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第15週 第29~30篇
(讀經:羅馬書十四13~十六27)
第15週.第三日
綱目
伍 照著基督
一 擔代不剛強之人的軟弱
二 叫鄰舍喜悅,使他被建造,正如基督所作的
三 照著基督,彼此思念相同的事
四 同心合意,用同一的口,榮耀神
五 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我們一樣
六 基督,受割禮之人和外邦人的執事
七 基督,耶西的根為著外邦人
讀經:
羅十五 1~13
禱讀:
羅15:5 但願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叫你們照著基督耶穌,彼此思念相同的事,
羅15:7 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
生命讀經:
伍 照著基督
保羅非常有智慧。我們讀羅馬書這一段,若不在靈裡,就會漏失許多保羅所寫的深奧之處。關於接納聖徒這一段,保羅開始於道理看法的事,主要是熱心宗教的猶太人所持守的看法,結束於照著基督接納聖徒。我們接納信徒,不可照著道理的看法,而須照著基督。
一 擔代不剛強之人的軟弱
羅馬十五章一節說,『我們剛強的人,應該擔代不剛強之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在接納信徒上,我們必須擔代不剛強之人的軟弱,不求自己的喜悅。主耶穌總是擔代祂信徒的軟弱,(林後十二9,)不求自己的喜悅。在接納信徒上,我們必須照著祂作同樣的事,不求自己的喜悅,卻擔代別人的軟弱。
二 叫鄰舍喜悅,使他被建造,正如基督所作的
『我們各人要叫鄰舍喜悅,使他得益處,被建造。因為基督也不求自己的喜悅,反而如經上所記:「辱罵你之人的辱罵,都落在我身上。」』(羅十五2~3。)我們必須求別人的喜悅,使他們在身體裡被建造。我們需要求別人的喜悅,不是為著別的目的,只是為著使他們在身體裡被建造。為著這目的,我們必須付代價,使我們得著別人的喜悅。基督不求自己的喜悅;祂求父的喜悅,忍受那該落在父身上的辱罵。同樣,我們不該求自己的喜悅;我們該求別人的喜悅,擔代他們的軟弱,使他們在基督的身體裡被建造。
三 照著基督,彼此思念相同的事
『從前所寫的,都是為教訓我們寫的,使我們藉著忍耐,並藉著經書的鼓勵,可以得著盼望。但願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叫你們照著基督耶穌,彼此思念相同的事。』(4~5。)『所寫的』指三節所引關於基督的事,是為著教訓我們,產生忍耐與鼓勵同盼望。聖經裡關於基督的記載,的確滿了教訓。我們若領受其教訓,就必得著基督忍耐與鼓勵的供應,使我們得著盼望。在接納信徒上,我們需要這種忍耐與鼓勵同盼望。在接納信徒上,我們需要忍受我們所要接納之人的軟弱。我們也需要因盼望他們能長進,並藉著主的恩典在信心上得加強,而得著鼓勵。在接納較軟弱的信徒上,我們必須領悟,我們的神是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祂能使我們忍受別人的軟弱,並且因祂藉著祂的恩典在別人身上所能作的,而得著鼓勵。我們若藉著這樣一位神得著鼓勵,就會照著基督耶穌,不照著別的,彼此思念相同的事。既然只有一位基督耶穌,我們若都照著基督,就會彼此思念相同的事。然而,我們的心思若照著教訓、觀念、恩賜、宗教的作法、或其他這樣的事,我們就會分裂。要彼此思念相同的事,惟一的路就是照著基督。照著我們的教訓、觀念、恩賜、或宗教的作法接納信徒,不需要任何忍耐或鼓勵同盼望。但照著基督接納所有的信徒,的確需要一些忍耐與鼓勵同盼望;我們若留意保守合一和身體的建造,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就必以此供應我們。
四 同心合意,用同一的口,榮耀神
六節說,『使你們同心合意,用同一的口,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有些譯本說,『用一個心思和一個口。』然而,原文是同心合意,不是一個心思。雖然如此,同心合意這辭實際上的意思就是一個心思。我們都需要思念相同的事。我們思念相同的事,就會同心合意,並且會有同一個口;這意思是我們會有同樣的觀念和同樣的說法。雖然有許多信徒,但只有一個口。每當我們有同樣的心思,並且同心合意,我們就都會說同樣的事。所以,我們用同一的心思和同一的口,榮耀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與父。
