可觀、記述內容豐富,能與史料相互印證,提供我們一探早期南洋某種程度上的真實圖景,還原部分的歷史現場與情貌,同時也可讓我們理解這些文人南來目的與心態。本文以朱鏡宙、夏思痛與許傑三人的南洋書寫為中心,擬追溯的是:在晚清民初「廣派遊歷」觀念與域外遊記書寫風氣下,他們的南洋經歷有著怎樣的書寫?他們寫作南洋的緣由與目的何在?在什麽背景下,南洋進入他們的視野之中?他們以什麽視域寫下南洋游歷?他們的南洋書寫背後又存現著怎樣的行旅經驗與自身的理想寄託?

關鍵字:南洋、朱鏡宙、夏思痛、許傑、史地常識、遊記、過客視域

〈蔡元培在南洋的跨境經歷:互動、仰視與華僑語境〉

許德發(蘇丹依德里斯教育大學)

自晚清以降,在追求富强與經世致用的留學與游歷的風氣下,蔡元培在辛亥革命與五四前後也曾有多次越洋留學、考察。晚年更流寓並病故於香港,其一生可謂流動不居。有關他留學與考察歐美之經歷,尤其是其旅法勤學事蹟已有不少研究,然而對於他在往返中西之間、停泊於南洋的經歷之研究卻闕如,連他自己的《日記》與《自述》也多有不詳。實際上,南洋馬來亞的新加坡與檳榔嶼是當時的主要港口,又是華僑凝聚之地,是亞洲大陸與西方世界之間水路交通的必經之地,蔡元培數次訪問歐美途中都船經此地。本文將追溯蔡元培幾次過境與逗留馬來亞之過程及其步履,梳理其行程、活動、演講及與當地華僑互動的事蹟,進而從流寓於外的華僑社會的視角探析他的過境與活動的意義,以對相關研究略作補闕。實際上,他的南洋跨境的語境亦是變動的,從作為第二次革命失敗的流亡者到作為北大校長身份之變動,再到 1910 至 1920 年代南洋華僑社會內在情境之轉換,都影響了其南洋行旅。本文將追問,南洋華人是如何「仰視」這位「民國大教育家」、「前教育總長」、「北大校長」的?蔡元培在他那麼重要的教育家位置上又如何回應華僑急切關心的僑教問題?他的思考是否切合正在發展中的僑教及其文化?此外,在數次倉促的過境中,他又做了那些游歷?本文擬從蔡元培的空間與時間位移的南洋行旅中,揭示他與寓居在外的華人社會之跨界、跨社會情境之互動,並藉當地華人對他的反應兼論其在華僑社會中的地位。

關鍵字:南洋、跨境、仰視、華僑語境

〈美化域外想象與合理化犯罪:馬華副刊中的華工與「他群」書寫(1927-1931)〉

尤雪莉(馬來亞大學)

戰前大批南移馬來亞的華人以勞力討生活,遂形成戰前馬華社會的主要群體。過去談「苦力」,往往強調從宏觀的歷史脈絡與國際互動的關係探討華工南來的淵源,有者更將之簡約為「拐騙」底下的被動受害者。本地的文學創作繼承了中國近代現實主義的文學思想,出現了許多以苦力為題材的作品,并在馬華報紙的文藝副刊嶄露頭角。為了更貼近苦力的生活時代,本文以1927年至1931年間的《叻報》副刊之《椰林》、《檳城新報》副刊之《椰風》以及《益群報》副刊《枯島週刊》為研究對象,嘗試從下而上探討苦力何以南移馬來亞,特別呈現了許多苦力對「出洋」的主動性。針對華工出洋前對異域美好想象的供應者——親戚、友人、中介、頭家,本文將援引「我群」和「他群」的概念,分析文本中華工出洋前后與異域美好想象的供應者——親戚、友人、中介、頭家之間的異己劃分。本文將追問:從異己的對立中,戰前馬華文學塑造了怎樣的華工形象?除了褒揚華工之外,華工的陰暗面又是如何在文本中呈現?華工到埠后,苦悶之下染上諸如賭博、吸鴉片、嫖妓等陋習,有者更試圖以暴力解決問題。然而,戰前馬華文學普遍上以同情華工的角度批判與其對立的「他群」。因此,本文將進一步追問:在現實主義文學思潮的籠罩下,異己的分野如何趨向單一?戰前馬華文學敘述模式化反映了戰前馬華作家的什麼視角与目的?

