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
圖/OHMYBOOK|哲維說書
© 照片版權歸OHMYBOOK|哲維說書作者所有
初稿時間:2025.01.09
最後更新時間:2025.01.10
書籍及演講內容主要圍繞著如何建立正確的財商基礎並達成財務幸福,而非單純的財務自由。
訪談中探討了不同人生階段的財務挑戰,例如年輕人的消費習慣、雙薪家庭的超前消費、三明治世代的照護壓力以及退休族的財務焦慮,並提供對應的解決方案及心態調整。
訪談嘉賓分享了許多案例,強調記帳的重要性、預算管理、目標設定以及溝通的重要性,最終目的在於幫助聽眾透過財務規劃,在不同人生階段都能獲得幸福感。
○ 活動名稱:【OHMYBOOK|哲維說書】「作家咖啡館」邱茂恒 - 頂尖財務顧問的48堂財商素養課
○ 活動報名連結: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501061136011916743764
○ 活動時間:2025.01.09 (四) 20:00 - 21:00
○ 上課工具:Zoom線上直播
○ 主持人:梁哲維
○ 講者:邱茂恒(查爾斯)
壹. 理財觀念的挑戰與建立
網路資訊的亂象:
網路資訊發達,但同時也充斥許多雜亂的理財資訊。
許多理財風潮(如00940)不一定符合預期,需謹慎判斷。
理財小白的困境:
理財小白難以分辨資訊,收入有限,難以存錢和投資。
可能因此徹底放棄理財。
建立正確財商基礎:
克服「錢不夠用」的心態,建立正確的理財觀念。
透過情境模擬,了解可能遇到的財務困境。
從年輕時就開始覺察與學習。
貳. 記帳與消費覺察
記帳的挑戰與優勢:
初期記帳可能感到麻煩,容易中斷。
記帳能驚覺不起眼的花費累積起來的可觀性。
能發現情緒型消費,並檢視自己的能量管理。
記帳的心態:
記帳是為了自己,而非被強迫或檢視。
記帳能更有效利用資源,而非限制自己。
消費價值觀與優先順序:
消費習慣會反映在財務數字上。
消費可分為:必要支出、想要但可選擇的支出、情緒型消費。
記帳有助於釐清消費價值觀和優先順序。
參. 金流管控與預算規劃
記帳後的下一步:
記帳後,需進行金流管控,避免只是檢視數字。
將支出分為每月固定支出與年度不定期支出。
預算規劃的重要性:
將每月支出和年度支出分開管理。
年度支出可每月平均存入,避免措手不及。
評估儲蓄能力,並決定儲蓄或投資策略。
目標設定與調整:
根據儲蓄和投資能力,檢視是否能達成目標。
若目標有困難,需調整優先順序,如延後購房等。
肆. 記帳的價值與調整
記帳的意義:
協助覺察價值觀,加強感受與體驗。
協助了解是「賺太少」還是「花太多」。
調整消費習慣的例子:
以咖啡為例,可選擇較便宜的替代方案。
透過記帳覺察,做出更明智的消費決策。
不需犧牲自己,仍可達到目標,但以更有效率的方式。
避免害怕面對:
許多人害怕面對財務問題,擔心會犧牲自己。
事實上,可透過調整達到目標,而非委屈自己。
伍. 雙薪家庭的財務挑戰
雙薪家庭的迷思:
常被認為是財富頂峰,但容易超前消費。
收入增加,但支出也增加,可能累積負債。
目標增加的挑戰:
結婚後,目標增加(如購房、學區、換車)。
未雨綢繆,避免措手不及。
夫妻共識的重要性:
雙方意見需有共識,共同討論財務目標。
了解彼此價值觀,避免因金錢觀差異產生衝突。
透過第三方(如財務顧問)協助溝通,避免爭吵。
陸. 三明治世代的財務困境
三明治世代的壓力:
上有老下有小,雙重壓力,資金常歸零。
支出多為愛,但需懂得取捨。
設立財務界線:
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兼顧個人財務目標。
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量力而為。
各種可能性與調整:
將各種可能性納入考量(如子女教育、父母孝養)。
協助客戶了解各種選擇的影響,做出最適當的決定。
