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20週 第39~40篇
(當篇讀經:羅一16~17,五1~11,六12~23,七7~八6)
第20週.第四日
第四十篇 在生命裡得救脫離罪和世俗
當日讀經:羅一16~17,五1~11
生命漸進的啟示
稱義與生命
在祂的生命裡得救
禱讀:
羅1:17 因為神的義在這福音上,本於信顯示與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本於信得生並活著。”
羅5:10 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
生命讀經:
我們從本篇開始一系列關於基督拯救之生命的信息。羅馬五章十節說,『因為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既已和好,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基督徒非常留意基督的死,卻不太留意基督的生命。我們可能知道基督的生命這辭,也可能熟悉約翰福音的一些經文,那裡主說祂是生命,祂來了,是要叫我們更豐盛的得生命。(約十一25,十10。)然而,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缺少真正生命的經歷。
生命漸進的啟示
聖經裡神聖的啟示是漸進的。因此,約翰福音雖然很美妙,卻沒有包含終極的啟示。在約翰福音和使徒行傳以後有書信,這些乃是福音書的進展。撒在舊約裡的種子在福音書裡發芽,卻在書信裡進一步生長並發展。當然,一切種子的收成是在啟示錄裡。生命的種子撒在創世記二章,在關於生命樹的話裡。那裡的生命既不是指肉身的生命(bios,白阿司),也不是指魂的生命或心理的生命(psuche,樸宿克),乃是指神聖的生命,神的生命(zoe,奏厄)。我們若只有創世記二章,就很難領會生命是甚麼。詩篇三十六篇九節更多啟示生命的事:『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泉源。』(另譯。)這指明神,三一神,乃是生命的泉源。約翰一章啟示生命在話裡面,就是在基督裡面。(1,4。)主耶穌出來盡職的時候,清楚的說祂是生命。(十一25,十四6。)照著約翰福音的啟示,生命是一個活的人位,就是基督,祂是神的具體化身。因此,約翰福音是一卷生命的書。生命在這卷福音書裡發芽。
我們在羅馬書看見芽的生長。在約翰十五章,主耶穌告訴我們要住在祂裡面。然而,正如我們在前一篇信息中所指出的,住在基督裡的路,不是見於約翰十五章,乃是見於羅馬八章。羅馬八章啟示,基督今天乃是生命之靈。祂這生命之靈就在我們的靈裡。因此,本章的靈乃是調和的靈,是神的靈與人的靈調和。我們要住在祂裡面,就需要將代表我們全人的心思,置於調和的靈;結果就是生命平安。因此,要實際領悟約翰十五章,就需要羅馬八章。有約翰十五章而沒有羅馬八章,就是有芽而沒有生長。
同樣的原則,見於約翰福音裡生命許多其他美妙的方面,在羅馬書裡得以發展。約翰福音有生命的異象;然而,這卷福音書沒有給我們明確的路來經歷這生命。為此,我們需要羅馬書。羅馬書裡將生命揭示出來的方式,使我們不但能認識生命,也能經歷生命。
稱義與生命
在羅馬一章十六節保羅說,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信的人。然後在下一節他說,『因為神的義在這福音上,本於信顯示與信,如經上所記:「義人必本於信得生並活著。」』神的救恩乃是本於信得稱義。雖然所有基督徒都聽過這點,但他們多半沒有抓到本章終極的點。這個點不是救恩,不是稱義,也不是信,乃是生命。請注意一章十七節說,『義人必本於信得生並活著。』這裡包含了得生命的意思。
神拯救並稱義了我們,為使我們得著生命。稱義帶進生命。因此,在五章十八節保羅說到『被稱義得生命』。神在基督裡稱義我們,是叫我們得生命。稱義帶進生命。神稱義我們的目的,是要使我們能享受祂的生命。在創世記二章,亞當不需要稱義,因為那時罪還沒有進來。人無罪的活在神面前。因著亞當的墮落和他與罪的牽連,通往生命樹的路封閉了,(創三24,)直等到主耶穌死在十字架上,滿足了神公義的要求。基督是我們的義;我們相信祂,祂就成為我們的義,我們也就蒙神稱義。藉著這稱義,我們就被帶回到生命樹。所以,稱義是本於生命、為著生命、且帶進生命。
許多基督徒留意稱義的事,卻忽略生命的事。所以,我們需要強調羅馬五章十八節的一句話─被稱義得生命。這裡的關鍵辭是『生命』。稱義本身不是目的;稱義乃是為著生命。你已在基督裡本於信得稱義麼?你若已經得稱義,就該有力的宣告,你的稱義是為著生命。義人必本於信得生並活著。
在祂的生命裡得救
在五章十節保羅說,『我們作仇敵的時候,且藉著神兒子的死得與神和好。』基督的死是為著救贖、稱義與和好。但這一切都是為著生命。保羅在本節繼續說,『既已和好,就更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了。』我們享受了基督之死的益處;現今我們需要享受祂的生命。那為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的,現今作了我們的生命,活在我們裡面,並為我們活著。我們怎樣有分於基督的死,照樣也需要經歷基督的生命。基督的生命就是活在我們裡面的基督自己。
這生命拯救我們脫離各種消極的事物。然而,拯救我們脫離火湖或神的審判的,不是基督的生命,因為我們已經藉著基督為我們的罪在十字架上的死得救,脫離了這些事物。雖然我們是罪惡的,且命定要被神永遠定罪,但基督的死解決了這問題。所以,藉著基督的死,我們已得救脫離火湖和神永遠的審判。這救恩已經一次永遠成就了。然而,保羅說,我們『要在祂的生命裡得救』,指明我們仍需要經歷基督拯救的生命。
我們得救脫離甚麼?我們若要完全且詳細解答這問題,就要題起數百項事物,包括脾氣、個性、自傲和嫉妒。每個人都有脾氣、天然個性、自傲、或嫉妒的問題。你甚至對在聚會中作美好見證的人,也會覺得嫉妒。我們何等需要在基督的生命裡得救!雖然我們需要得救脫離數百項事物,但在羅馬書裡,使徒保羅只論到一些我們需要得救脫離的主要事物,包括罪、世俗、天然、個人主義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