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enriquelopezgarre from Pixabay
羅馬書生命讀經追求
第3週 第5~6篇
(讀經:羅馬書三21~四25)
第3週.第五日
第六篇 稱義的表樣
綱目
貳 信的人
一 稱無為有的神
二 叫死人復活的神
讀經:
羅四11~17
禱讀:
羅4:17 亞伯拉罕在他所信那叫死人復活,又稱無為有的神面前,是我們眾人的父,如經上所記:「我已經立你作多國的父。」
生命讀經:
貳 信的人
蒙召的族類成了信的族類。亞伯拉罕首先是蒙召的人,然後是信的人。他捨棄了一切,除了信靠神以外無法往前。他信靠神,因為他不知道往那裡去。神只告訴他要離開本地、親族和父家。祂沒有告訴亞伯拉罕往那裡去,這迫使他信靠神。亞伯拉罕能說,『我只信靠神。祂帶領我去那裡,我就去那裡。』我們若研讀亞伯拉罕的歷史,就會知道他的生活是信靠的生活,信的生活。神不期待亞伯拉罕作甚麼。神似乎告訴他:『亞伯拉罕,你已蒙我呼召,不要作甚麼。我要為你作一切,只要與我同在。我行動的時候,你就行動;我往那裡去,你就必須往那裡去;不要為自己或憑自己作甚麼。』這就是信靠神的意思。
許多人有錯誤的印象,以為相信主耶穌只不過是說,『主耶穌,我相信你,我接受你作我的救主。』這是對的,但相信主耶穌還有更深遠的含意。相信主的意思是:我們必須了結自己,承認我們一無所是,一無所有,也一無所能。每一步,每一刻,我們都必須信靠祂。我不知道如何行事;我只知道如何信靠我的主。我已蒙召離開一切不是神的事物,現在我信入一切是神的事物。我相信祂,我也相信祂為我所成就的一切。我相信祂為我所能作的,也相信祂為我所要作的;我完全信靠祂。這是蒙召並相信之族類的見證。我們是相信之父亞伯拉罕的子孫,我們乃是相信的子民。(加三7~9。)
一 稱無為有的神
亞伯拉罕相信的神是怎樣的神?我們相信的神是誰?亞伯拉罕所信的神是稱無為有的神。(羅四17。)亞伯拉罕的神稱無為有,意思是祂從無有造出東西。神是創造主。亞伯拉罕相信這樣一位神,並將這位神應用到他的處境中。就一面說,亞伯拉罕不能產生後嗣。然而,神稱以撒為有。雖然以撒還沒有,神卻稱以撒為有。以撒還沒有,也不可能有的時候,神就宣告:『要有以撒。』以撒出生了:神稱無為有。我們必須相信同樣的神,因祂是全能的創造主,是稱無為有的。
二 叫死人復活的神
亞伯拉罕所信的神是叫死人復活的神。(四17。)這就是說,神能叫死人復活。當神叫亞伯拉罕獻上以撒時,他經歷這點。亞伯拉罕順從了。亞伯拉罕獻以撒時,信神會叫他從死人中復活。(來十一17~19。)他信神會叫他兒子復活,他會在復活裡得回他的兒子。
我們需要同樣的相信主耶穌。我們相信神是那稱無為有的創造者。我們也相信祂是賜生命者,是能叫死人復活的一位。祂能從無有中創造,祂也能叫死人復活。
我們可將這點應用到召會生活中。你也許覺得你所在地召會的光景很貧窮。不錯,是非常貧窮;事實上,是一無所有。你必須對主說,『主,進來稱無為有。』可能你移民到某地,發覺那是滿了死亡的地方。那是神打發你去的原因;你必須相信祂是叫死人復活的一位。
一九四九年,我被打發到臺灣。我認為那個島是落後地區。我一直在遠東最大的城市上海生活並工作,那裡主的工作很強,有一千位聖徒一起聚會;我們在十七個分家聚會,並且有四種刊物。忽然我離開中國大陸,被打發到臺灣這個小島。我觀察情形,深感失望。我不能作甚麼,也不想作甚麼。我沒有意願在這樣落後地區的貧窮人中作工。我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對自己說,『你在這裡作甚麼?你為甚麼到這裡來?』然後我轉向我的妻子,並且問:『我們為甚麼來?我們能作甚麼?』我非常受困擾,我的妻子也不能說甚麼來幫助我。有一天,那稱無為有,又叫死人復活的神摸著我的心,告訴我不要失望。此後,我對臺灣的工作有了負擔。不到五年,我們的人數從三百五十人增長至二萬人。頭一年,我們增加近三十倍。那時得救的人,有許多現在都是同工。
我們必須相信那稱無為有,又叫死人復活的神。不要因你所在地的光景失望。不要說一切都是貧窮、死沉的。這樣的地方對你是合式的地方,對神也是合式的地方。這裡貧窮麼?你有那稱無為有的豐富之神。這裡死沉麼?你有那叫死人復活的活神。你的光景給神機會進來,分賜生命給死人。不要抱怨,要呼求祂並相信祂。不要對你的家庭情形失望。不要說你的妻子貧窮,或你的丈夫死沉。你越說你的妻子貧窮,她就越糟。你越說你的丈夫死沉,他就越糟。你必須宣告:『我的妻子貧窮,但我的神不貧窮。我的丈夫死沉,但我的神不死沉。我所信的神是從無有創造出東西,又叫死人復活的神。我的神不是叫活人復活─祂是叫死人復活。我的光景正好給神絕佳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