每個人的狀況不同,目標也不同。
平衡孝心與生活,做出新的選擇。
柒. 退休規劃與觀念
退休後的擔憂:
若只依賴子女孝養費,沒有保障,令人不安。
退休後可能過度節省,安全感薄弱。
期待不應放在別人身上。
退休金不足的困境:
通膨導致退休金貶值,可能不足以應付生活。
公務員退休金可能被砍,更顯不足。
提早準備的重要性:
越早開始準備越好,可利用複利效果。
提早開始投資,為退休生活做準備。
退休金制度改革:
改革退休金制度,可提升退休金。
但需考量政治和立場問題,不易改革。
資產累積的重要性:
時間和資產是財務規劃的重點。
透過投資,資產可望倍增。
了解投資策略和分配。
通膨的迷思:
通膨雖持續發生,但沒有想像中可怕。
投資不應盲目跟隨,應冷靜思考。
捌. 財商素養的重要性
財商素養是基本知識:
如同衛生習慣,是判斷資訊的基礎。
缺乏財商素養易被誤導,做出錯誤決策。
案例分享:
客戶因不了解儲蓄險,購買不適合的保單。
要多方判斷,清楚了解自身需求。
避免立場問題:
不應只聽信單方面說法。
提升自身財商素養,做出明智的選擇。
玖. 財務幸福的真諦
財務顧問的角色:
財務顧問不只是解決金錢問題,更是人生顧問。
協助客戶做出決策,達成家庭幸福。
財務幸福的定義:
不是追求財務自由,而是追求財務幸福。
財務幸福是願意承擔責任,而非犧牲自己。
在考量各目標後,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財務是實現幸福的工具:
財務不應成為爭吵的來源,而是幫助我們達到幸福。
戰略的重要性:
不要用戰術的勤勞掩蓋戰略的難度。
方向錯誤,努力也白費。
壹零. 總結與推廣
強調本書價值:
本書值得入手,是實用的工具書。
提供多面向分析,破解理財迷思。
鼓勵讀者行動:
鼓勵大家面對財務問題,追求幸福。
錢是服務我們的工具,而不是我們要追求的目標。
歡迎大家分享講座訊息,讓更多人了解財商的重要性。
○ 破除迷思:
■ 網路資訊雜亂,理財不能盲目跟風。
■ 年輕人缺乏經驗,需透過學習建立正確觀念。
■ 上有老下有小,壓力大,應設立財務界線。
■ 在照顧家人的同時,兼顧個人財務目標。
■ 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不勉強自己。
■ 常因安全感不足而過度節省。
■ 應提早規劃被動收入,進行資產配置。
■ 避免退休金因通膨貶值,不要過度依賴子女的孝養費。
■ 提早規劃:越早開始財務規劃和投資,越能享受複利效果。
■ 資產配置:投資應了解策略和風險,為目標準備。
■ 定期檢視: 每個階段都要定期檢視財務狀況,並根據目標和變化調整策略。
■ 持續學習: 學習財商知識,了解市場變化,並根據自身需求調整。
■ 財商素養如同衛生習慣,幫助判斷資訊,避免被誤導。
■ 缺乏財商素養易做出不合理財務決策。
■ 不只聽信單方面說法,而是要了解自身需求。
■ 清楚了解自身需求,才做出正確選擇。
■ 考量人生各個目標後,在有限資源下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 願意為此承擔責任,而非過度犧牲生活品質。
■ 財務是實現幸福的工具,不應成為爭吵的來源。
■ 不應為了追求財務自由而過度節省,忽略生活品質。
○ 不要將期待放在別人身上,尤其是子女的孝養費。
○ 退休金制度的改革很重要,但個人提早準備更重要 。
○ 投資有風險,不要盲目跟隨,要了解策略和分配。
○ 不要用戰術的勤勞掩蓋戰略的難度,方向錯誤努力也白費。
○ 財務策略的目的是為了追求幸福,而不是委屈自己。
真正的財務幸福,是考量人生各個目標後,在有限資源下,做出最適合自己、最舒適的選擇,並願意為此承擔責任。
不應為了追求財務自由而過度節省,而忽略了生活品質。
財務是實現幸福的工具,不應成為爭吵的來源。❤️
[以上文章內容參照直播內容進行重點整理,版權歸本網站所有]
QA問答
1. 如何根據本書及演講內容,建立穩固的財商基礎?
