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文發表
Shyu, H. & Chou, Y. (2025).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Accident Cause Risk Scenarios System Using VR Technology. To be presented at 2025 AEC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AECT 2025) in Las Vegas, Oct. 20-24th, 2025, Nevada A on Las Vegas, Nevada.
Shyu, H. & Chou, Y. (2025).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Traffic Accident Risk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Realit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ies. Paper presented at 2025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Virtual Reality (AIVR 2025),July 11-13th, 2025. Osaka, Japan.
Shyu, H. Chou, Y. (July, 2024). Development of Immersive VR Car Driving Simulation Learning System. Paper presented at EduLearn24(16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New Learning Technologies), July 1-3, 2024, Palma (Spain) . Hosted by IATED Academy.
Shyu, H. Chou, Y. Hung, C. (Oct, 2023) Effects of a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based experiment on students' outcomes in physics lesson,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2023 AECT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in Orlando, FL. . October 14-19, 2023.
Shyu, H.,Chou, Y. (May, 2021)。Effects Of Online Reality Laboratory In Science Educatio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 On-line presented at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 Innovative Pedagogies (Online Only - Hosted by University of the Aegean - Rhodes Campus) May 4, 2021 – May 6, 2021.
Shyu, H.,Chou, Y. & Lin, H. (Nov. 2019)。 (2019, Nov). Immersive or Desktop Virtual Reality: Which One is Better on Learning Science for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aiwan.. 12th Annua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Edu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ICERI,2019). , Seville, Spain. MOST 107-2511-S032-005-MY.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Shyu, Hsin-Yih & Chou, Yu-hur (2019, Jun). Making Experiments Come Alive:Virtual Lab of Current, Voltage and Ohm's Law (STEM Playground). 2018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po of the Society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Education (ISTE 2018), Chicago, IL, USA (June, 24-27, 2018), 美國費城.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Chou, Yu-Hur, Shyu, Hsin-Yih (2018, Jun).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Laboratory for Physics Experiments (Playground). 2017 InternationalConference and Expo of the Society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Education(ISTE 2018), Chicago, IL, USA ( June, 24-27, 2018). MOST 106-2511-S-032-007-MY2. 本人為通訊作者.
Shyu, H-Y., Chou, Y-H, Chung, S-C. (2017, Jun). 3D Virtual Laboratory for Teaching Physics for 9th Graders. . ISTE 2017, San Antonia, TX, USA, . MOST104-2511-S-032-001-MY2.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Chou,Yu-Hur., Shyu, Hsin-yih (2017, Mar). Virtual Laboratory of the MagneticField due to a Current Element. International Annual Conference of Society for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SITE 2017), 美國Texas 州Austin 市 (March 5-9, 2017).
Chou,Yu-Hur, Shyu, Hsin-Yih (2015, Oct). Development of the Virtual Physical Laboratory-Simple Pendulum. E-Learn 2015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Hawii, Big Island, USA. MOST 104-2511-S-032-001-MY2.
Shyu, Hsin-Yih , Chou,Yu-Hur (2015, Oct). How a Virtual Lab can Help High School Students on Static Equilibrium Experiment. . E-Learn 2015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Big Island, Hawii, USA.. MOST 104-2511-S-032-001-MY2. 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Shyu, Hsin-Yih; Chou, Yu-hur (2014) Game-based APP in Teaching Newton's Three Laws of Motion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roceedings of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ICCE 2014), pp 635-641. Nara, Japan, Nov. 31- Dec. 4, 2014.
Shyu, H.Y. (2014). Implementing the Flipped Classroom Strategy Into In-service Education. In Proceedings of World Conference on E-Learning in Corporate, Government, Healthcare, and Higher Education 2014 (pp. 1218-1222). Chesapeake, VA: AACE.
Shyu, H. & Weng, H & Chang, D. (2014). Testing the Effect of Mnemonic Strategy Embedded in Digital Game. Paper presented to The Ni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Computing, Information and Control (ICICIC2014). Busan, Korea. 2014.06.15.
Lai C. & Shyu, H. (2014)。Evaluating the Effect of English Village Program on 6th Graders' English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bilities。The Asian Conference on Language Learning 2014。actc/Osaka,Japan.2014.4
Shyu, H. & Liao, W. (2011). Empirical Study of Integrating Podcasts into Chinese Idiom Teaching. Paper presented to 2011 Ubiquitous Lear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an Francesco,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11.11.12.
