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高藝廊

不能「梅」有您── 訪談美術科游梅嬌老師暨學生美展交流座談

採訪/撰文/編版:20301 簡妤庭

「梅」得談的超級美檔案

游梅嬌老師,合格的美術科專任教師。現任林高美術老師及美術大學設計學系講師。曾任全國設計類、美術類比賽評審委員,入選為全國書畫藝術家名鑑。

歷年來,老師指導「全國學生美術比賽」及各類設計比賽。她的個人教學理念,以因材施教為主,並適時給予學生正面鼓勵與讚美,增強孩子的信心。老師讓學生不怕挫折,學生從而能在失敗中獲取經驗。

因此,在游老師指導下,許多學生榮獲水墨、西畫、漫畫、商標設計等獎項,更有學生是多榮獲新北市西區首獎,及全國第一名佳績!

老師自身,在臺灣藝術大學和研究所畢業後,至今仍不斷學習。歷年來,她與教授們於國父紀念館、世貿及各大美術館等藝術文化中心,多有參與展出,老師以此激勵自己,藉由互相觀摩與討論,學習將新知運用於教育職場上,盼達到教學相長!

現在的她,也至師大進修。她秉持著「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教導學生要學無止境,向前邁進!

「梅」喜歡的畫家

老師其實有很多喜歡的藝術家,她覺得每個藝術家都有他們自己的特質,可以吸收他們的特點,融會貫通變成個人的創作。像上課提到莫內就是以「寫生」為著,寫生其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每天關起門來苦練自成,讓功力更深厚。

「其實之前上課,介紹幾位印象派的藝術家,我覺得他們是很好的一個榜樣。要了解所有事物的真實結構,才能畫出真正的抽象。」游老師精闢的話,表彰了莫內的苦練。苦練,確實使他雙眼捕捉的光與影,繪圖後效果俱佳,都特別自然。雖時人常言:「行百里路者半九十。」,但因莫內不論苦練的過程煎熬,而是努力探究事物的真實樣態。他不懈的精神,皆非常人所及;超然的成就,自然不在話下。

學習,這件事「梅」有祕訣

游老師小時候並沒有去學畫,但美術課,梅嬌老師會很盡力把老師交代的作業完成,而且自我要求,希望她自己的作品被老師肯定。

「這是一種成就感,都是靠自己,長期付出一定會有成果!」這是游梅嬌老師的想法,期間游老師的作品一直常被貼出來,也陸續得獎。到了國中,梅嬌老師的美術作品,仍一直被師長稱讚。她更代表全縣參加比賽,第一次參賽只拿到前三名,所以老師可以體會那些積極向上的孩子,結果不如預期的心情。因為,這些路,她都走過。

過了些年,游老師夢想成為美術老師,所以就一路往這個方向,游老師:「我讀臺灣藝術大學,是因為我們美術老師在那畢業。而我,夢想成為美術老師!也想去讀臺藝大,所以很努力考取。」老師笑著憶初衷,眼光泛淚。

現在,梅嬌老師把當年學習的一切教給學生,不讓他們走冤枉路。

游老師用最簡單的一句話詮釋那迴繞她腦海的奧妙藝術生活「我的藝術觀就是『生活』,生活給我帶來藝術。」

將畫「生活化」,而不是「為畫而畫」!

不管是旅行還是出門,游梅嬌老師都會以如攝像機一般的眼睛去凝視觀望身旁,環睹四周所思、所見。這些足以觸動老師心上的靈感,「一草一木」、「孩子的舉動」等,「只要那是善美的或值得我學習的,我都想融入我的創作」她說:「我的藝術觀就是『生活』,生活給我帶來藝術。」她堅定表示自己對生活與藝術的熱愛,充分體現她的藝術觀。與生活有關的一切,都成了一支水彩筆,她的藝術觀是畫布,和她鮮活、靈動的創作同樣美好。就這樣,水墨,若行雲流水;山水畫如臨其境。老師將畫「生活化」,而不是「為畫而畫」!

