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畫家劉啟祥先生於西元1910年生於柳營地區 ,是早期畫壇中少數留日又留法的畫家,亦是本市藝術類歷史名人,其作品不僅曾入選日治時期極具代表性的台灣美術展覽會 ,並曾榮獲文化部頒發資深藝術家殊榮,自此奠定其臺灣美術史上不可抹滅的重要地位。
劉啟祥@ Paris
劉啟祥幼時在自家的私塾接受啟蒙教育,1923 年公學校畢業之後就前往日本,八年期間在知名的貴族學校東京青⼭學院成長,也在川端學校及詩畫家成立的文化學院開放自由的學風中完成美術科教育。
受到留法回國的美術老師所影響,1932 年到1935年前往巴黎進修,接觸羅浮宮中現代美術前鋒的作品、繪畫、學琴、參加沙龍展覽,享受著優渥的文化浸潤生活。
劉啟祥的⼈⽣剪影
因法國經濟蕭條短暫回臺之後,原本就打算長久居住在日本的劉啟祥回到日本置產成婚,並且積極參與二科會的展覽,同時來往於臺灣參與臺展。二戰結束後,臺灣與日本的關係丕變,劉啟祥帶著家人舉家回臺,在柳營兩年之後,前往高雄發展。之後成為臺灣戰後南部美術推廣的主要人物,成立畫會、開設美術研究班、進入學校教學,同時務農維持家計,未曾放棄繪畫的理想。
劉啟祥年表
1910 ~ 1923 臺南柳營童年生活 12 年
1910 年 2 月3 日(舊曆12 月24 日)出生於臺南市柳營區(當時為台南州新營郡查畝營)。排名家中第四,父親劉坤煌為清朝貢生,於日據時期曾擔任區長職務,當年55 歲。母親名郭碧霞。
1917 年 就讀柳營公學校並在家中私塾學習。公學校時受到美術老師陳庚金的賞識,引發他學習繪畫的興趣。
1920 年 父親劉焜煌(德炎)過世
1923 年 畢業於公學校,前往日本求學,就讀於澀谷區青山學院中學部。
1923 ~ 1931 日本東京求學 8 年
1923 年 東京求學青山學院中學部。基督教自由學風。在川端畫學校加強美術。
1928 年 在神田的文化學院美術部洋畫科,教師以「二科會」會員為主(石井柏寧 (1882-1958)、山下新太郎 (1881-1966) 、有島 生馬 (1882-1974) , 與正宗得三郎 (1883-1962)
1930 年 「台南風景」入選二科會
1932 ~ 1935 法國巴黎遊學 3 年
1932 年 6 月,劉啟祥與楊三郎同船赴歐洲,經香港、新加坡等地到達法國馬賽港,開啟「30年代」巴黎生活時光。
1933 年 以<紅衣少女>入選巴黎秋季沙龍
1935 年 秋天自歐洲返台,十月下旬以<倚坐女>作品第二次入選第九屆台展。
1936 ~ 1946 定居日本東京目黑區 10 年
1937 年 3 月,正式在東京銀座三昧堂舉行滯歐作品個展,一個月後,移回台北教育會館展出。
1938 年 < 黃衣>(坐婦) < 肉店> 二科會(第二十五回)展出 みつえ十月號
1938 年 與笹本雪子(Sasamoto Yukiko)女士結婚,正式定居東京目黑區。長子出生
1939 年 < 畫室> 二科會(第二十六回)展出
1940 年 劉啟祥邀約四位日籍年輕畫友,組成立型美術展,分春、秋兩次在銀座展出,頗受當時評論界注目。< 魚店> 二科會展出
1941 年 初春,他受邀返回台北,參加台陽美術展,正式成為會員。
1943 年 年再度參加二科會,獲獎並被推薦為會友。
1946 ~ 1948 回台定居台南柳營 3 年
1946 年 與妻子與三個兒女回台灣柳營
1948 ~ 1954 定居高雄市
1948 年 遷居高雄市
1950 年 妻子雪子過世
1952 年 續絃。和一些高雄畫壇人士籌組「高雄美術研究會」
1954 ~ 1998 定居高雄市小坪頂
1954 年 劉啟祥遷居高雄縣大樹鄉的小坪頂
1956 年 高雄市新興區創設「啟祥美術研究所」分別任職高雄、台南地區的學校社團或美工科教職, 包括初期的高雄市三信商職、高雄醫學院, 以及之後的台南家專、東方工專。
60 年代之後往來於高雄、台南之間, 增加了許多台南古蹟的題材, 其中對全台首學的孔廟, 尤其著 力最多。古老而斑駁的孔廟牆面, 或庭院曲折穿透的空間層次感, 也逐漸加強, 如1965年的< 孔廟>、< 孔廟朱壁>、< 孔子廟> 等,1969 年的< 小西門>
70 年代是劉啟祥風景畫創作的豐收時期。而他取材的對象, 也大為開闊, 包括原有南台 灣鄉間一些帶著歲月痕跡的老厝古街, 如< 車城村落> (1970) 、< 宅> (1970) 、< 左營巷路 >(1972) 、< 教堂> (1973) 、< 車城空屋> (1974) 、< 美濃風光> (1976) 、< 美濃巷> (1976)、< 美濃城門> (1977) 、< 村落> (1978) , 和海濱礁石, 如< 海景>、 (1971) 、< 小琉球> (1972) 、< 貓鼻頭海邊> (1978) 外, 更有大批以「太魯閣」、「雪山」為系列的山景之作。
1998 年 4 月24 日病逝於高雄小坪頂家中,享年89 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