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26週 第51~52篇
(當篇讀經:羅一1,3,4,六5,22,八23,29)
第26週.第六日
第五十二篇 標出
當日讀經:羅六22,八28
復活的四方面
聖別
變化
模成
得榮
禱讀:
羅6:22 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裏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僕,就有聖別的果子,結局就是永遠的生命。
生命讀經:
復活的四方面
這復活的過程有四方面:聖別、變化、模成、以及得榮。保羅在六章二十二節說,『但現今你們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僕,就有聖別的果子,結局就是永遠的生命。』聖別(成為聖別的過程)將我們帶進永遠生命的享受裡。因此,聖別的結局,結果,乃是永遠的生命。
保羅在十二章二節說到變化;他說,我們不要模倣這世代,反要藉著心思的更新而變化。保羅在八章二十九節說到模成,在三十節說到得榮。我們將來的得榮乃是復活的終極步驟,就是把復活應用到身體上。因著我們的身體仍然服在死亡之下,所以我們有時候會軟弱,甚至還受病痛之苦。因此,我們的身體需要得贖;我們需要將復活應用到我們的身體上。我們這些在復活過程中的人,要經歷復活的末了一個步驟,就是我們的身體改變形狀,亦即我們的身體得榮。
聖 別
我們已經看見,聖別是復活的一部分。我們越被聖別,就越復活。我們所說的聖別,並不是指無罪的完全,甚至也不僅是指地位上的改變。有些人舉出馬太二十三章金子擺在殿中就成聖,以及祭物獻在祭壇上就成聖的事實,來反駁聖別是無罪的完全這個觀念。因此,這些人教導說,聖別與罪毫不相干,乃是與地位的改變有關。例如,金子放在市場上是凡俗的、屬世的,但是金子擺在聖殿裡就聖別了。不過,聖別的含意比這個深多了。聖別不僅包括地位的改變,也包括性質的改變。羅馬書所說的聖別,乃是性質上的聖別。我們需要在地位上和性質上都被聖別。
泡茶是說明性質上的聖別一個很好的例子。茶包放進水裡的時候,茶就將水『茶化』。這使水的顏色、外觀和味道都改變了。我們可以說,這杯水經歷了一種性質上的改變。放進水裡的茶越多,這杯水就越被『茶化』。『茶化』乃是我們主觀經歷聖別的一幅圖畫。基督是屬天的『茶』,而我們是『水』。加到我們裡面的基督越多,我們就越在性質上被聖別。
變 化
我們不僅被聖別,我們也被變化。聖別與本質有關,變化則與形像有關,是從一種形像改變成另一種形像。聖別乃是讓基督更多加到我們裡面,而變化乃是藉著神聖本質的加入,而形成某一種形像。變化乃是復活的第二方面。我們越變化,我們就越復活。
模 成
復活過程的第三方面是模成,這與變化有極其密切的關係。我們在這個過程裡,乃是要模成基督的形像。正如八章二十九節所說,『因為神所豫知的人,祂也豫定他們模成神兒子的形像,使祂兒子在許多弟兄中作長子。』
得 榮
我們已經指出,復活過程的終極步驟乃是得榮,就是我們的身體改變形狀。我們裡面神聖的生命,至終要藉著我們物質的身體完滿的彰顯出來,將這身體改變形狀,成為榮耀的身體。這樣,死亡就要被我們裡面神聖的生命所吞滅。那時,我們就要完全聖別、變化、模成並得榮。這就是說,我們要完全在復活裡,有神聖的生命和性情浸透了我們全人。那就是完滿的兒子名分。(八23。)
我們裡面都能感覺到,今天我們的兒子名分還不完全。不過,兒子名分會越來越完全,直到我們得榮的時候,要達到高峰;那時,我們將有完滿的復活,並且在性情和外表上,都標出為神的兒子。我們不論在名義上或在實際上,不論在靈裡、在魂裡、或是在身體裡,都是神的兒子。正如一粒康乃馨種子長大成為一株完全長成且盛開的植物,照樣,我們也要經過復活的過程,直到完滿的得著榮耀,並且標出為神的眾子。我們現今乃是在復活的過程中,使我們能以聖別、變化、模成並得榮。這個過程要持續的進行,直到我們完全的成為神的眾子。這就是福音的中心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