九章五節說,基督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受頌讚的神;那是按祂的神性說。但六節這裡說到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這是按祂的人性說。按祂的神性說,祂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受頌讚的神;按祂的人性說,神是祂的神。在接納信徒上,我們若照著主耶穌而行,就會像祂一樣榮耀神。
五 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我們一樣
七節說,『所以你們要彼此接納,如同基督接納你們一樣,使榮耀歸與神。』本節與十四章三節擺在一起,證明基督的接納就是神的接納。基督所接納的,就是神所接納的。基督接納了我們,使榮耀歸與神。我們對信徒的接納,必須照著神和基督的接納,不是照著別的。神和基督無論接納了誰,不管他們在道理觀念或宗教作法上與我們多不相同,我們都必須接納。這是為著神的榮耀。
六 基督,受割禮之人和外邦人的執事
我們需要讀十五章八至十一節:『我說,基督是為神的真實,作了受割禮之人的執事,要證實對列祖的應許,並叫外邦人,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如經上所記:「因此我要在外邦中頌揚你,歌頌你的名。」又說,「外邦人阿,你們當與祂的百姓一同快樂。」又說,「萬邦阿,你們都當讚美主,願萬民都稱讚祂。」』在這些經文裡,我們看見基督是包羅萬有者。祂為甚麼作了受割禮之人(猶太人)的執事?祂乃是為神的真實的緣故,作了猶太人的執事,要證實對列祖的應許。然而,九節說,祂不但是受割禮之人的執事,也『叫外邦人,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對受割禮之人(猶太人),基督是為神的真實作執事;但對外邦人,祂作執事,是叫外邦人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基督是包羅萬有的;祂是為著受割禮之人,猶太人,也是為著列國,外邦人。
對猶太人,這乃在於神的真實,因為神應許了他們的列祖。基督作他們的執事,要證實神賜給他們列祖的一切應許。為此,神是真實的。對外邦人,這乃在於神的憐憫。基督作了他們的執事,叫他們因著神的憐憫榮耀神。基督在外邦中頌揚神,並讚美祂的名。祂要外邦人快樂,並因著神的憐憫讚美神。對猶太人,神是真實的;但對外邦人,神是憐憫的。為此,我們外邦人必須讚美祂,使祂在祂的憐憫裡得榮耀。
七 基督,耶西的根為著外邦人
十二節更多啟示基督的包羅萬有:『又有以賽亞說,「將來有耶西的根,就是那興起來要治理外邦的,外邦人都要寄望於祂。」』雖然基督是耶西的根,猶太人列祖的源頭,但祂要作外邦人的治理者,外邦人都要寄望於祂。這裡我們看見基督的包羅萬有。祂是耶西的根,意即祂是猶太人的供應。照著羅馬十一章,祂是根,意即祂是猶太人的源頭和供應。將來這耶西的根要興起來,治理外邦列國。因此,祂供應猶太人,覆庇外邦人。藉著作猶太人的根,並藉著作外邦人的覆庇者,治理者,祂將猶太人和外邦人帶在一起,並使他們成為一。我信這該是使徒保羅寫羅馬書這一段時最深的觀念。基督將猶太人和外邦人聯在一起。藉著作猶太人的根和外邦人的覆庇者,基督將兩班人聯在一起,作一個身體,作一個新人,召會。
基督是包羅萬有、包容一切的。基督既是這樣一位包容萬人的主,把猶太人和外邦人聯在一起,我們就必須照著祂,接納所有不同的信徒。絕不要說,『這是美國人,那是英國人,那是德國人,那是日本人,那是菲律賓人,那是韓國人。我無法接納這麼多不同的人。』想想基督是一班人的根,又是另一班人的治理者,覆庇者。祂是包羅萬有的。在接納聖徒上,我們必須同樣包容一切,接納來自東、西、南、北的人。無論他們是誰,無論他們是怎樣的人,我們必須在一個身體裡包容所有的信徒。我信這就是照著基督接納聖徒的意思。
在本篇信息和前一篇信息中,我們說過在接納信徒上變化的五方面:照著神的接納,在審判臺的光中,在愛的原則裡,為著國度的生活,以及照著基督。我們需要記住所有這些點,並且付諸實行。我們若這樣接納聖徒,就要因信得著主的祝福同盼望、喜樂、平安。所以,保羅結束羅馬書這段說,『但願那賜盼望的神,因信將一切喜樂平安充滿你們,使你們靠聖靈的能力,充盈滿溢的有盼望。』(十五13。)我們按羅馬書這段所教導的方式接納聖徒,就經歷那賜忍耐與鼓勵的神,以及那賜盼望的神。在正確的召會生活裡,我們要因信被一切的喜樂平安所充滿。在這樣的召會生活裡,我們經歷聖靈的能力,並且充盈滿溢的有盼望。召會生活對我們非常重要;我們都需要進入其中,並活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