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this site
Embedded Files
黃克先
  • 簡介
  • 危殆生活 Precarious Living
    • 索引 Index
  • English Bio. and CV
  • 著作 Publication
  • 翻譯
  • 無家者研究田野剪影
  • 教學與指導
黃克先

點連結可看課程大綱

研究所

  • 貧窮社會學專題討論

  • 都市民族誌專題討論

  • 偏差與社會控制

  • 古典社會學理論、當代社會學理論

  • 宗教社會學專題討論

  • 田野方法 (兼做大學部進階質化方法課)

  • 偏差行為與社會控制

  • 臺大社會系 質性研究群


大學部

  • 貧窮社會學

  • 助人社會學

  • 宗教社會學

  • 都市底層民族誌

  • 偏差社會學

  • 社會學理論 (上) (下)

  • 社會研究方法 (下):質性方法

指導學生 (已完成)


碩士論文 (台大社會系碩士論文)

  • 陳霖,2018. 7《在家庭中「建造」不穩定:中國隨工婦女在工地》

  • 李侑謙,2018. 10《當代臺灣棒球迷認同的差異與變遷》

  • 林亮穎,2020. 7 《從「土法煉鋼」到「科學化訓練」:運動科學專業與高中排球甲組教練的協力共作》

  • 李怡坤,2021.10 《場域之間的空間:1990 後官方台灣文學外譯計畫的發展》

  • 郭旆君,2022.9《少年吔,安啦?穿梭在遊蕩少年日常生活中的社福實作》

  • 呼顏朔璟,2022.9《勾引社群在台灣:異性戀男性的求愛學習經驗》

  • 蔡恩亞,2023.8《製造合一:台灣巨型教會的組織凝聚與動員機制》

  • 黃怡菁,2023.8《包容性連帶:無家者社福組織建立社會連帶的過程與阻礙》(獲台灣第三部門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

  • 鄭宇廉,2023.8《年輕男同志的危殆工作與親密生活》(獲台灣社會學會碩士論文佳作獎)


科技部大專生研究計劃

  • 蘇佩儀,2019.8-2020. 3 :《家庭關係與親密關係的中介與再創新:以玩偶為例》。

  • 陳思樺,2020.8-2021.3:《「夢想城鄉」—一個無家者服務機構的復原力量及其限制》。

  • 嚴子晴,2021.8-2022.3:《國家面前無偶像?流行文化中的國族性》

  • 張芷瑄,2022.8-2023.3:《外籍移工的科技使用與跨國母職實踐》(改寫後刊於《新聞學研究》164期)

  • 余欣衡,2023.8-2024.3:《攀登職涯金字塔:台灣大學商管社團成員的專業預期社會化》

  • 許庭瑀,2024.8-2025.3: 《偏差青少年與服務機構:一種服務方式的再思考》


  • 社群「援」力下的務實想像  (台大社會系小畢典致詞) 2016.6. 5

  • 在田野,生活 (台大社會系學會活動--廣場,發言逐字稿) 2019.6.1

  • 書單推薦:《在世界與我之間》、《人行道》(台大社會學系學會訪問) 2020.9.15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
Page details
Page updated
Google Sites
Report ab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