Shyu, H. (2010). Investigation of E-learning Content Design Principles in the Ill-defined Problem-solving Knowledge Domain . Paper presented to 20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Online Learning Symposium San Jose, CA, United States. 2010.7.20-23.
Shyu, H., Liao, W. (2009, 10月)。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Idiom Teaching with Podcast for the Elementary Students。Paper presented to ACE 2009 (2009 Asia Conference on Education),Japan: Osaka, Oct. 25, 2009。
Shyu, H. (2009,2月) 。Digital Archives eSchool. 2009 TELDA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2009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台北: 中研院,2月25日。
二。中文發表
徐新逸、周雲虎、葉庭瑋 (2024. 12)。虛擬實境與跨領域學習: 對高中生科學素養教育之影響。2024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年會@HDHT 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北市: 宏國德霖科技大學,2024年12月6日。
何毓鳳、徐新逸(2024年5月)。閱讀四層次提問教學對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2024年雙溪教育論壇學術研討會2024年5月17日,台北市: 東吳大學雙溪校區。
何裕家、徐新逸(2023年12月)。沉浸式虛擬實境融入課堂之教學設計原則初探。2023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年會@TKU國際學術研討會 ,新北市: 淡江大學。
柳炯名、徐新逸(2023年12月)。高級中學教師使用電子教科書意願分析 。2023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年會@TKU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 淡江大學。
邱雅婷、郭盈芝、徐新逸(2023年12月)。虛擬實境學習滿意度量表之初探。2023年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年會@TKU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 淡江大學。
林昌慶、 徐新逸 (2023年5月) 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5E探究式能源教育課程之教學設計。2023學術研討會: 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 。2023年5月12日. 新北市: 淡江大學 。
王琬婷, 徐新逸 (2023年5月) 運用頭戴式 虛擬實境結合 5E探究式教學於國小觀星課程之教學設計 。2023學術研討會: 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 。2023年5月12日. 新北市: 淡江大學 。
劉雅萍, 徐新逸 (2023年5月) 111年國中教育會考國文科試題分析與趨勢之研究 。2023學術研討會:教育創新與永續發展 。 2023年5月12日. 新北市: 淡江大學 。
徐新逸 洪誌偉 (2022年5月)。頭戴式虛擬實境教材與投影方式之學習感受與滿意度分析 。2022學術研討會:疫情下的科技與學習,2022年5月13日. 新北市: 淡江大學 (線上研討會)。
徐新逸, 何品萱, 周雲虎(2021年6月)。國小學童使用水資源VR遊戲滿意度調查.2021年ICEET數位學習與教育科技國際研討會,2021年6月2日. 國立政治大學(線上研討會)。
余忠勳、徐新逸(2020年12月)。以科展模式設計課程提升國中生科學素養。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2020 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 淡江大學。
吳麒廷、徐新逸(2020年12月)。虛擬實境輔助冷氣機安裝學徒訓練軟體之研發。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2020 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 淡江大學。
宋怡蕙、徐新逸(2020年12月)。法治教育議題融入國中公民科之設計本位研究–探討死刑存廢。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 2020 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新北市: 淡江大學。
宋函庭、徐新逸(2020年12月)。探究國小六年級學生「習慣說性髒話」之成因。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TAECT 2019),新北市: 淡江大學。
許瓘樸、徐新逸(2020年12月19日)。國中導師使用聯絡簿小日記輔助國中生提升「閱讀素養」。2020年科技社會中課程與教學變革研討會,南投: 國立暨南大學。
彭佳惠、徐新逸(2020年05月22日)。運算思維概念融入國中國文教學設計─以《愛蓮說》為例。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
徐新逸、葉庭瑋、周雲虎(2020年05月22日)。虛擬實境教材應用於科普教育之使用效能評估:以「亮不亮? 有關係」教材為例。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
