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9.20 updated]
吳佳臻。精神病房的春天。當代醫學 2011;38(7):71-5。
李柏憲。惡性腫瘤的告知。當代醫學 2012;39(8):73-4。
賴孟甫。無助。當代醫學 2012;(9):82。
蔡孟格。真誠。當代醫學 2012;(9):83。
楊東隆。敘事醫學。國醫人月刊。2014(7)79:28-29。
葉上琳。醫生。國醫人月刊。2014(7)79:30。
賴毅軒。回憶。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4;58(8):67。
洪舜真。心緒紛紛何所似?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4;58(9):68-9。
趙圓平。一臉兩面。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二期。2014.11出刊。
賴毅芬。陪伴。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二期。2014.11出刊。
賴品卉。會呼吸的痛。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4;58(11):69-70。
陳映辰。風乾的淚痕。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5;59(6):75。
賴毅芬。菜鳥。台灣醫界。2015;58(4):57-58。
黃千芃。人生七十古來稀。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5;59(7):70-1。
黃蕾穎。我在左岸咖啡館裡。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五期。2015.12出刊。(註:六年級於榮總實習時的作品)
劉佳樺。午後的陽光。國醫人月刊。2016(1)97:25。
劉育宏。距離。國醫人月刊。2016(1)97:26-27。
張育慈。診邊故事。國醫人月刊。2016(1)97:28-29。
黃蕾穎。人間四月天。國醫人月刊。2016(1)97:30-31。
葉上琳。心疼。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6;60(2):69-70。
黃翊翔。伴。國醫人月刊。2016(5)101:18-19。
李彥緯。針想。國醫人月刊。2016(5)101:20-21。
李佳玲。尊重。國醫人月刊。2016(5)101:22-23。
張家維。醫病溝通。國醫人月刊。2016(5)101:24-25。
馬清芝。新生。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六期。2016.6.20出刊。文章連結
鄧以柔。未知。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六期。2016.6.20出刊。文章連結
宋育凱。賺到的人生。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6;60(7):65-6。
馬清芝。微笑的背後。國醫人月刊。2016(7)103:29。
劉育宏。秘藥。國醫人月刊。2016(7);103:30-31。
李佳玲。生活。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6;60(8):71-2。
黃翊翔。Data後的故事。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6;60(8):73。
呂家嘉。徬徨的盡頭。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1):71-2。
石佳禾。坦然。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3):63-4。
張家維。抉擇。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3):65-6。
陳建賓。微笑。國醫人月刊。2017(6);144:29-31。
熊興邦。巨獸的逆襲。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8):77。
紀宸翔。體諒。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9):72-3。
陳思如。盼。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9):74。
陳玟伃。羽翼。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10):64-5。
林宜慧。尊嚴的一程。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10):66-7。
紀宸翔。敘事醫學-起步。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7;61(10):68-9。
楊世唯。心世界。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8;62(2):58。
林俐君。遲來的第一步。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8;62(2):59-60。
詹博凱。選擇離開。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8;62(2):61-62。
蔡語謙。漠然。國醫人月刊。2017(7);115:28-29。
陳昕慧。一個缺德的病。國醫人月刊。2017(7);115:30。
黃郁蘋。妳是我的家人。國醫人月刊。2017(7);115:31。
黃嬿容。台灣蕁夢。國醫人月刊。2017(8);116:31。
蔡語謙。寸步難行。國醫人月刊。2018(1);121:25-26。
熊興邦。帕金森的夢魘。國醫人月刊。2018(1);121:27-28。
謝秉霖。新生。國醫人月刊。2018(1);121:29-31。
姚重霞。一個壞消息。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17期。2018.11.29出刊。
詹博凱。來自花鄉彰化的林阿姨。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17期。2018.11.29出刊。
洪挺立。母愛。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17期。2018.11.29出刊。
楊筑雅。我不是抗拒,只是不敢去面對。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9):66-68。
許景翔。媽媽的著急。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9):69-71。
王妤珊。黑暗之光,他的故事。載於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主編),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台北市:大好文化企業。2019。
陳玟伃。青鳥。載於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主編),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台北市:大好文化企業。2019。
陳婉亭。醫線情。載於社團法人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主編),在懷疑與信任之間:醫病心樂章。台北市:大好文化企業。2019。
洪挺立。急診。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2):66-67。
陳鼎權。天賜。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2):68-69。
詹博凱。古稀之寒。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2):70-71。
劉佳讓。浩克的急性胰臟炎。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4):67-68。
王承恩。藏在胸口的壓力。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4):69-70。
彭立典。暴風雨中的帆船。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4):71-73。
陳信揚。癌末 生命的盡頭。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6):66-67。
高肇亨。落葉終歸根。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6):68-72。
鄭承宇。我來看你了。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108年度第四屆《醫病心聲・新聲 徵文比賽》學生組優選。文章連結
林明慧。白色巨塔裡的隨筆。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108年度第四屆《醫病心聲・新聲 徵文比賽》學生組佳作。文章連結
呂昱暘。誰在乎我的痛。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8):71-72。
李欣恬。還是不要跟醫師說好了。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8):73。
郭倪君。膽汁、血液與黏液的翻騰。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0;64(9):73-74。
詹博凱。父執女兒情。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10):66-67。
楊心瑜。關於年輕男子、疾病與流言蜚語。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19;63(10):68-70。
彭浩軒。鼓勵。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27期。2021.04.01出刊。文章連結
王瑋辰。餘燼。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27期。2021.04.01出刊。文章連結
林德蘭。鏡中你我。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27期。2021.04.01出刊。文章連結
蔡承宇。回憶的微笑。台灣醫學教育學會電子報。第27期。2021.04.01出刊。文章連結
楊荔嫻。2X3公尺的天空。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1;65(7):80-82。文章連結
黃昀勝。多餘關係。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1;65(8):69-70。文章連結
詹博凱。沒事就是最好的事。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1;65(9):79-80。文章連結
楊大慶。習醫這條路上。源遠季刊。2021;77:27-28 。文章連結
楊大慶。耳塞。源遠季刊。2021;77: 29-30 。文章連結
黃恩翰。初次急救:生命的脆弱。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110年度第六屆《醫病心聲・新聲 徵文比賽》學生組第二名。文章連結
廖浩鈞。隱藏在沉默背後的心靈。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110年度第六屆《醫病心聲・新聲 徵文比賽》學生組第三名。文章連結
林品融。作業。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2;66(1):81。文章連結
李玉鳳。女兒,謝謝妳。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2;66(2):72-73。文章連結
陳泰吉。意外。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2;66(3):79-80。文章連結
許家瑜。為印尼勞工病人爭取一線生機。三總醫世代電子報。第220期。2022.04.06出刊。文章連結
吳昀芸。許你一個燦爛的春天。台灣醫病和諧推廣協會111年度第七屆《醫病心聲・新聲 徵文比賽》學生組第三名。 文章連結
陳冠瑋。與死神的拔河。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3;67(2):81-82。文章連結
許家瑜。夜空中的星星。元氣網-醫病平台。2023.5.19刊登。文章連結
李玉鳳。在生命面前我們都應該謙卑。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3;67(8):76-78。文章連結
黃恩翰。長照悲歌。台北市醫師公會會刊。2023;67(9):73-74。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