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24週 第47~48篇
(當篇讀經:羅五10、八2、23、29~30、十二1~2、12、十四6)
第24週.第一日
第四十七篇 在生命中作王的意義
當日讀經:羅七20~21、五21
恩典與罪
罪與惡
禱讀:
羅五21 使罪怎樣在死中作王,恩典也照樣藉著義作王,叫人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遠的生命。
生命讀經:
神造人的心意是要人有祂的形像彰顯祂,並有祂的管治權或權柄代表祂。這就是說,神要人享受祂作生命,並在這生命中作王。照著創世記一章,人要作王管理地,特別管理爬物,尤其是管理蛇。一章二十八節說,神託付人治理地,征服地。征服包括擊敗仇敵,並奪取他的產業。我們藉著擊敗仇敵並取得他的產業,就作王勝過他。所以,起初神的心意是要人在祂的生命中作王,勝過撒但這爬物。
恩典與罪
撒但原是神惟一的仇敵。在某個時候,這仇敵非法並邪惡的將他自己當作罪注射到人裡面。撒但將他邪惡的性情注射到人裡面,撒但就成了罪。罪是起源於撒但的東西,牠實際上就是注射到人裡面並具體化身在人裡面的撒但自己。
看見罪與惡之間的不同是有幫助的;這兩者都在羅馬七章題起。在七章二十節保羅說,『若我去作所不願意的,就不是我行出來的,乃是住在我裡面的罪行出來的。』有個稱為罪的東西住在我們的肉體裡。在二十一節保羅說,『於是我發現那律與我這願意為善的人同在,就是那惡與我同在。』保羅在二十節說到罪,在二十一節說到惡。
要領會罪與惡之間的不同,我們就需要看見,在人受造以前,神有一個獨一的仇敵,就是魔鬼撒但。然後神造了人。人在被造的時候,是純潔、乾淨、無罪的。然後撒但將他自己注射到人裡面,並成為人裡面的罪。如我們所指出的,罪就是具體化身在人裡面的撒但。
羅馬五章二十一節說到罪、恩典、死和生命:『使罪怎樣在死中作王,恩典也照樣藉著義作王,叫人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永遠的生命。』照著本節,罪是在死中作王,恩典作王是叫人得永遠的生命。這裡我們看見罪作王與恩典作王之間鮮明的對比。這裡也有死與生命之間的對比。罪怎樣是具體化身的撒但,恩典照樣是具體化身的神。這可由約翰一章十四節得證明,這節說,那是神的話成了肉體,豐豐滿滿的有恩典,有實際。因此,恩典乃是具體化身在我們裡面的神。恩典是進到人裡面的神。神若留在人外面,就沒有恩典。神就算不進到人裡面,也有其他神聖的屬性存在;但神若不具體化身在人裡面,就沒有恩典。神與人以調和的方式來在一起,就有恩典。在聖經裡很難找著一節說到恩典是在神與人的關係以外,但聖經裡有許多經文表明恩典是神與人之關係的事。
同樣的原則,撒但與人分開,就沒有罪。然而一旦撒但進到我們裡面,我們裡面就有罪。所以,罪是與人有主觀關係的撒但。這種對恩典與罪的領會是何等寶貴!
罪與惡
我們若有這種領會,就能看見罪與惡之間的不同。罪潛伏在我們裡面時,僅僅是罪。但每當我們定意藉遵守律法而行善,以討神喜悅,罪就被喚起而成為惡。惡是在我們裡面活動的罪。每當內住的罪活躍起來,罪就成為與我們同在的惡。罪是內住者,而惡是同在、活躍者。罪是在我們裡面居住的撒但,而惡是在我們裡面活動的撒但。所以,罪與惡都是撒但自己。撒但在我們裡面居住就是罪,撒但在我們裡面活動就是惡。撒但、罪與惡,乃指一件事的三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