關鍵字:華工、現實主義、我群、他群

〈從《海外劫灰記》到《蒙德卡羅》:

宋春舫與民國初期知識份子的異國遊記及世界想像〉

羅仕龍(清華大學)

本文以宋春舫(1892-1938)兩本遊記為研究對象,分析宋氏迄今較少引起學者關注的旅遊書寫。第一本是宋春舫赴歐留學期間以法語撰寫的《海外劫灰記》(Parcourant le monde en flammes: coups de crayons de voyage d’un Céleste),1917年由上海東方出版社出版。第二本是以中文撰寫的《蒙德卡羅》,1933年由上海中國旅行社出版。《蒙德卡羅》並非《海外劫灰記》的譯本或改寫,書中所記地點、事件與主旨亦頗有差異;《海》書多為少年感時憂國之思,《蒙》書則更見幽默圓融之趣。比較分析這兩本以旅遊見聞為主題的作品,不但有助於理解宋春舫的學思歷程,廓清現階段宋春舫研究所遭遇的史料盲點,更可進一步通過雙語雙向的書寫差異觀察,重探宋春舫筆鋒側寫與反思的現代中國,以及民初知識分子通過異國旅行所想像的世界秩序與未來。

關鍵字:宋春舫、《海外劫灰記》、《蒙德卡羅》、旅行、民初知識分子

〈漂泊裂縫與殖民體驗——

以艾蕪《南行記》與《漂泊雜記》的「海/島」遊記為中心〉

蕭雯佳(北京大學)

艾蕪(1904-1992)在短篇小說集《南行記》及散文集《漂泊雜記》中,以其20-30年代的漂泊經歷及異域生活為書寫題材,涉及的地理空間涵蓋中國邊地、緬甸及新馬一帶。現有的文學史敘述將之放置在「邊地書寫」的框架下,往往遮蔽了艾蕪的航海體驗對其漂泊意識形成的的另類刺激。艾蕪在滇緬經歷過流離失所的流浪生活,而在新馬一帶屬於短期出遊,這反倒賦予他一種旅客身份與觀察視角,促使他運用紀實方式來記錄其自身的旅感體驗,並觀察當時新馬兩地的經濟動盪與影響日後時局的地下黨活動。從地誌書寫的角度看,這批書寫馬來亞、新加坡兩地的「海/島」遊記,記錄了20世紀30年代的檳榔嶼碼頭、英殖民的檢疫島、馬來半島鐵道、巴生港口、新加坡街道等的地理面貌與人文圖景,其文本所蘊含的歷史價值亦不容忽視。此外,艾蕪在30年代初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作家聯盟,他在漂泊時期積累的人生閱歷,成了他獨有的寫作資源。抗戰時期,艾蕪攜帶家眷逃難之餘,亦調動其早年的殖民體驗,將同樣遭受日軍侵略的南洋群島與中國聯繫起來,視作可相互借鑒經驗的共同體。

關鍵字:漂泊意識、南下文人、南洋書寫、左翼文學、30年代

〈王潤華,農村想像與南洋記憶〉

廖卓豪(哈佛大學)

王潤華被視為新加坡文壇中的重要人物,而他的作品追憶馬來亞的內地情景。這篇文章探索兩部近作,詩集《The New Village》(2012) 與散文集《Durians are Not the Only Fruit》(2013),兩部在新加坡出版的翻譯集,以探討王潤華的農村想像。兩部作品描述在新加坡已失去的熱帶傳奇,同時流露在馬來亞緊急狀態時期農民被移居的創傷。王的詩集和散文目睹大自然的改變,以農村背景隱喻歷史性的改造與後殖民發展過程被遺棄的觀點。歷史的痕跡顯示在熱帶傳奇中,在他所追憶的移居事件和種種自然界的敘述跨界成一種批判殖民主義的南洋記憶。

關鍵字:王潤華、農村想像、南洋、馬來亞緊急狀態、歷史痕跡、殖民主義

〈旅者的跨文化書寫:論毛姆《面紗》中的「畸美」〉

童含冰(愛丁堡大學)

從最初的馬可波羅遊記到近現代的西方文學作品,在西方話語構建下的中國形象並不明晰,始終在正面和負面之間隨時代發展而搖擺。中國爲許多歐洲的旅者作家提供了龐大的寫作題材與充滿「他者」色彩的寫作背景。上世紀二十年代初,作爲第壹個書寫中國的英國作家,毛姆(1874-1965)根據旅華期間的所見所聞,寫下了旅行隨筆《在中國屏風上》(On A Chinese Screen, 1922),戲劇《蘇伊士以東》(East of Suez, 1922),以及以中國爲背景的小說《面紗》 (The Painted Veil, 1925)。小說《面紗》聚焦其主要女性角色凱蒂·費恩,將故事設置在了當時爲英國統治下的香港。作爲既「西式」又「東方」的邊緣臨界區,中英兩國文化在香港互相交融且沖突。本文將研究《面紗》在何程度上將東方去異域化並再現了作爲邊緣臨界區的「他者」形象,而凱蒂在小說中對東方以及中國人的態度變化映照了在西方話語構建下的中國形象的複雜變化過程。