徐新逸、林文德(2020年05月22日)。新北市補習班教師參與線上學習社群現況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本人為第一作者。
徐新逸、郭書賓、周雲虎(2020年05月22日)。虛擬實境結合國中理化電路學實驗在學習成效與學習動機之影響。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
曾筱庭、徐新逸(2020年05月22日)。桃園市國中教師運用智慧教室融入教學使用情形初探。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
胡蒨雯、徐新逸(2020年05月4)。跨領域專業學習社群設計發展國際教育課程:以臺灣特有種生物電子繪本為例。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
趙志榮、徐新逸(2020年05月22日)。國中社會領域地理科素養導向課程之設計發展:以台灣的人口 成長與分布為例。2020 學術研討會:創新科技與學習,新北市,台灣。
徐新逸, 郭盈芝(2019年11月)。VR 教材品質確保準則之初探。台灣教育傳 播暨科技學會2019年學術研討會(TAECT 2019),新竹: 交通大學。
曾美雲, 徐新逸(2019年11月)。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機構辦學現況之研究_以臺北市影視音實驗教育機構為例。2019年第10屆 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 會 (ICEI 2019) ,新竹:清華大學。
賴克林, 徐新逸(2019年11月)。運動手環科技融入游泳教學之研究。2019年第十屆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ICEI 2019),新竹: 清華大學。
葉庭瑋, 徐新逸, 周雲虎(2019年09月)。虛擬實境結合丙級電腦硬體裝修之 軟體開發。2019 第五屆台灣人機互動研討會 TAICHI,台灣大學。本人為通 訊作者。
鍾馥凌,徐新逸(2019年05月)。360度全景技術應用於前清英國領事館邸 導覽員培訓教材之設計發展。「2019學術研討會:AI在教育科技的應用與實 踐」,新北市 淡江大學。
徐新逸、 羅于尊、周雲虎(2018年11月)。沈浸式虛擬實境對體育班中學生學習動機之影響。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18年學術研討會(TAECT2018),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8年 11月22-23日。科技部:106-2511-S-032-007-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徐新逸、 郭胤呈、 周雲虎(2018年11月)。虛擬實境遊戲式教材之設計與發 展。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18年學術研討會(TAECT 2018),台北臺灣師範大學 (2018年 11月22-23日)。科技部:106-2511-S-032-007-MY2。本 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徐新逸、羅于尊、周雲虎(2018年06月)。浸式虛擬物理實驗室自學教材之實 證研究。 創新時代的教育:2018創新教育與教學科技論壇 ,台中逢甲大學,2018年6月22日。。科技部:106-2511-S-032-007-MY2。本人為第一作者、 通訊作者。
劉寶華、徐新逸 (2018年05月)。利用LINE即時通訊系統學習英語搭配詞 成效。2018英語教學學術研討會「英語教學暨國際商務溝通」 ,台中朝陽科技大學。2018年5月25日。
徐新逸、林浩然、周雲虎(2018年05月)。沉浸式虛擬實驗對偏遠地區國中生學習成效與科學態度之影響。2018 教育科技學術研討會:創新數位教學 , 新北市: 淡江大學。2018年5月4日。。科技部:106-2511-S-032-007-MY2。本人 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徐新逸、 周雲虎、 鄭淑文、 劉珍汝 (2017年09月)。當VR物理實驗遇到國立科學教育館。2017年科普論壇研討會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主辦),台北: 國立臺灣科學教育: 2017年 9月22日。科技部:105-2511-S-032-007-MY2。本人 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周雲虎、徐新逸 (2016年12月)。3D虛擬實驗室製作 - 載流導線的磁效應 實驗 。2016年科學教育傳播新途徑國際研討會,台北:國立科學教育館 。科 技部:104-2511-S-032-001-MY2。
徐新逸、周雲虎 (2016年12月)。3D虛擬實驗在科學教育園遊會之應 用。2016年科學教育傳播新途徑國際研討會,台北: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科 技部:104-2511-S-032-001-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張惠娟、徐新逸(2016年05月)。 運用educoco 社群平台提升國小六年級學 童寫作動機與寫作表現。 2016 數位學習學術研討會:學習科技新趨勢 , 淡江大學。科技部:104-2511-S-032-001-MY2。
戴大詠、徐新逸、周雲虎 (2016年05月)。穿戴式設備結合物理虛擬實驗室 軟體工具之使用性評估-以木尺實驗為例。。2016 數位學習學術研討會:學習 科技新趨勢 ,淡江大學。科技部:104-2511-S-032-001-MY2。
李方中、徐新逸、周雲虎 (2016年05月)。虛擬物理實驗室軟體教材之使用性評估:以單擺實驗為例。2016 數位學習學術研討會:學習科技新趨勢,淡江大學。科技部:104-2511-S-032-001-MY2。