對藝術有興趣的同學,看過來!老師真話跟「你(妳)」說……

游梅嬌老師不限制學生但叮嚀學生一週,大概在創作上,至少要兩、三次時間。並且,一定要收集資料!創作主題找老師約時間,說明創作理念。老師會從不足處給予同學們適當協助。同學們,「主動」完成一件獨特的個人創作!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囉。

本校學生參加 108 年度新北市西區學生美術比賽成績優異

  • 215 羅芷琳 榮獲高中職普通科組 西畫類第一名
  • 208 黃晨熙 榮獲高中職普通科組 漫畫類第一名
  • 111 戴莙朋 榮獲高中職普通科組 版畫類及水墨畫類第二名
  • 101 謝嘉悅 榮獲高中職普通科組 版畫類第三名

感謝游梅嬌老師辛苦指導

215 羅芷琳

個人作品理念:

創作的起頭,芷琳之前聽聞過一則新聞,有關於「吸管插入 海龜鼻子」,所以激發了她對環境保育的意識。畫中的垃圾, 就是關於時事和她花費自己的時間去觀察的結果。她希望藉 由自己的創作,提醒大家環境保育,有時候就是從不經意的 一件小事,開始著手,人人可為之,但須人人關懷之!

羅芷琳,幼年時就有繪畫的興趣,她喜歡去觀察日常生活 中能作畫的靈感。連餐廳的桌上常鋪的一些紙常都被她畫上 了。她很早就發現自己喜歡畫畫,並且,把畫家當作她的志願。 甚至,她也想賴以為生。

「我從小的志願從來沒有變過,國中的時候想考美術班, 可是畫畫是有一些藝術技巧的東西要學習,日期常常會碰上補 習的時間」她感慨,國中那段日子,她停止學畫。

不過,國中時期的她,就懂得利用瑣碎時間,觀察周遭景 物,能畫則畫。夢想,她從沒變過!芷琳同學將理想建構良好, 提醒我們「莫忘初衷」!(小編想問大家:請問你和妳,原來的美 夢,還願堅持完成嗎?)

現在的她,把繪畫作為心情煩悶的解藥,能抒性靈。以及, 她每週固定時間去畫室練畫,就連休閒時間她也在畫畫(如此 一來,小編覺得,她隨手一筆,就是一件藝術作品!)。另外,她 立志在遠方的未來,自己必須要走繪畫方面的路。

111 戴莙朋

個人作品理念:

戴莙朋:「版畫要用到的刻工,平常都不會去練 到,那水墨的話,這方面需要去控制水的濃度,以及墨色的深淺、『畫面』等,這些都需要老師的幫助」 他認真說。

他覺得調水的濃度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並且在這一方面目前無法獨立完成,這還是他需要磨練處。 思考邏輯上,他會觀察描寫物給人的感覺,特別 是其中這幅水墨,以「空汙」為議題。讓他有所感觸, 是因為現在空氣評估值常常偏差,然後看到很多新 聞以及許多地區都需要戴上口罩,才能保護呼吸道 以及氣管。

這些訊息能讓他聯想到,他這幅畫需要暗沉的 顏色來傳達「空汙議題值得被討論」,淡灰色的煙雨 則是用來警醒世人:呼吸的空氣中瀰漫著廢氣!

戴莙朋認為,畫畫這東西,對他而言算是抒發壓 力,或者對生活的一種抒情。他繪畫方面的優點是, 敢於將天馬行空的一些想法,全都畫在畫布上,「當然 有些是要表現給社會觀想,可是大部分東西都是天馬 行空的啦!」他以十五、六歲大男孩的笑容,特別燦笑說。

(小編:真好,無憂無慮的大男孩,完全體現青澀的純 真態。)

像他記憶最深的,就是會考的那段日子壓力特別 大,就常以這樣的方式作畫抒壓。他是想到什麼,就 開始畫什麼,很符合他上述,時而天馬行空的個性吧!