關鍵字:毛姆、跨文化書寫、《面紗》、東方主義

〈「社會」意識、煩悶青年與「西方美人」──

重探張愛玲小說〈年青的時候〉〉

楊佳嫻(清華大學)

張愛玲(1920-1995)小說〈年青的時候〉(1944)描寫青年潘汝良念茲在茲於如何以「外國」元素來改寫其「中國」身分。他的「中國」十分有限,主要來自不體面與庸俗的家庭,他的「外國」也同樣狹隘,天真相信凡「外國」必然清潔、科學。為了能遵循他所認為的「社會」價值來改編自我身分與形象,他讀醫科、迷戀科學器械與咖啡器具,結識離散於上海的俄國女子沁西亞後,即一廂情願地把她視為「西方美人」,可當成理想自我的配件。

本文主張〈年青的時候〉必須放在以下幾個問題點上來理解:現代「社會」觀念在中國的生成與落實、現代青年濃厚煩悶感的來源,以及與「西方美人」如何成為自我的外延。在這當中,需要考量新名詞的翻譯政治、五四以降的「青年」至上論與舊價值崩解後的徬徨;以及藉著沁西亞,潘汝良才終於明白,如他這樣前途無限的醫科生,還比不上對方後來嫁的俄國下級巡官!除了上海租界社會裡的國族位階,讓汝良痛苦地肯認自身之外,張愛玲小說中一貫著力的「女結婚員」,也再一次顯示,女性所受的社會限制是超越國族界線的。

關鍵字:張愛玲、青年、西方想像、社會意識

〈娛樂‧異國‧愛情:徐訏在抗日時期的迂迴作戰〉

余能城(清華大學)

本文認為徐訏在抗戰時期的創作,並非僅有目前學界定位的浪漫、奇情、誇張遠離現實,而是有一另具有現實面的「迂迴作戰」。 正文共分為三部分,分別以「娛樂」、「異國」、「愛情」作為討論:其一,徐訏以「娛樂」為原則的特殊文藝觀,在抗戰中如何回應整體以抗日愛國為主流的思潮;其二,說明受法國作家梅里美影響,卻又有與其不同的表現,進而分析徐訏在《西風》中以中/西比較的論述與異國為背景的故事,認為他雖可劃入當時「愛國派」作家,但其手法卻又更加迂迴;其三、當「愛情」成為問題時,借用西方諜報浪漫冒險模式的《風蕭蕭》在愛國/愛人、集體/個人中,發揮了五四以來「戀愛」的「反抗性」,進而重新思考「大我」與「小我」間的矛盾。 總體而言,在徐訏的個論研究中,本文嘗試提供徐訏抗戰時期創作的「現實面」分析;而就整體抗戰的時空與文壇的脈絡,期待以徐訏的個案給予不同的切入角度。

關鍵字:徐訏、抗戰、文藝觀、異國、愛情

〈現代話劇的翻譯、本土化與現代性——

以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為例〉

華天韻(北京大學)

本文以文本細讀的方式進入洪深對王爾德《Lady Windermere’s Fan》的改譯,對照洪深的翻譯/改譯理念,具體分析其「時間空間的移植」與「聲調格局的對位」。 通過移植時空的細節,洪深成功構築出一個能夠召喚觀眾共情的虛擬實境空間;通過語言的中國化和形象化,最大程度地保證臺詞具備適宜演出的舞臺性;而儘管洪深的戲劇理念強調戲劇之「為人生」的意義,但在他閒筆加入的、遍佈全戲的關於「新」事物的輕諷,以及有意無意對於「娜拉出走」敘事的反動之中,洪深又在一定程度上呼應著王爾德的諷世氣質,從而使這一文本具備了現代性。

關鍵字:洪深、少奶奶的扇子、話劇、翻譯、現代性

〈傳記的跨文化流動:

以羅伯特.騷賽《納爾遜傳》的晚清譯本為例〉

崔文東(香港中文大學)