徐新逸、王倩文(2015年12月)。 大學採用即時回饋系統於課堂教學之探究。 2015 全球華人教育資訊與評估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測驗學會年會, 台 中教育大學 。本人為第一作者。
莊淑娟、徐新逸 (2015年12月)。以雲端物理實驗室數位教材發展國中「槓 桿原理」探究教學之設計研究 。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15年國際研討 會,台灣大學 。科技部:104-2511-S-032-001-MY2。
徐新逸、劉文達 (2015年06月)。翻轉學習結合企業訓練發展模式初探。2015 ICEET 數位學習與教育科技國際研討會,台北: 台北市立大學 (博愛校區),2015 年 6 月 3 日。。本人為第一作者。
劉珍汝、 徐新逸(2015年05月)。 運用 1 know 平台施行翻轉教室於高職電丙證照學習之行動研究 。2015 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 (GCCCE 2015) ,台北: 福華會館。
周雲虎、徐新逸(2015年05月)。3D虛擬實驗室之技術研發 。2015 全球華人 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福華國際文教會館,2015 年 5 月 26 日。。科技部:103-2511-S-032-001-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徐新逸, 翁鴻仁, 周雲虎(2015年05月)。虛擬實驗室對科學迷思概念澄清之 先期研究 。2015 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 (GCCCE 2015),台北: 福華會館。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洪志泓、徐新逸、周雲虎 (2015年05月)。虛擬實驗室提升高中靜力平衡實驗課程學習態度之研究。2015 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 (GCCCE 2015) ,台北: /福華 國際文教會館,2015 年 5 月 26 日。。科技部:103-2511-S032-001-MY2。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
李淑貞、 徐新逸(2015年05月)。晨讀活動對國小一年級學生閱讀能力之研 究。2015 自由軟體與教育科技研討會 (OSET 2015),台北: 銘傳大學/基河校區,2015 年 5 月 1 日。。本人為第一作者、通訊作者。38. 項志偉、徐新逸(2014年11月)。國小資訊課程運用翻轉教室教學模式之探 討。臺北市103年度「教育雲端應用平臺服務」─行動學習教師專業社群發展 研討會,臺北市南湖國小。
項志偉、徐新逸 (2014)。國小資訊課程運用翻轉教室教學模式之探討。台北市政府教育局103年度「教育雲端應用及平台服務」教師專業發展社群成果發表暨研討會。台北市政府教育局/台北市內湖區南湖國小,2014年11月28日。
陳慶琪、徐新逸 (2014)。摘要策略教學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探究。2014教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課程、教學與產學合作。國立新竹教育大學,2014年11月28日。
黃柏阡、徐新逸(2014) 。以使用性測試觀點探討牛頓兔遊戲式物理學習App之介面設計。2014 創新管理與設計跨域學術研討會。遠東科技大學,2014年5月30日。
江岱潔、徐新逸(2014) 。翻轉教室教學模式融入在職教育對學習成效與滿意度之初探。第三屆數位合作學習與個人化學習研討會。國立交通大學,2014年5月10日。
吳慧葳、徐新逸 (2014)。數位悅趣式APP對體育班學生在物理學習之成效影響。2014 年自由軟體與教育科技 研討會(2014 OSET)。銘傳大學,2014年4月25日。
林淑娟、徐新逸 (2014)。舞動問題解決能力-當學習共同體與國小學童在課堂相遇。東吳大學2014年雙溪教育論壇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師資培中心/雙溪校區戴蓀堂,2014年5月16日。
王湘筠、徐新逸 (2014)。行動學習融入教學發展影響因素之個案研究-以新北市某國中為例。2014第八屆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2014年5月10日。
蕭妙羚、徐新逸 (2013)。顧客對服務品質的期望與認知之研究-以新娘秘書產業為例。2013美容科學研討會。建國科技大學美容系/圖文大樓七樓國際會議廳,2013年6月7日。
徐新逸 (2013)。高等教育數位學習品質保證: 國際觀點對台灣之省思。第二屆數位合作學習與個人化學習研討會。臺北市,2013年3月30日。
徐新逸, 戴婉如 (2012)。情境模擬式教材之發展與探究:以教導「衝突管理」為例。 廖遠光(主持人),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12年學術研討會,嘉義:嘉義大學,2012年11月30日。
徐新逸, 周雲虎 (2012)。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n 3D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in Teaching Kinematics for High Schools Students (3D遊戲應用在中學生學習運動學之成效評鑑 )。第四屆數碼遊戲化學習國際學術會議)。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中國:杭州市:杭州師範大學。2012,10, 25-27。(Best Paper Award)
周雲虎, 徐新逸 (2012)。Development of the Game-based Learning Software (遊戲導向學習軟體製作)。 第四屆數碼遊戲化學習國際學術會議。 2012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中國:杭州市:杭州師範大學。 2012,10, 25-27.
