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mmy NOTE: 黑翅螢 (屬於完全變態類昆蟲):
黑翅螢 螢火蟲的一生:
卵期:約20~30天
幼蟲期:約10個月,會脫6次皮吃些軟體動物 如 蝸牛、蝸蝓,然後化蛹。
蛹期:約1個星期到1個月, 陸棲的種類則在棲地附近找鬆軟岩穴、土縫建造蛹室化蛹;水棲種類則爬向土質岸邊化蛹。
破蛹而出羽化, 3天漸硬化後,才從地面上爬出來。
羽化成蟲期(四月到五月):1個星期到到20天,公螢火蟲開始透過發光的方法找女朋友。
母螢火蟲交配後隔日產卵(約100到200顆)產完後很快死亡, 公螢火蟲則交配後很快就會死亡。
發光:
多數種類由卵至成蟲,各期都會發光;由於他們是夜行性動物,因此只在夜間發光;夜行性螢火蟲兩節發光器的螢火蟲一定是公的,一節發光器有可能是母的,也有可能是公的。大多數的螢火蟲都會發光;這些螢火蟲的體內含有磷成分的發光質;發光質在發光酵素的催化下會進行一連串的生化反應,而光是生化反應後的產物。 成蟲發光的主要目的是呼朋引伴和求偶;而幼蟲發光則有照明和警戒作用。蛹受到干擾也會發光,功能是具有警戒和卻敵作用。 .螢火蟲成蟲會螢火蟲成蟲發光的顏色因種而異,有黃色、綠色、黃綠色及橙色等。像黃緣螢、黃胸黑翅螢會發黃色光;紅胸黑翅螢會發橙黃色光;黑翅螢、端黑螢則會發黃綠色光。
螢火蟲的發光原理:
螢火蟲為何會發光?其原理在於在其發光器的部位,存在著一種含磷的發光質與一種催 化酵素。螢火蟲在其發光器上會有一些氣孔,由氣孔引入空氣後,發光質就會透過酵素的催化與氧進行氧化作用轉化成光能。螢火蟲就是透過這樣的機制來發出光芒。由於只有不到10%的能量轉為熱量,所以螢火蟲所發的光是一種冷光。
其實在螢火蟲中,也有不會發光 的種類。例如日行性的弩螢屬螢火蟲。它們的成蟲雖然不會發光,但是其幼蟲和蛹仍然會 發光。而螢火蟲成蟲發光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求偶。而幼蟲或蛹的發光則可能是用來照明與 驚嚇敵人。
吃什麼?
攝食活動也是以入夜以後為主 ,螢火蟲的幼蟲由於沒有可供咀嚼食物的口器,所以它們進食時是先把一種「麻醉劑」 注入獵物體內使之麻痺動彈不得,再從容的注入一種「消化液」把獵物溶化成肉汁 水棲的螢火蟲幼蟲吃螺、貝類和水中的小食物;陸棲的螢火蟲幼蟲則是以蝸牛、蝸蝓為食物;有些種類會捕食蚯蚓和昆蟲等小動物,多數種類幾乎只喝水或吃花粉和花蜜,成蟲大部份都不再進食,只靠吸食水分或植物汁液維生。
螢火蟲有那些天敵?
除了人類之外,螢火蟲的主要天敵包括蜘蛛、蛙類、蟾蜍、蟲生真菌和人類;前三者會捕食螢火蟲的成蟲,而蟲生真菌則是螢火蟲幼蟲和蛹最大的天敵。另外,有些寄生性的螨類也會寄生在螢火蟲的身上。
螢火蟲有多少種呢?
據昆蟲學家的估計,全世界已知的螢火蟲約有2000種;在台灣,已確定的種類則有60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