○ 從記帳開始:詳細記錄每一筆開銷,檢視自己的消費習慣,並區分必要支出和慾望支出。
○ 學習財務知識:不要盲目跟風,多方學習理財知識,培養獨立判斷能力,並 不輕信單方面的資訊。
○ 設定財務目標:將財務目標與個人價值觀結合,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單純追求金錢數字。
○ 擬定預算:將每月支出和年度支出分開管理,並根據目標設定合理的預算。
○ 及早開始規劃:越早開始理財規劃,越能享受複利的效果,並有更多時間調整。
○ 尋求專業協助:若有需要,可以尋求專業的財務顧問協助,建立適合自己的財務規劃。
2. 如何平衡當前開銷與長遠財務目標?
○ 區分需求與慾望:在消費時,區分「必要」和「想要」,優先滿足生活基本需求,而非放縱慾望。
○ 設定優先順序:釐清人生各階段的財務目標,並設定優先順序,如購房、教育、退休等,並考量其重要性。
○ 預算規劃:將收入分配到不同的帳戶,如每月支出、年度支出、儲蓄和投資,讓每一筆錢都有其用途。
○ 不犧牲生活品質:財務規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幸福,而非過度犧牲當前的生活品質.
○ 全局觀:具備全局觀,能夠理解財務目標制定的方向,並將各項消費數據進行分析與財務目標相結合。
3. 如何在不同人生階段,有效管理個人財務?
○ 年輕時期:及早開始儲蓄和投資,利用時間複利效應,並培養良好的消費習慣。
○ 雙薪家庭:共同規劃財務,避免超前消費,並建立長期的財務基礎。
○ 三明治世代:設立財務界線,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兼顧個人財務目標,並了解自己的能力範圍。
○ 生成分析報告:使用AI工具自動生成分析報告,節省撰寫時間,並提高報告的可讀性。
○ 退休時期:提早規劃被動收入,並進行資產配置,避免退休金貶值,並將目標放在「幸福」,而非只是守住財產。
○ 各階段的共同點:無論在哪個階段,都要 定期檢視財務狀況,並根據目標和變化調整策略。
○ 隨時學習:持續學習財商知識,了解市場變化,並根據自身需求做出調整。
4. 如果我發現記帳後,每個月的情緒型消費都很多,我該怎麼辦?
○ 覺察情緒來源:試著找出情緒型消費的原因,例如壓力、無聊、孤單等。
○ 尋找替代方案:當情緒來臨時,不立刻用消費來填補,而是嘗試其他方式,例如運動、閱讀、和朋友聊天等。
○ 設定消費停損點:為情緒型消費設定預算上限,避免過度花費。
○ 自我獎勵:若成功控制情緒型消費,可給予自己小小的獎勵,建立好的習慣。
5. 我是雙薪家庭,夫妻對金錢的價值觀差異很大,常常為錢吵架,該如何解決?
○ 坦誠溝通:找時間坐下來好好談,了解彼此的金錢觀和價值觀,並尊重彼此的差異。
○ 共同訂定目標:一起設定家庭財務目標,並共同制定預算和支出計劃。
○ 尋求專業協助:若溝通困難,可尋求財務顧問或心理諮商師的協助,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 互相體諒:嘗試理解對方,並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避免情緒化的爭吵。
6. 我是三明治世代,經濟壓力很大,常常覺得自己無法兼顧所有,我該怎麼辦?
○ 設立財務界線:釐清自己的經濟能力,並在能力範圍內提供協助,不要勉強自己。
○ 優先照顧自己:不要忽略自己的需求,在照顧家人的同時,也要維持身心健康。
○ 尋求支持:尋求家人、朋友或專業人士的支持,分擔壓力。
○ 彈性調整:若經濟壓力過大,可以和家人溝通,調整照顧方式或尋找其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