海軍將領納爾遜是英國人極爲崇敬的英雄,他的事蹟經由傳記書寫而廣爲人知,而浪漫派詩人羅伯特·騷賽(Robert Southey)的《納爾遜傳》正是其中翹楚。伴隨著西學東漸的大潮,《納爾遜傳》也來到東亞,被先後譯成日文、中文。本文即以晚清的《納爾遜傳》中譯本為中心,探討從英文原著、日文翻譯到中文翻譯的跨文化流動。首先,本文將追根溯源,描繪英文原著如何化身為諸多日文譯本,晚清譯者又如何分別依據兩部日譯,塑造出四種中文傳記。其次,本文將分析在跨文化翻譯過程中,原著的哪些因素被刻意忽略,譯著又增加了哪些成分,以切合本國的文化需要。最後,本文將關注梁啟超如何在閲讀日文《納爾遜傳》後創立獨特的論述,又如何影響到晚清譯者的翻譯。

關鍵字:傳記、晚清翻譯、納爾遜、梁啟超

〈功夫與瑜伽的不和諧奏章:

大眾地緣政治下的中國印第安納.瓊斯〉

屈麗娜(羅格斯大學)

2017年由成龍主演的賀歲大片《功夫瑜伽》斬獲了12億人民幣的國內票房,但在海外市場卻遭遇滑鐵盧,片中過度渲染的文化刻板印象遭受到了抨擊。2014年習近平訪印期間兩國簽署電影合作協議,《功夫瑜伽》作為中印合作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得到廣泛關注,但同時也受到了一些質疑,尤其是在2015年印方公司宣佈退出合作之後。該片取材於七世紀大唐使節王玄策出使中天竺的歷史傳奇,但同時致敬上世紀八十年代好萊塢電影印第安納瓊斯系列。電影講述了世界聞名的中國考古學家傑克受印度公主委託尋找消失的摩揭陀國寶藏的故事。在一位元名為瓊斯的高科技盜墓者的幫助下,傑克找回了歷史上摩揭陀國公主為了得到軍事保護而進貢給大唐的寶藏。

該論文通過分析電影的敘事策略和視覺符號來討論作為一部盜墓和考古題材的電影《功夫瑜伽》如何深受印第安納.瓊斯電影系列的影響,但更為重要的是論文探討了當代中國電影重現印第安納.瓊斯形象的現實意義以及這一文化再想像為何受到廣泛質疑。文化研究學者們早已指出印第安納.瓊斯作為越戰後美國大眾流行文化所象徵的地緣政治意義。電影通過印第安納在第三世界國家(例如埃及和印度)的冒險旅程重新想像和構建出美國在世界反殖民歷史中的位置,並由此鞏固其在冷戰的地緣政治格局的強權地位。《功夫瑜伽》這部電影也應該被置於全球地緣政治發展中來考量。該論文將論證電影中印度的東方主義化和本質化,即印度是如何被想像成為超越歷史時間維度之外的擁有神聖知識和財富的異域空間。當歷史與現實的界限被模糊,大唐的帝國權力通過當代中國的印第安納.瓊斯的科技和道德優越性得以重現。因此,《功夫瑜伽》對於帝國歷史的召喚也同時塑造了當代中國的權力場,雖然這種文化想像必須藉由好萊塢電影傳統的媒介。

關鍵字:Geopolitics, Indiana Jones, Cultural Imagination Empire

〈「異世」想像:

當代中國網絡穿越小說類型「異世大陸」文初探〉

章嘉華(愛丁堡大學)

二十一世紀是中國大陸網絡文學的繁榮時段,在「中國最大女性向網絡文學網站」晉江文學城言情站的各類標籤中,「異世大陸」格外顯眼。此類作品大多描述當代女性穿越至某個與現世不同的架空世界,在這個新世界中學會生存、生活,與獸人男主相遇、相愛的故事。

本文將以禦井烹香的《萌系大陸》(2011)為例,從「異世想像」與「他者構建」兩方面探尋女性網文作者對於異世與他者的構想。其一,「異世大陸」文所描繪的「新世界」重複了十九世紀歐洲殖民者對新大陸的想像。其展現出的社會達爾文主義進化論使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落入了現代殖民意識形態窠臼。其二,中國穿越女主與西化形象的獸人男主在小說中顛覆了「男性統治」的社會結構,形成不同於傳統的、女性主導的二元高下位階。這種有意為之的性別選擇,顯示網文作家對傳統性別意識的突圍,投射出身負「現代中國」與「當代女性」雙重身份的網文參與者的文化訴求。