繪畫對他現而言,休閒比例較大,相對地,他懷以「靜觀隨緣」的態度看待,並未認真把繪畫列入職 涯規劃其中一項。

208 黃晨熙

個人作品理念:

因緣際會,衛生組長之前辦理關於「垃 圾減量」的議題講座,令她反思環境與公德心之間的關聯。

畫中,「達悟族飛魚祭捕魚,但撈到等量 的垃圾」她雖有諷刺的意味,但晨熙其實是想藉畫中的主角,以趣味的方式,告訴大家: 人們常在不經意之時,丟失自己的公德心!

黃晨熙:「其實我很早就開始學作畫了,打 從最一開始時,實在有點半推半就的,父母讓我 小小年紀就去學了,老師讓我比賽我就去!」她慶幸地表示「在幾個比賽當中,贏得幾個獎項, 我才有繼續前進的動力」!

不過,她想說,如果是一直去喜歡繪畫,倒不如說這幾年繪畫的成就感,才真正引起她作畫的興趣,使她願意每個禮拜挑固定的時間去畫室練畫。

現在的她,認為自己應該要以休閒之感,並摻及父母的期望為根基,向下紮根她的繪畫技巧。而,未來,她仍然盼著,繪畫能兼顧她升學 以及維生之法!

101 謝嘉悅

個人作品理念:

這張作品的名稱叫做「青春期」,畫中調色著 用許多粉紫色,傳達嘉悅的一些意念:少年和少女複雜的心境。

在洋溢著青春的校園,少年和少女們,因為懵懂無知,所以想尋求未知的一切課題。

「我探尋生跟死、性跟愛。同時,我的心一 直介於否定自己與肯定自己之間。另外,我愛自己,又討厭自己。我會自大,卻也常自卑。」她 的短嘆,好像告訴人們,處在一種即將成長,但 又很純真的階段,幼稚又成熟的自我糾結,似乎是美麗與哀愁俱足,以粉紫作為基色的青春,確實帶有情緒。

而,大膽用色與自由渲染,是她體現悲懷與感悟的抒情方式。

謝嘉悅大約是在國中的時候,因為作畫畫不出自己所要的感覺,而常感到難過。現在的她,從現在的角度回看自己,她意識到自己一直是用熱愛與真心去愛繪畫創作!

嘉悅同學深表:「我非常熱愛繪畫,雖然希望能 以繪畫為生,但是很不確定能否一直穩健的走在繪畫的道路上,並且賴以為生。」

她認為,美術,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繪畫,是她心中佔有生死的地位。但未來她求職路 上,是否以繪畫作為職涯選擇,還是未知數。

歷歷在「慕」──── 專訪:林口社大西畫科徐慕仁老師

採訪:楊采蓁 記錄:陳品瑜 撰文:簡妤庭

平時同學們都在林高的學習樹叢中,埋首書林,

是否都忘了離林高最近的社大森林呢,

本期特別邀訪社大西畫巨擘徐慕仁老師,

帶大家一窺究竟,感受藝術芬多精!

「慕」檔案:

徐慕仁老師,民國 47 年,出生於台東,72 年以第 一名成績畢業於國立藝專美術工藝科。 民國 83 年,於「新生畫 廊」舉辦首展「台北縣文化 中心藝廊個展」。 民國 93 年,作品獲「第十二屆工藝 之夢優選」。民國 94 年,作 品入選「第五屆國家工藝獎」。 民國 95 年,又在「三峽歷史文物館」舉辦個展。 老師曾任職於淡江高中美術科,教導莘莘學子作畫的方法,他也曾在許多所 老人大學、啟智學校教畫,目前任職於林口社大擔任西畫老師。在西畫、水彩創 作等藝術述領域,已致力 20 餘年,經驗豐富,技藝精湛純熟,深感人心。

徐老師教學經驗分享:

