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10週第19~20篇
(讀經:羅馬書八17~30)
第10週.第六日
第二十篇 榮耀的後嗣(三)
綱目
1 裡面藉著那靈的工作
讀經:
羅八 26~30
禱讀:
羅8:26
況且,那靈也照樣幫同擔負我們的軟弱;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那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為我們代求。
羅8:27
那鑑察人心的,曉得那靈的意思,因為祂是照著神為聖徒代求。
生命讀經:
1 裡面藉著那靈的工作
即使我們真領會,我們仍然會說,『我怎樣處理這事?哦,我不知道怎樣禱告。』因此,你開始歎息,而你歎息的時候,那靈就在你的歎息中歎息。當我是年輕人,讀到這段話時,我說,『我從未聽見那靈的歎息。祂甚麼時候為我歎息?』至終,我發現在本章裡,我們作甚麼,那靈也作甚麼。我們呼叫『阿爸,父』,那靈也呼叫。你的靈在你裡面見證,那靈也見證。同樣,你歎息,那靈也歎息。我們為甚麼歎息?因為我們覺得受苦,並且不知道怎樣禱告。似乎聖靈沒有給你話。你不知道,似乎聖靈也同樣不知道。你不知道怎樣禱告,那靈似乎也不知道怎樣禱告。那靈照你的樣子禱告。你歎息,祂也歎息。你歎息幾乎沒有目的,但那靈在你的歎息中歎息,有確定的目的。這目的你說不出來,但那靈說得出來。然而,祂若說出來,你也不領會,因為那會是神聖、屬天的語言。既然你很難領會,那靈就不說出來。祂『用說不出來的歎息,為我們代求』。然而,這一切都有目的。這目的是甚麼?聖靈在你的歎息中歎息,為要使你完全被塑造成並模成神長子的形像。這是目的。許多聖徒遭遇艱難就說,『我不知道為甚麼這事臨到我。為甚麼這事臨到我?』我信我們都這樣說過或問過許多次。甚至你們中間新近得救的,也可能已經這樣說過了。為甚麼某些事臨到你?因為歎息的靈為這些事禱告。雖然你不知道目的,但祂知道,祂照著神禱告。基督乃是模型,那靈禱告,使臨到你的每件事都將你模進這模型裡,模進長子的形像裡。
不但聖靈這樣在我們裡面歎息;我們也可能這樣為別人禱告。在我的職事裡,我曾多次經歷這事。我記得一位親愛弟兄的事例;他非常愛主,然而,他的個性非常乖僻,沒有人受得了。所以,我們為他禱告說,『主,這裡有這樣一位很可成全的親愛弟兄,他是這樣好的材料。主,他愛你。但沒有人受得了他乖僻的個性。主,你對付這點。你知道我們弟兄的景況。』因為我們領悟這樣禱告相當嚴肅,我們只說,『主,你對付這點。主,你知道我們弟兄的景況。』一段時間以後,這位弟兄病了,並且開始哀歎:『我不知道為甚麼這事臨到了我。』他立刻叫他的妻子來見長老,請他們去和他交通。我們就去了。從他口裡出來的第一句話是:『弟兄們,你們知道我的景況。我不知道為甚麼這事臨到了我。』我們裡面深處和聖靈一樣,知道他為甚麼受苦;然而,我們不敢說甚麼。我們只照我們弟兄的樣子說,『弟兄阿,為甚麼這事臨到了你?』那是我們所能說的。當弟兄請我們與他一同禱告時,我們不知道怎樣禱告。我們只說,『主耶穌阿,為甚麼這事臨到了我們的弟兄?』雖然我們裡面深處的確知道原因,但我們只能說,『主,盡你所能的作。』這沒有得罪他,因為他也期望主盡所能的作,他說,『阿們。』他以一種方式領會我們的禱告,而我們以另一種方式領會。我們在想:『主,盡你所能的對付他,征服他,焚燒他。』雖然我們不敢這樣說,但我們裡面有這樣的意願,是我們那時無法表達的。然而,鑒察人心的神答應那個禱告,那是照著祂自己的禱告。弟兄的難處照舊,病又拖了一段時間。他很受困擾,並叫他的妻子再來請我們。我們去了,並隨著他問:『弟兄阿,為甚麼這病持續了這樣一段時間?』我們裡面也清楚,但沒有說甚麼。他請我們禱告,我們只禱告:『主阿,我們仍求你盡所能的作。』讚美主,再過一段時間以後,這位弟兄的情形改變了。首先他相當從他的個性得救;然後他的病得醫治。最終他能呼喊:『阿利路亞!現在我知道了。現在我知道了。』
為甚麼那靈在我們裡面用說不出來的話歎息?祂歎息,是叫我們被塑造、被模成神兒子的形像。要說到生命裡的聖別容易多了。然而,隨著聖別的乃是模成。我們不但需要被聖別,被神的所是浸透,也需要被塑造成形。我們也許從一切凡俗的事分別出來,並且被神聖別的性情浸透,但仍缺少這模成。聖別可能不需要任何苦難。相反的,模成需要苦難。在聖別裡沒有模型,只有在個性上、性情上的改變,但在模成裡有模子,使我們藉此模成神兒子的形像。有了這模子,還要加上壓力,塑造成形,也要用水攙調,用火焚燒。麵團,白色的細麵,若能說話,牠就會說,『這對我是何等的苦難。你用別的東西與我攙調,你壓我,你甚至把我放在火爐裡燒烤。整個烹調的過程都是苦難。』那是正確的。沒有苦難,我們就無法模成模型的形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