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溫度感測器是什麼?
溫度感測器可以幫我們「量出」環境的溫度。
在 micro:bit 裡面,其實也有一個可以偵測溫度的裝置喔!
不過它量到的,是一個「大概的環境溫度值」,不是非常精準的溫度。
🔍 micro:bit 的溫度感測器在哪裡?
有趣的是——micro:bit 並沒有外接的溫度感測器。
它是利用主控晶片(CPU)裡面內建的感測電路來讀取溫度。
也就是說,micro:bit 是「用自己的身體來量體溫」😄!
⚙️ 它是怎麼測溫度的?
其實這個感測器本來不是拿來測環境溫度的,
而是為了保護晶片本身用的:
當晶片太熱時,它會自動降速,甚至暫停運算,讓自己降溫。
我們現在只是「借用」這個溫度資料,來估算外界溫度。
📈 為什麼會不太準?
因為這個感測器在晶片「裡面」,
它感測到的是晶片表面的溫度,不是空氣的溫度。
舉個例子:
晶片裡測到 20°C,外面實際可能是 17°C。
當外面升溫到 18°C,晶片可能顯示 21°C。
也就是說,變化的趨勢是準的,但數值不一定完全正確。
所以它更像是一個「溫度變化偵測器」。
🧠 小提醒
要讓溫度感測更準,有兩個重點:
1️⃣ 晶片不能太熱(如果一直在執行很多程式,晶片會發熱,測不準)。
2️⃣ 晶片不能在睡覺(休眠模式下,它就不工作,也不會量溫度)。
🔍 實際上的溫度感測器
數位溫度感測器模組
類比溫度感測器模組
🧩 Temperature-01:熱了哭、冷了笑
任務:
當 micro:bit 偵測到溫度超過某個值(例如 28℃)時,
LED 顯示哭臉 😢;
當溫度低於某個值(例如 25℃)時,
LED 顯示笑臉 😄。
想一想:
如果把 micro:bit 拿在手上,為什麼溫度會慢慢上升?
🌡️ Temperature-02:自製溫度計
任務:
做一個簡單的「LED 溫度計」!
設定範圍 0~50°C。
每上升 2°C,就多亮一格 LED。
例如:
20°C → 亮 10 格
30°C → 亮 15 格
50°C → 幾乎全亮!
小挑戰:
能不能做出「從下往上」慢慢升起的燈柱?
🔢 Temperature-03:溫度單位轉換器
任務:
按下不同按鈕,顯示不同的溫度單位:
按下 A:顯示「℃」並在「Show data」顯示攝氏數值
按下 B:顯示「℉」並顯示華氏數值
按下 Touch Logo:顯示「K」並顯示克耳文(英語:Kelvin) 數值
想一想:
攝氏、華氏、克耳文三種單位之間要怎麼換算?
你可以在 MakeCode 裡試試看用運算積木自己寫出轉換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