「相較社大生,高中生比較被動,需要有人在背後推他們一把,社大生因為 他們是自主來上課,又是社會人士,比較主動積極。但是我個人,較喜歡教高中 生,因為他們的想法,較天馬行空,沒有被社會的觀念束縛,成人的思維會比較 制式化。」

老師的上課方式,通常是讓社大生自由發揮,老師在旁邊稍微協助就好,依 照學生們的創作,給予指導和鼓勵。為尊重學生的想法,不會去糾正他們,也沒有像對高中生一樣,要求完成制式化作業,所以,每位社大生都有鮮明的個人特 色。

藝術,有一種治療成分。畫畫,主要是從中得到快樂比較沒有壓力,而且不 規範形式,可以紓解社大生的生活壓力,讓一些想活到老學到老的社會人士,有 一個學習的歸宿。

生平與個人藝術生活簡述: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幾乎從幼稚園就開始畫了,在那個年代升學主義強烈, 老師小時候住在鄉下,比較無拘無束。小學的老師,曾經出了一份圖畫的作業, 讓我發現自己有繪畫天分,常會被張貼在教室或佈告欄。」其實在徐老師小時候, 她對自己這方面的天賦起初並不以為意,只是想做到最好,而且因為小時候作業 很少,所以能有更多時間接觸自己喜愛的美術。博物館常舉辦一些比賽,還有老 師的提拔,也讓他在求學過程中,獲得很多獎項,作品也曾被刊登在兒童日報跟 新生報。

「在那個人口很多的時代,一開始是因為,以前在考大學時,需要考四個科 目(註:書法、國畫、素描、水彩),所以才會接觸到西畫。憑藉著術科能力,考 了國立藝專,就是現在的國立藝術大學。雖然很喜歡畫畫,但也很喜歡動手做東 西,而且為了能就業糊口,所以上大學時,選擇了木工設計的設計科,直到現在 我也還會動手做木製工藝品。以前設計科,都要考繪畫能力,現在的設計科,則 不大需要,所以以前較重視實作能力,而較容易在畢業前找到工作。」老師認為 先要不斷練習自己的能力,接著也要先找一份穩定的工作,來維持生活、攢些積 蓄,為日後的藝術生活鋪路。

後來,因為覺得在公司工作很無趣,當老師比較符合興趣與職業的需求。在 經濟狀況穩定之後,他選擇辭掉工作。又覺只在畫室專職畫畫,沒有和人群接觸 還是很無趣,不如去到高中教書。

教學一陣子後,因學生多較被動,而後決心選擇到林口社大,在社大教了快 20 年,社大在他的人生中佔了很大的一部分。現在,他很開心這些年在社大, 可以和許多社大生交流、交朋友,同時,他也說:「這些學生的談話,也是靈感 來源、創作題材之一。」

以前常因為沒有靈感,或因為對材料的材質不熟悉遇到挫折,遇到挫折時, 會先改做其他事,而現在因為有以前的經驗,所以比較容易把問題解決了。平常 會在自己的畫室創作,也有一個小型的美術館,可以定期展覽自己的作品。

老師的生活和藝術形影不離,在休閒生活時也會找題材,創作方面大多是有 關市井小民的生活,像是菜市場的攤販等等,他也感觸到所謂「人們常常是先有 了生活上的經歷,才有藝術創作上的發展」,他體悟了藝術和生活往往相輔相成。

想對未來想從事藝術的學生說什麼話?

老師語重心長地說「我非常鼓勵學生從事這方面,但是剛開始起步總會有許多困難。」盼高中學生們,不要被挫折打敗,要努力堅持,藝術是需要循序漸進 的,所以,他娓娓道來「你可以先找能餬口的工作,讓自己有經濟來源,再慢慢 淡出這個工作,進入藝術領域,又或是可以從事藝術相關職業,能餬口也能當興 趣。」

社大學生陳女士學畫心得分享

「一開始會想要繪畫只是因為單純喜歡,而且對於生活周遭的事物也很有感 觸。並且,認為人們會想要繪畫也都是因為對於周遭的環境有所感觸。」從小就 對繪畫十分有興趣,而之後也有嘗試過水彩但也發現對於色彩不太會掌控。

