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22週 第43~44篇
(當篇讀經:羅一3~4,五10,八14、16~17、26、28~30)
第22週.第五日
第四十四篇 在生命裏得救脫離己的樣式(一)
當日讀經:羅八30
聖別、變化與得榮
得榮的過程
生機、新陳代謝的改變
禱讀:
羅八30 祂所豫定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
生命讀經:
聖別、變化與得榮
在前面的信息中我們曾指出,羅馬書的中心觀念不是因信稱義,乃是神從罪人作出兒子,為要形成身體以彰顯基督。神的目標不是稱義,乃是身體。羅馬書有關於稱義、(三21~五11、)聖別、(五12~八13、)和得榮(八14~39)數段,也有關於變化的一段。(十二1~十五13。)八章三十節說,『祂所豫定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在本節裡,保羅沒有題起救贖或和好。在三至五章裡,他的確說到平息、救贖、稱義與和好。平息是為著救贖,救贖是為著稱義,而稱義帶進和好。保羅在八章三十節沒有題起平息、救贖或和好,原因乃是這些都包括在稱義裡。為這緣故,本書沒有各別分段說到平息、救贖或和好。一切都包括在關於稱義那段。同樣的原則,在八章三十節保羅沒有題起聖別或變化,因為二者都包括在得榮裡。
在本節裡保羅說,我們已蒙神豫定並呼召。在創立世界以前,神就照著祂神聖的先見將我們標出。祂在已過的永遠裡豫定了我們,然後在時間裡呼召了我們。因此,祂所豫知並豫定的人,祂就呼召。神呼召我們,就稱義我們。藉著神的稱義,我們與祂的問題得了解決。然而,這不是說,稱義是神對付我們的結束。在稱義以後,我們還需要聖別、變化,最終得榮耀。因此,聖別與變化是為著得榮。林後三章十八節說,我們漸漸變化成為與祂同樣的形像,從榮耀到榮耀。這證明變化是為著得榮。
得榮的過程
許多基督徒嚴格持守對得榮客觀的觀念。按他們的觀念,有一天,得救並重生的人要忽然得榮耀。他們宣稱,信徒的得榮要在主耶穌回來的瞬間發生。聖經有些部分似乎指明這點。例如,歌羅西三章四節說,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我們也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裡。然而,林後三章十八節說到漸漸變化,從榮耀到榮耀,就是從一種程度的榮耀,到另一種程度的榮耀。在林前十五章四十至四十一節,保羅說到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榮耀。在該章裡,保羅也用『不死就不能生』的麥粒為例。(36。)保羅說,『你所種的,不是那將來的形體,乃是赤裸的子粒,也許是麥子,或其他的穀。但神隨自己的意思,給牠一個形體,並叫各等子粒,各有自己的形體。』(37~38。)以康乃馨的種子為例,康乃馨的種子種在地裡以前,沒有榮耀。但種下以後,牠就開始從地裡長出嫩芽。這是起初階段的榮耀。牠進一步生長並發展,就進入另一階段的榮耀。至終花朵出現,這是康乃馨種子完全的榮耀。這榮耀不是瞬間或忽然出現。反之,這是逐漸長大,從發展的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我們的得榮,原則是一樣的。雖然我們的得榮似乎是忽然發生的,實際上卻是生命逐漸長大並發展之過程的完成。
生機、新陳代謝的改變
我們得稱義以後,還需要聖別。聖別主要與帶進得榮的變化有關。聖別不僅是在外面的形狀上變化,也是在裡面的性質上變化。變化乃是指裡面、生機、新陳代謝的改變。
基督這神聖生命生機的種子已經撒在我們裡面。現今這種子必須在我們這人裡面發展。我們生來是天然、凡俗的。神所關切的不是將我們從壞變為好,從不忍耐變為忍耐,從滿了恨變為滿了愛。神只關切將祂的兒子作為種子放在我們裡面,藉此從罪人作出兒子。阿利路亞,兒子名分的種子已撒在我們這人裡面!雖然我們這人是天然的,但這種子會在其中產生生機並新陳代謝的改變。凡是這樣改變的,就成為聖別。
我們可再用茶作例證。假如你有一杯白開水,有天然的味道、顏色、樣子和素質。水是天然的,不因為牠乾淨或骯髒,只因為牠是水。想要泡茶的人不會滿意於白開水,他所要的乃是茶水。要將天然的水變為茶水,就必須將茶葉放在水裡。然後茶的素質會在水裡作工,將水『茶化』。藉著這『茶化』的過程,水至終就會有茶的樣子和味道。事實上,水被茶的素質滲透以後,就不再稱為水,乃稱為茶。
我們是那杯天然的白開水。無論我們乾淨或不乾淨,純潔或不純潔,我們都是天然的,因為我們是『水』。但神將基督這屬天的『茶』放在我們裡面,這『茶』生機的元素就在我們天然的生命裡引起新陳代謝的改變。一天過一天,基督正用祂的素質變化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