徐新逸, 孫秀娟 (2012)。運用提問策略提升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 2012 第五屆提升教育品質研討會, 桃園:清雲科技大學。2012年3月27日。
徐新逸 (2011)。大專院校數位學習跨校學程之機制與經驗。北一區區域教學資源中心電子報,第 11 期, 2011年7月29日。
Shyu, H. & Liao, W. (2011). Empirical Study of Integrating Podcasts into Chinese Idiom Teaching. Paper presented to 2011 Ubiquitous Learn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San Francesco,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2011.11.12.
徐新逸 (2011)。Needs Assessment for Student-Centered Services on Cyber Campus in Higher Education (大學網路校園校園學生服務需求與重要性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第15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 (2011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簡稱GCCCE 2011)。 中國: 杭州市: 浙江大學。(Best Paper Award)。.
徐新逸、湯依穎 (2010). 運用WEB2.0協作平台落實共同學習法之探討. 論文發表於ICWE 2010 Web2.0 與教育國際研討會. 桃園:中央大學. 2010年11月20日.
Shyu, H. (2010). Investigation of E-learning Content Design Principles in the Ill-defined Problem-solving Knowledge Domain . Paper presented to 2010 Emerging Technologies for Online Learning Symposium San Jose, CA, United States. 2010.7.20-23.
徐新逸、戴婉如(2010,4月)。情境模擬教學應用於軟性技能課程的設計與發展。區國良(主持人),論文發表於2010電腦與網路科技在教育上的應用研討會論文集,新竹:新竹教育大學,2010年4月30日。
李岳峰、徐新逸(2009,12月)。 國小魔術方塊教學與空間能力及推理能力之實證研究。論文發表於2009年台灣教育研究學術研討會,高雄: 中山大學,2009年12月25日。
徐新逸、陳怡真 (2009,12月)。技能領域數位學習教學設計原則與模式之發展與實證研究。趙貞怡(主持人),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台北: 銘傳大學,2009年12月10日。
徐新逸、廖文雄(2009,12月)。Podcast融入國小成語教學之教學成效評估。岳修平(主持人),論文發表於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台北: 銘傳大學,2009年12月11日。
徐新逸、蔡佳芸 (2009,11月)。Web2.0時代華語文教師數位教學能力培訓之探究。張瑜芳(主持人),創作2.0、素養2.0、社群2.0。ICWE 2009 Web2.0與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2009年11月12日。
彭康鈞、徐新逸 (2009,11月)。時代的轉變-數為原生代。謝瑞史(主持人),創作2.0、素養2.0、社群2.0。ICWE 2009 Web2.0與教育國際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2009年11月12日。
Shyu, H., Liao, W. (2009, 10月)。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Idiom Teaching with Podcast for the Elementary Students。Paper presented to ACE 2009 (2009 Asia Conference on Education),Japan: Osaka, Oct. 25, 2009。
Shyu, H. (2009,2月) 。Digital Archives eSchool. 2009 TELDAP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9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際會議) 。台北: 中研院,2月25日。
廖文雄、徐新逸 (2008,11月)。「Podcast 在小學教學上的應用與接受度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一屆Web2.0與教育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葉俊希、徐新逸(2008,12月)。新移民女性網路資訊搜尋行為:以竹北國中補校為例。載於元智大學資訊學院主辦之「2008數位內容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97-704)。桃園:元智大學,2008,12月26日。
吳芳瑜、徐新逸(2008,12月)。大學虛擬校園在Second Life之應用探討。載於元智大學資訊學院、元智大學數位內容研究中心、 中華民國數位內容學會主辦之「2008數位內容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頁508-515)。桃園:元智大學,2008,12月26日。
徐新逸、陳年興 (2008,12月)。數位學校經營模式探討─以數位典藏eSchool為例。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8年學術研討會,高雄: 文藻外語學院。
徐新逸、劉怡姍 (2008,11月)。Web2.0概念應用於數位課程網路學習社群經營機制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一屆Web2.0與教育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廖文雄、徐新逸 (2008,11月)。「Podcast 在小學教學上的應用與接受度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一屆Web2.0與教育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沈欣穎、徐新逸(2008,11月)。Podcast應用於高等教育之探討。論文發表於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主辦之「第一屆Web2.0與教育研討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
Shyu,H. (2008). Competencies analysis and faculty development for e-instructors in high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CT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Hong Kong, July 7-8, 2008.