關鍵字:網絡穿越、異世大陸、殖民意識形態、性別意識

〈「直譯」的神話──

文學革命與《域外小說集》的經典化〉

張麗華(北京大學)

周氏兄弟1909年出版于東京的兩冊《域外小說集》,雖然在當時銷售慘澹、影響甚微,但在文學史和翻譯史中卻得到了極高的評價。隨著對東京版《域外小說集》歷史狀況的還原,王宏志等學者對圍繞在此書之上的不少論述,如「魯迅的翻譯傑作」、「弱小民族文學的譯介」等的真實性,提出了質疑。本文擬更進一步,對《域外小說集》乃「直譯」的典範這一流傳至今的論述進行反思,並通過考察《域外小說集》如何在文學革命(1917-1922)的歷史語境和話語脈絡中,被重新啟動、重新評價和重新出版的過程,來勘探這一「直譯」之神話的歷史由來。

釐清《域外小說集》在文學革命中的「再生」及其與五四「直譯」話語的鉚合,有助於我們從一個新的角度來觀察文學革命的內在機制,並重新審視周氏兄弟的翻譯觀、語言觀及其與文學革命的離合。

關鍵字:《新青年》、錢玄同、劉半農、胡適、林紓、群益書社

〈查禁「魯迅們」:緊急狀態下抄檢政策的回應 〉

方美富(拉曼大學)

讀書是極其私人的活動,但讀左派書籍卻極易變成公共行為,以化作鐵與血的吶喊。遠在南方的馬來亞,左派作家深具煽動力的文學語言,一再讓南洋青年傾倒。這當然也引起緊急狀態下的反共反赤,政學兩界的警惕。將四九年後染紅左傾的筆桿子,一概掃蕩為壞社會風俗、亂人心的根源。隨即受當地警備部門針對的抽查出版品,「魯迅們」等中共左翼書籍查禁自是首當其衝。懲治機關對「來自中共的書籍」態度和評價又是甚麽?這是一起單純的「道德」事件?還是一場文化選邊?「左,左乃陷大澤中」,本文從禁燬書史角度,將憲報上的書目撮其要義,探討書史意義上,如何聯繫著極其廣泛的在地與週邊的活動,反映的馬來亞社會文化裂變,特別是政界、知識界對當時不同政見「左」閃「右」躲的態度,同時也映照出文化和思想界人物,對於寒夜閉門讀禁書「問題」的衝擊與反應。

關鍵字:禁書史、馬共、冷戰、緊急狀態、魯迅、中共

〈阿Q的「南洋化」:〈阿Q正傳〉的馬華重寫版及其敘事視域、意涵與局限〉

張康文(蘇丹依德理斯教育大學)

二戰後至1960年代,魯迅無疑是馬華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中國現代作家,而這方面的影響仍待更多的挖掘與描述。有別於前人對傳播範式的重視,本文嘗試從受眾的角度理解魯迅的作品如何被馬華作家接受。本文將針對二戰後至1965年六篇〈阿Q正傳〉的馬華重寫版(漢勳〈阿Q小傳〉、史焰〈阿K奮鬥史〉、吐虹〈「美是大」阿Q別傳〉、方北方〈我是阿Q〉、飛雁〈老Y小傳〉、絮絮〈阿O傳〉)入手,分析馬華作家如何理解、挪用與重寫〈阿Q正傳〉。筆者將從馬華文壇的思潮脈絡追問:〈阿Q正傳〉的重寫與原作相比有何異同?這些異同反映了馬華作家的甚麼視角?重寫作品有何意涵?又顯示甚麼局限?本文發現,馬華作家仍把〈阿Q正傳〉當成國民性批判的範本,惟在「書寫此時此地」的文壇思潮下,重寫版出現了視域上的轉變:首先,阿Q成了南洋社會隨處可見的經典人物;其次,重寫版直接觸及馬來亞的時事議題;第三,原作中的國民性問題被置換成馬來亞華社的民族缺點。綜上所述,所謂的「南洋化」多體現在在地性的挖掘上。至於思想性和審美性方面,重寫版非但未能突破原作,連持平都稱不上:就深刻性而言,重寫版或只觸及無關痛癢的性格缺點,或只針對一兩個民族弱點加以諷刺,未能概括出馬華社會的民族問題,同時也無法結合歷史與時代的維度作出分析;就形式上來說,重寫版的敘述者與敘述對象的關係也被簡化與扁平化。〈阿Q正傳〉之所以屢屢被重寫,一大原因是它符合華社自立自強的精神傳統:兩者都強調反求諸己,從民族自身找到問題的因應之道。重寫因此可謂診斷民族問題、重建民族精神、呼籲民族自強之舉。

