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情三部曲之二

V與身體

內容簡介

2013 台灣文學館 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

  作者自評《V與身體》為終極挑戰之作,內容是何碧生的「我」(V)與體內諸器官之間的故事,採取隸、楷、明三字體以分辨V、器官、「客觀敘述」三敘事觀點。此書逾越「常識性物理」的侷限;又讓大量生理、病理、藥理以及心理、哲學、宗教概念「入侵」,算是予讀者一種挑戰。

  作者常自語,寫作是一種「自療」。回顧「短篇小說年代」,是處理「小我內心世界的糾葛」,「寒夜」到「埋冤」是給所愛的生活大地「清除污穢」,七十歲之後「黑洞臨空」自覺命在旦夕,於是「以寫代逃」,幽情沉積,《咒之環》不勝負荷,於是追加二部。


2013 台灣文學館 圖書類長篇小說金典獎

V與身體 評審評語


評審1

我不是李喬持續性的讀者,但這次讀這本感到非常驚嚇、舒爽。他用身體的零碎、崩解,分裂成器官擬人化的多聲劇場,有點像布雷希特的史詩劇場,一塊一塊的,每一塊是不同面向的台灣人處境,處理所謂台灣與中國的內化崩解議題,比起「其它」更加哲學內化。把李喬所感受到的台灣外部承受的暴力、怪異現象,全部內化成身體器官的劇場刻意疏離、離異。整本書感受到台灣歐吉桑非常誠懇地自問自答。

評審2

看完整本書,有感於最近的小確幸、小清新、小時代,搞的實在厭煩,尤其現在的電腦書寫,很少出現創作者的自覺、自主性。這個「V」是李喬這位老作家的「浮士德式誘惑與交易」,不論對寫作對象的人的「自我」的構成或對創作活動本身都充滿自覺和質疑。在浪漫主義時代,他搞出「第二自我」,跟古典主義的、規訓的、秩序的那個自我打對台,做批判的、對立的,一個位置存在;「V」你說他是佛洛伊德裡頭的E.D.或利畢多或心靈的物質性存在都可以,因為它的含彙性。「浮士德的交易」,按照傳統的浮士德傳說──梅菲斯特,那是惡的存在;然後有對立,二元對立,就一定要有道德、倫理的責任,而李喬這位老作家非常狡猾,他規避、閃躲了作家道德、倫理的責任。政治意圖相當強烈,把這些意涵藏在身體與「V」的狂歡裡頭,讓讀者承受重量,做為作者不動聲色地,讓你感受到台灣現代史的沉重。用李喬自己的話,信奉創作過程的有機說,著力於文體變異,他追求為客體化的、無私的我,來做為敘事觀點,這種創作上的自覺是很珍貴的,格局上更是突破,真是近年小說創作界的異峯突起之作。

評審3

從形式到內容,作者都在自我挑戰,當成最後一役,完全展現自身全部的寫作能耐,也在挑戰漢語文字書寫的侷限,同時對讀者的閱讀習性和能量,也是重大挑戰。將小說的敘事觀點一分為三,總體而言,又是三合為一,不在玩文字遊戲,是作者個人的從過去到現在自我肢解社會現實,既肢解又要縫合,目的不外乎是把自己的人生(主要是思想)、世界打開來看,為自己解疑、釋惑,也幫普世眾生開脫。勇於挑戰,及挑戰成功,是此作值得大力推薦的原因。

評審4

同意前面大家所說的。老實說這是一部充滿挑戰性的作品,他挑戰了讀者,也挑戰了李喬自己過去所有的作品,這位年高德劭的臺灣文學創作者,有這麼大的創造力,真令人感佩。我看了前1/3有些辛苦,但接下來就豁然開朗,前面雜亂的知識性的東西,全部兜在一起,對生命有深刻的思考,對台灣混亂的社會有細密的描寫,讓人值得沉靜回想。雖然較多醫學知識的陳述難免折磨讀者,但是只要克服了前面的段落,後面的象徵性主題,真是太令人著迷了,這是近年來具創造實驗,又足堪讓人開啟眼界的作品。

評審5

其實我本來對老作家無感,因為總覺得使命感太強。讀了之後才發現敘述上是有設計的,字體的轉換如果不在乎的時候,其實不太影響,當在乎的時候又像是駱以軍所說的多聲部劇場,越看越驚艷。推翻了以往小格局的「身體」,這個「身體」是具時代性的,跟整個社會時代脈絡融合在一起。而這本的實驗技巧,無法事先破解,他不是概念先行,你必須得順著他的脈絡閱讀,才能發現、得到。整體宏觀、實驗性手法特出,但又具可讀性,有開創性。

評審結論:

李喬的一書,在本次長篇小說獎決審會議中,全體評審皆給予最高票分數,無爭議無懸念拿到本屆。

這部小說,以身體的零碎、崩解,分裂成器官擬人化的多聲部劇場,呼應台灣的歷史意識。包括「V」和「身體們」(隊伍)之間的宰制和失控,衝突爭執;羞恥與所謂「客觀身體」的離異。以這種形式,各章節的哲學夾纏(「人體的構造」這樣的醫學語體),由「我」外部的暴力、乖異情境;啟動「V」與身體的吵鬧。這種很像布雷希特「史詩劇場」的裂解,「自我」的探問爆炸,來反思「台灣」如何通過,所謂現代性的規訓與懲罰,瘋癲與文明,整個「自我史」的一個「人格分裂的體內劇場」的爭辯狂歡。展現了台灣現實或集體潛意識,曾經附魔與驅魔,那層層壓抑,覆蓋,又層層剝解的多聲部繁錯語境。對於老作家在這樣的年齡,仍能全面調度這樣一部和他從前作品風格完全迥異,直視瘋狂,突梯乖異,前衛實驗,卻又深邃沉思歷史與個人之掙扭,搏鬥,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