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19週 第37~38篇
(小排讀經:羅五12~21,六4~11,七7~24,八1~13)
第19週.第五日
第三十八篇 羅馬五至八章裏的生命與死亡
當日讀經:羅八1~11
四重生命
在意生命
我們靈裏的生命與我們肉體裏的死亡
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
禱讀:
羅8:2 因爲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已經釋放了我,使我脫離了罪與死的律。
羅8:6 因爲心思置於肉體,就是死;心思置於靈,乃是生命平安。
生命讀經:
四重生命
我們從七章往前到八章時,發現在八章裏,主要的是生命,不是死亡。八章二節說,『因爲生命之靈的律,在基督耶穌裏已經釋放了我,使我脫離了罪與死的律。』爲着生命之靈的律,阿利路亞!十節繼續說,『但基督若在你們裏面,身體固然因罪是死的,靈卻因義是生命。』照着六節,我們的心思若置於靈,我們的心思也要成爲生命。不但如此,賜生命的靈若住在我們裏面,就是安家在我們裏面,祂甚至會將神的生命分賜到我們必死的身體裏。(11。)所以,不但我們的靈和心思是生命,甚至我們必死的身體也能活過來。照着羅馬八章,我們這人的三部分,靈、魂、體,都能接受生命。我們的靈是生命,因爲耶穌基督已進到我們的靈裏。我們的心思能成爲生命,因爲內住的基督正從我們的靈擴展到我們的心思裏。不但如此,神生命的擴展甚至會達到我們必死的身體,叫牠活過來。爲着羅馬八章的生命讚美主!
正如我們所指出的,這章裏有四重生命:在神聖之靈裏的生命,在我們人靈裏的生命,在我們心思裏的生命,以及在我們必死身體裏的生命。雖然羅馬八章有這樣的四重生命,死卻還在。乃是到了啟示錄二十章,纔只有生命,沒有死。那時,死,最後的仇敵,要從人間被扔在火湖裏。所以,在新耶路撒冷裏將只有生命的元素,沒有死亡的元素。然而,今天我們裏面有生命的元素,也有死亡的元素。
在意生命
所有已婚的弟兄姊妹都知道,丈夫應當愛自己的妻子,妻子應當服從自己的丈夫。然而,在創世記二章,我們沒有讀到丈夫愛妻子,或妻子服從丈夫。不過,這樣的事乃是包括在十七節的『善』裏。丈夫愛妻子,或妻子服從丈夫,就是爲善。反之,丈夫恨妻子,或妻子背叛丈夫,就是作惡。在聖經末了,我們又看見『生命』與『死亡』這些辭,而沒有看見『愛』與『服從』這些辭。所以,聖經的開頭和末了,創世記和啟示錄,都有生命與死亡。羅馬五至八章也是一樣。在這幾章裏,保羅沒有說到丈夫愛妻子,或妻子服從丈夫。他在別處說到這些事,但不在這裏。反之,在這幾章裏,他非常強調生命與死亡;他似乎不在意愛或恨,服從或背叛
人可能非常愛人或服從,卻是死的。神在祂的經綸裏所在意的,主要不是我們的善或惡,服從或背叛;祂只在意我們是活的或死的。每個死了並埋葬在墳墓裏的妻子都是服從的;她絕不發表自己的意見。但神不要死的服從;祂渴望我們都是活的。這是在羅馬五至八章裏,保羅沒有說到服從或背叛,乃說到生命與死亡的原因。羅馬八章六節不是說,心思置於靈,就是服從;心思置於肉體,乃是背叛。保羅寫這段話,完全在神的靈裏,並在神的經綸裏;他不在意善或惡,只在意生命與死亡。
善與惡屬於知識樹,就是死亡樹。對與錯也屬於這棵樹。因此,我們不該關切對與錯,而該關切生命與死亡。在神的經綸裏,僅僅是善的並不彀。我們也許是善的,卻仍是死的。神的經綸需要我們在生命裏。我們可能對了,卻是死的;也可能錯了,卻是活的。幼稚園充滿吵鬧的男孩和女孩,但這些孩子非常活。雖然幼稚園的孩子也許很吵鬧,有時候很頑皮,但我喜歡他們的情形過於墳墓的安靜和秩序。所有埋在墳墓裏的人都是合法且很有規律的,但他們是死的。你喜歡活的錯還是死的對?我寧願是活的。
我們靈裏的生命與我們肉體裏的死亡
從死亡遷到生命,或從生命遷到死亡,是很容易的。換句話說,不從一個範圍遷到另一個,是很困難的。例如,我們很容易就能打開電燈,正如我們很容易就能關上電燈一樣。死亡與生命也是一樣。我們能打開靈的開關而在生命裏,也能關上開關而在死亡裏。
電是生命之靈的絕佳例證。電是看不見的,人也無法徹底明白電。生命之靈也是一樣。我們要應用電,就必須先把電安裝在我們家裏,然後我們需要使用開關。感謝主,神聖的靈這屬天的電已安裝到我們的靈裏。無論我們感覺如何,那靈,就是神聖的電,以及開關,都在我們的靈裏。
生命在我們的靈裏,死亡在我們的肉體裏。亞當在園子裏的時候,生命樹與知識樹都在他外面。但今天這兩棵樹在我們裏面─生命樹在我們的靈裏,死亡樹在我們的肉體裏。在聖經裏,『肉體』這辭不但指我們敗壞的身體,也指我們整個墮落的人。爲這緣故,聖經稱墮落的人爲肉體。(羅三20。)
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
羅馬八章六節說,『因爲心思置於肉體,就是死;心思置於靈,乃是生命平安。』將我們的心思置於我們的所是,就是將牠置於肉體。將我們的心思置於肉體,意思不僅是將牠置於我們的身體;這意思是將牠置於我們這人,我們的己。例如,有人也許覺得自己已往很壞,現在他也許竭力爲善。這是將心思置於肉體,置於無望的己。有些基督徒以爲,他們若將心思置於屬世的娛樂,就是思念肉體。當然將心思置於這樣的事,就是將牠置於肉體。但這不是思念肉體惟一的路。甚至你定意愛妻子,這也是狡猾的將心思置於肉體。當我們受試探,要定意爲善時,我們需要禱告:『主耶穌,憐憫我。離了你,我就不能作甚麼。』我們這樣禱告,就將我們的心思置於靈,不是置於我們可憐的己。
不但如此,我們不該將我們的心思置於將來可能發生的事。讓我們把將來交給主。假定亞伯拉罕蒙神呼召以後,求主告訴他第二天該往那裏去;主可能說,『亞伯拉罕,平平安安的享受我。將明天交給我。』今天安息在主裏,並將明天交給祂,就是將心思置於靈。
因爲許多基督徒沒有看見這點,他們常常勸戒別人或勸告別人該作甚麼。這是鼓勵人將心思置於肉體,結果就是死。在我早期的職事中,我不但勸告別人,也勸戒自己。結果,我被殺死,別人也被殺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