關鍵字:魯迅、馬華文學、重寫、〈阿Q正傳〉

〈詩歌與異鄉的風景:馮至、歌德和裡爾克〉

王曉玨(羅格斯大學)

從浪漫派到象徵主義,歐洲(尤其是德國)的自然詩歌,對中國現代詩人有關自然的重新思考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從歌德自然詩的不同中文譯本出發,本文探討中國現代詩歌,尤其是馮至的詩歌,所表現的人與自然、詩歌主體與社會景觀的關係。馮至1940年代的作品,受惠於他對歌德與裡爾克的研究。從『有我之境』到『無我之境』,馮至在戰時昆明所書寫的十四行詩、歌謠、散文詩,其內核正是一種新的自然觀和山水觀。他對宇宙、歷史、抒情主體的反思,有助於理解他在1949年社會主義中國成立之後對現代主義詩學的揚棄。

關鍵字:詩歌、自然、山水、馮至、歌德、裡爾克

〈雪萊之聲:詩歌與國際主義精神 〉

孫宓(巴納德學院)

雪萊的詩作特別描繪聲音作為傳遞的媒介,在此意義上,雪萊的詩學可謂和後來的左派國際主義的修辭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無秩序之劇〉(“The Mask of Anarchy”)的敘述者被「一個來自海彼端的聲音」喚醒而「走進詩作的景象裡」,那麼他在此景象中明確記錄了從想像的人民集會中竄起的一個新的「肅穆之聲」,這個聲音呼應了英國法律、也因此迴響「自由!」的口號。G. M. Matthews在他一篇著名的文章〈雪萊詩作中的火山之聲〉(1957)中,論述雪萊在〈無秩序的面具〉、《解放普羅米修斯》、〈伊斯蘭的反叛〉等詩裡,聲音詩學是根源自一個火山譬喻,此譬喻想像土地和人民被全球的火環聯繫起來,而革命的百花齊放就如同火環的爆發。我的論文剖析當雪萊被傳遞到魯迅時,雪萊的聲音詩學和政治如何在魯迅的兩篇論文中維持一致或產生變化。魯迅乃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中文作家之一,在其〈摩羅詩力說〉中,他暗示自己躋身左派國際主義詩人之流,上溯拜倫和雪萊,東及普希金、波蘭詩人米茲克維其(Mickiewicz)和匈牙利詩人佩脫斐(Petöfi)。在〈破惡聲論〉中,魯迅把他在〈摩羅詩力說〉中關於聲音詩學和政治的主張,延伸至中國政治論述的討論。透過討論雪萊和魯迅的聲音詩學和政治,我們能重新檢視國際主義對跨文化團結的嚮往,及此一主張的侷限。

關鍵字:雪萊、魯迅、詩學、國際主義

〈異域與抑鬱的路線:

二〇年代王獨清的異國行旅與書寫〉

陳奕進(清華大學)

民國詩人王獨清以象徵主義的詩作聞名於文壇,但這樣的論斷只建立在王獨清早期的創作上,難免有所缺漏。本文旨在拉長時間線,檢視王獨清積極而持續寫作的二〇年代,集中討論曾流浪歐洲數年的王獨清在回國以後所出版的一系列作品。這些作品中有不少是充滿異域色彩和情境的詩作,皆收錄在《聖母像前》(1926)、《死前》(1927)、《威尼市》(1928)、《11 DEC》(1928)和《埃及人》(1929)這五本詩集裡。引人好奇的是,從詩人在其自傳《我在歐洲的生活》的生平自述來看,他對故鄉(國)可是擁有著深切關懷的,那為何他的作品中卻總是在書寫巴黎、羅馬、威尼市等歐洲異域?這強烈的異國情調又是如何進行呈現的呢?它們對於詩人的意義是什麼?本文將通過詩人的作品梳理其旅行路線,探討他觀看、感受和想像異域的方式,以及他所想要表露的情感結構。最後,藉由對這些問題的回答本文企圖以小見大,評述王獨清的作品在二〇年代新文學(詩)傳統建立以降,其詩歌書寫的特色、脈絡和方向。

關鍵字:王獨清、詩歌、異國行旅、情感書寫、二〇年代、歐洲

〈《農奴》(1963):故事與「異域」的「風景」〉

應雄(北海道大學)