Shyu, H. & Chou, Y.. (2008), Investigation of e-learning Content Instructional Design Principles in the Affective Domain.. Paper presented to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Orlando Florida, USA. June 30-July 3, 2008.
徐新逸、柳佳儀(2008,5月)。非英語系研究生英語閱讀策略數位學習課程之需求分析。載於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主辦之「2008學習科技與優使性國際研討會」論文集(頁147-167)。台北:淡江大學,2008,4月18日。
徐新逸 劉心筠 ((2008) 問題解決數位教材教學設計原則之研究。論文發表至2008數位學習與生活研討會。國立屏東教育大學,2008年5月26日。
徐新逸、劉哲宇 (2008)。大專院校實施知識管理之研究現況。2008知識經濟與管理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2008,4月18日。
徐新逸、劉怡珊 (2008)。web2.0概念導入於網路學習社群經營之初探。2008知識經濟與管理研討會。高雄:義守大學,2008,4月18日。
徐新逸、古翠雲 (2008)。影響大學學生評鑑教師教學之意見分析。。高等教育品質:制度發展之動力國際研討會。南投:暨南大學,2008年3月29日。
徐新逸、胡恆華 (2007) 。中小學數位典藏融入教學網路研習混程課程設計與評鑑。徐照麗(主持人),數位典藏資訊融入教學研討會,台灣大學,2007年3月24日。
徐新逸、黃美羚 (2007) 。大專院校線上教師職能分析與教學專業發展需求評估。楊國賜(主持人),「大學評鑑與提升大學教學品質」學術研討會,淡江大學,2007年3月23日。
陳怡真、徐新逸 (2006,12月)。技能領域數位學習教學設計原則之探討。李鴻亮(主持人),資訊傳播與科技對教育的影響。台灣教育傳播暨科技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姜士茜、徐新逸、張原禎 (2006,12月)。「數位典藏融入自然與生活科技學習領 域教學」之數位課程設計。林佳蓉(主持人),數位學習。台灣教育傳播暨科 技學會2006年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徐新逸 (2006)。教育科技在大學教育之應用: 淡江大學追求教學卓越之經驗。論文發表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合辦之「兩岸教育技術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市。
張原禎、徐新逸(2005)。中小學學校應用網路科技實踐學校本位教師專業成長方案之設計與評估。中興大學2005 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台灣。
徐新逸、楊德思 (2005)。數位教材中情意領域教學策略設計原則之探討與應用-以教育部社教博識網「志願服務」課程為例。論文發表於2005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0-11日,基隆市:國立海洋大學。
徐新逸、林家正 (2005)。博物館利用教育之數位學習課程設計。論文發表於2005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0-11日,基隆市:國立海洋大學。
徐新逸、鄭詩潁、周韻芳 (2005)。入口網利用教育網路課程之設計與發展-以教育部社教博識網「民眾如何使用社博網」課程為例。論文發表於2005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0-11日,基隆市:國立海洋大學。
徐新逸、許家卉 (2005)。大學圖書館利用教育設置線上課程之需求分析。論文發表於2005教育資訊傳播與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2月10-11日,基隆市:國立海洋大學。
張原禎、徐新逸 (2005)。中小學學校應用網路科技實踐學校本位教師專
業成長方案之設計與評估。中興大學2005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論文集。台中:台灣。
Shyu, H. & Chou, Y. (2005), Th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 Courseware Management System for Higher Education。Paper presented to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CEE 2005)。July, 25-29, 2005. Poland, Gliwice: Siles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ou, Y. & Shyu, H. (2005) . Development of an Assess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Courses Using Petri-Net。Paper presented to the 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CEE 2005). July, 25-29, 2005. Poland, Gliwice: Siles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徐新逸、黃美羚、王尹伶 (2005)。線上教師與線上學習輔助者職能分析與專業分工之研究。論文發表於嘉義大學主辦之「2005年教育科技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大學,2005月20至21日。
徐新逸、高台茜、王培卉 (2004) 。「中小學學校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發展策略探討。 論文發表於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等主辦之「2004年教育資訊國際學術研討會」,宜蘭礁溪佛光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4年12月3至4日。
徐新逸 (2004) 。大專院校數位學習課程發展作業流程之研究。教育部「數位學習的推動、設計、與分享」研討會。桃園縣,內壢: 元智大學,2004年12 月1日, 會議資料pp. 28-43。
林燕珍、徐新逸、黃雅萍 (2004)。中小學數位典藏教學資源應用網」之研究。論文發表於「第三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04年8 月5至6日。
陳人慧、徐新逸 (2005)。從資訊種子教師的角度探討學校資訊融入教學推廣成效: 台北市資訊重點發展學校之個案分析。論文發表於屏東師院主辦之2005年數位學習研討會論文集,A15。屏東: 屏東師院。2005年5月5日。
Shyu, H. & Chou, Y. (2004). Instructional Design on Web-enhanced Project-Based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ience Education, Orlando Florida, USA. July 21-25, 2004. Proceedings of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2), pp. 340-349.