到高中,理科有一門製圖課,意外發現自己對於空間的概念,比一般男同學 都還要好,所以畢業之後,有機會就去學習了素描。而因為之後出社會找到的工 作的是跟調色有所相關的職業,所以對於色彩很熟悉,也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科 學的領域的技巧,會讓自己兒時對於繪畫的夢想就這樣萌芽了。

所以,也就在 5 年前,退休後,她就想說要去試著嘗試繪畫,而當開始學習 之後,開始有人來問「為什麼妳能夠將色彩掌握的這麼好?」,她有了一個很深 刻的體會,就是你做任何學習,你都不會知道會對未來會有什麼影響。就只是為 了能夠有飯吃,而做的配色訓練會讓自己兒時不太會掌控色彩的弱點,就這樣補 回來了。所以 5 年前,她剛開始學畫之後,就如魚得水,十分開心,而且完全投 入。

目前她學繪畫大概 5 年的時間了,而目前大概一個禮拜花至少 15 至 20 個小 時來進行創作,因為每次一開始繪畫就會花費 4 個小時以上來進行創作而一個禮 拜能進行創作的時間大概就 2 至 3 天。最有感觸的作品是父親的畫像,且創作也 大多跟家庭有所結合,對於人物,很有興趣,平常也喜愛大自然的景色,聽自然 音樂作畫。

因為她剛開始是因為很喜歡旅行,而每次旅行回來之後會憑藉著繪畫來紀錄, 在當地的所見所聞,可是那些只是對於旅行的經驗和愉快,而之後會開始畫人物 並且畫出了自己的父親是因為,而父親的那一幅畫也是被說「畫最好的一幅」, 那是因為畫人物畫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那就是「感情」。

因為,藝術這件事是很生活的東西,所以感動很重要,而那一幅畫是父親抱 著她的小孩,而她父親也在那個景色的半年後過世了,所以那張照片也是她父親 過世前的最後一張照片,而且那時候才 62 歲,因此在畫的時候好幾次都難過的 哭了出來。而且在有那一幅畫的經歷之後,就慢慢的能夠理解老師所教的了。

「在這上課的氛圍也很喜歡,因為在外面上課,是要大家都做同一個東西, 但每個人都有他喜歡的東西,所以讓每個人都畫他喜歡的東西。而且平常在家也 只要有時間就會畫畫。」因為自己對於這件事有所堅持才能夠有現在的技巧。「剛 開始畫的也是十分的挫折,雖然調色調的很好,但因為個性太謹慎所以很難受。」 而每當她經歷到一次挫折,且有放棄的念頭的時候也會問老師說「該怎麼辦?」, 老師也會鼓勵說「可以先放下。」一次,她畫了一個牧羊女也是畫不下去了,問 題不在題材,而是沒有耐心,當時,老師就說「妳就好好的畫那片草地吧」,那 句話對她的影響也是極大,畫一片草皮,將近等於理了一頭思緒。

她認為,這就跟她是佛教徒「學禪」一樣,每次都只走一步,不要太在意「多 少路還沒走?」、「未來的路走的完嗎?」、「走這條路會太累嗎?」她漸漸發現, 這個領悟在繪畫上也很適用,繪畫是沒有捷徑的,必須要一步一步的來。

當陳女士興奮說出「就在畫完那片草地之後,我就發覺我是可以(畫畫)的 (人)!」忽然,她明白徐老師口中的「堅持與用心」,何其重要。若肯努力去 突破各種瓶頸,或許能迎來超乎想像的結果,為自己開闢另一條人生的道路。

以興趣為根,堅持而達成理想,確實是能累積「自信心」能量的不二法門。 但凡再遇其他事,也能迎刃而解。成功,除了要有強烈的動機外,一定要能堅持。 但若要堅持,一定要有興趣。因為,唯有喜愛的事物,才能夠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