拍攝於1963年的《農奴》(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一部典型的政宣電影,可是很顯然,在拍攝這部以西藏為背景的影片時,製作者們被另一種東西所吸引了:高原的地貌,強烈的光照和明暗反射,海拔最高的住民獨特的膚色光澤,缺少遮擋物下一覽無餘的空間的展陳方式……電影裡有意識觀念的主動介入,同時也必然保有被動、沉默的物質性存在。特定時代下政治性話語及由此構築的故事框架是前者,而作為「異域」的故事發生的舞臺及其所具有的獨特樣態景觀則體現著後者。 一方面要講一個跟政治話語相契合的「故事」,另一方面則是因「異域」而獲得的物質性「驚奇」。曾經作為第五代導演活躍於一個時期的導演周曉文在被問到自己心儀的電影作品時,他回答的就是《農奴》。 為什麼?

結合Jacques Rancière的有關論述,本論文著重討論「異域」的物質性「驚奇」與作為主體、作為意識觀念或「故事」之間的辯證關係,並試圖對電影中的層埃、水霧、山脈的走向、水流的緩急、草木的層次、 風和髮絲的共舞等物質性存在之重要性試著作出證言。最後,本文對從「異域」到「異質」這一關注點的轉移作嘗試性闡述。 這本應該是本文的副標題。

關鍵字:異域、物質、異質

〈琴聲不再:中國銀幕上浪漫鬼怪的消失〉

陳思霖(愛丁堡大學)

怪物形象來源於人類社會的文化想像。他們是異己,是他者,是不可踏入的幽深森林,是在遙遠海域裏指南針失靈的時刻。他者的定義印刻著人類的自我認知。人們用想像劃分了人與怪物的界限,當我們談論怪物,我們談論的一直都是自己。

自電影到來伊始,中國熒幕上,就有壹群不同尋常的浪漫怪物。他們源自古代文學,又在電影世界裏繁衍發展,然而我們看待鬼怪的方式已然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本文將以「古琴」和聲音為切入點,分析1969,1987,2011年三個版本的《倩女幽魂》改編電影。一方面,女性主義觀點下,善彈古琴的鬼怪滿載著落魄書生關於佳人與愛情的臆想。另一方面,鬼怪是人們討論非理性的重要話語空間。理性世界裏,依然人們需要談論愛情,性欲,孤獨這些非理性情緒。「子不語怪力亂神」的權利話語之下,女性和鬼怪恰恰成為了逃離理性體系的最佳方案。從1969至2011,隨著古琴意象的消失,「想像的佳人」變為「被啟蒙的怪物」,曾經不被聖人治理的鬼怪被啟蒙和科學管轄。作為他者的鬼怪們,其源流,變化,消逝,映照的從來不僅是鬼怪的命運,而是看待自我與世界的方式。

關鍵字:浪漫鬼怪、他者、《倩女幽魂》

〈從「自我」與「異己」的認知錯位:

論《霸王別姬》(1993) 中同性友情與愛情的遊離性〉

王玉輝(北海道大學)

陳凱歌導演的影片《霸王別姬》不僅成功塑造了程蝶衣悲情傳奇的經典形象,而且還將近代中國從清末到新中國文革結束後的六十年歷史巨變完整呈現在銀幕上。受歷史所限,劇中人物不可避免地為時局所挾制,共同遭遇「異域、異國、異身份」三重變化侵襲。從幼年、少年、中年到暮年,坎坷的人生經歷讓程蝶衣一直深陷於自我身分認知的遊離迷茫之中。母愛缺失、自我身份認同錯位、難以啟齒的經歷、不被人接受和理解的愛情,影片多維度展現了不同時期程蝶衣「自我」認知的變化過程。不同於以往側重於影片敘事與精神分析學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從影像表現(畫面、聲音與運動)角度嘗試解析豐富多彩的鏡頭語言是如何映射不同時期程蝶衣自我身份認同變化,以及他與周邊人物復雜多變的「男男、男女、女女」情感糾葛。

關鍵字:自我、異己、同性友情、同性愛情、遊離性

〈華文尤裡西斯:

一個後殖民的華語語系翻譯個案〉

林建國(交通大學)

馬來西亞華文文學刊物《蕉風》,於1970年刊出新加坡作者完顏籍(梁明廣)所譯喬哀思《尤裡西斯》(1922)啟首二章,可能是本書在中文世界的首次翻譯嘗試。小說寫的是1904年大英帝國兵臨城下的都柏林之一日,使得此書有了一個雙重身分:既是現代主義核心經典,又是反殖民之作。現代主義的發生,遂有了一個異地異源的現象。在《尤裡西斯》,此一離岸的現代主義發源地是殖民地愛爾蘭;在吳爾芙的《達洛薇夫人》(1925),所遙指的殖民地是印度;在康拉德的《吉姆爺》(1900),則是馬來西亞的霹靂、沙巴、沙拉越,以及新加坡。《尤裡西斯》中譯發生在星馬兩個英國前殖民地,用的是殖民移工後代的語言(南洋華文),發表在大中華圈外的後殖民獨立國,不僅異地異源,更是異帶異路。更糾結之處,在於這種翻譯形成的聯結,同時還是英語學界目前熱中討論著的一個「後設現代主義」(metamodernism)現象──作為早年(二十世紀初期)西方風行的現代主義一個當代的回收再用。翻譯正是某種回收再用。但要翻譯《尤裡西斯》,工程浩大,不只要翻出書中現代主義精神,更要譯出其間殖民況味。佛萊在他《批評的剖析》一書將喬哀思小說歸作「低模仿的反諷喜劇」(a low mimetic comedy of irony),很好說明喬哀思的寫作策略,受到殖民情境窘迫,須從寫實主義轉進到嬉笑怒罵的現代主義反諷。本文將按這樣的觀察,檢視《蕉風》的《尤裡西斯》中譯是否有此自覺,是否成功透過現代主義的再生產(後設現代主義),在翻譯過程中對於馬、新兩地的後殖民情境,作其指涉以及回應。

關鍵詞:愛爾蘭、反諷、翻譯、後設現代主義、後殖民、《蕉風》、馬華文學、喬哀思、現代主義、英國、《尤裡西斯》、殖民

〈冷戰時期海外華文文化生態與五、六○年代臺灣女作家的論述位置──以《大學生活》為考察對象〉

王鈺婷(清華大學)

本文鎖定目前學界未有具體研究成果之《大學生活》,論證五、六○年代臺灣女作家在《大學生活》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戰後流亡在香港的知識分子與第三勢力文人,結合美援文化一起推動文化機構,創辦《大學生活》的友聯機構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機構,以「教導自由世界(尤其東南亞)的中國青年」為號召,五、六○年代臺灣女作家便是在冷戰背景下,透過香港之中介,介入冷戰時期海外華文文化生態。本文將從五、六○年代臺灣女作家作品中與「大學生活」相關之教化性與教育性、中國性、反共性與現代性等層面,來探討女作家作品的多重論述位置。其中包括五○年代臺灣女作家作品以「文筆流暢,修辭得體」的純正中文創作,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古典文學的提倡,而被視為此一時期以遠東為幅員學生寫作之範本,以傳承文學教育;其次,五、六○年代臺灣女作家對於中國性、反共性與現代性的提倡,維繫族群的文化想像,並回應五○ 、六○年代臺灣和香港的政治、歷史和文化的多重層面,帶出冷戰局勢下國際政治景況和局勢,並吻合《大學生活》所強調民族文化、標榜右翼色彩的文化意識型態。


關鍵字:冷戰、五、六○年代台灣女作家、《大學生活》

〈走向新世界:

數位人文視野下中國近代「世界」概念的形成與演變研究 〉

邱偉雲(山東大學) 、鄭文惠(政治大學)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運用數位人文技術與方法,從巨觀(Distant-reading)視野與數據驅動(Data-driven)角度出發,重新審視中國近代「世界」概念的形成與發展軌跡,與傳統人文研究從精讀(Close-reading)視野出發所獲致的研究成果進行對話,除深化、拓進近代中國「世界」概念相關研究外,也希望藉此比較∕提揭出巨觀與精讀視野各自的長處及彼此可資借鑑或不及之處,藉以推進數位人文技術與方法在人文研究上的應用。

本文以收錄清末民初重要文獻,包含近代期刊、晚清檔案資料、清季經世文編、清末民初士大夫著述、晚清來華外人中文著譯、西學教科書等,共一億兩千萬字的「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為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上,意圖建立一套利用數位人文技術進行概念史研究的方法進路,冀望能推動概念史研究的數位轉向(Digital turn),使人文研究具可操作性與可驗證性,日後可重覆操作於其他概念的形成與演變之研究。具體研究上,透過演繹量化與確認命題,勾勒出近代中國「世界」概念的系統結構,並運用時間序列方法,揭示中國近代「世界」概念的三大核心共現概念,分別依序是「文明」、「主義」、「革命」,最後從上述數據線索中進行質性分析並解釋結果,以提揭岀近代中國「世界」概念的形成與發展脈絡及其內涵。

關鍵字:世界、概念史、概念間性、數位轉向、數位人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