Chou, Y , Hsieh, C. & Shyu, H. (2004) Development of Partial Scoring Assessment System for Engineering Course in Higher Education. Paper presented to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Orlando Florida, USA. July 21-25, 2004. Proceedings of Application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ol.1), pp. 277-286.
葉姿妙、徐新逸(2004)。探索台灣的社會生活之教學單元活動設計。GCCCE2004 第八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論文集。964-965頁。
葉姿妙、徐新逸(2004)。資訊科技融入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實務之行動研究──以台北縣三芝國民小學為例。第二屆GCTCT2004全球華人教師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77-183頁。
葉姿妙、徐新逸(2004)。國民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在職教師培訓課程之行動研究。第二屆GCTCT2004全球華人教師教學研討會論文集。207-212頁。
葉姿妙、徐新逸(2004)。國民中小學在職教師資訊科技融入學科教學之能力指標。「另類與創新─台灣本土教育經驗再出發」研討會論文集。B5-2。
李華隆、徐新逸(2004)。無線導覽服務在國小自然科觀察教學的可行性評估。第八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2004)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課程與教學學系。
李華隆、徐新逸、周立德、劉子鍵、鄧易展、李明裕(2004)。Meeting Tomorrow’s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專題式學習應用在行動學習的教學活動設計。第二屆政大教育學術論壇「另類與創新~台灣本土教育經驗再出發」研討會論文集。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
李華隆、徐新逸、周立德、劉子鍵、王緒溢、梁仁楷(2004)。遇見明日的科技-校園生態步道無線網路行動專題式學習教學活動設計。第二屆全球華人教師教學研討會(GCTCT2004)論文集, 21-28。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李端華、徐新逸(民93)。資訊融入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探究。論文發表於「第八屆全球華人計算機教育應用大會(GCCCE)」,香港。
黃曼容、徐新逸 (2003)。資訊融入國小英語科教學策略之探討。 論文發表在「語文教育與學習科技」學術研討會,高雄文藻外語學院。2003年12月7日。
Shyu, H. , Hsieh, C. & Chou, Y (2003). Integrating concept map into designing a courseware management system. Paper presented to Learning Object Symposium 2003 (ED-MEDIA 2003-World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Multimedia, Hypermedia & Telecommunications), Hawaii, USA. June 23-18, 2003. Proceedings of Learning Object Symposium 2003, pp. 51-60.
徐新逸、王培卉(2003)。國小社會學習領域STS議題式網路教材之設計準則。論文發表至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2003)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4月24-26日。
徐新逸、王培卉、賴淑齡、李端華、劉仕偉 (2003)。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實施資訊融入教學之現況與需求。論文發表至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2003)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4月24-26日。
陳力仁、徐新逸 (2003)。資訊融入主題式高中國文教學之設計與應用。論文發表至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2003)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4月24-26日。
劉仕偉、徐新逸 (2003)。動機策略在多媒體課程發展之設計準則。論文發表至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2003)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4月24-26日。
劉仕偉、徐新逸 (2003)。國小高年級學童原住民『拒絕酗酒大探險』多媒體教材發展。論文發表至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2003)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4月24-26日。
謝尚賢、徐新逸、呂良正、陳俊杉、劉格非 (2003)。由大專院校力學教學現況調查看電腦輔助教學工具之需求。論文發表至第十一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ICCAI2003)暨中華民國第十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3年4月24-26日。
徐新逸 (2003)。國小自然科網路專題式教學設計與評鑑研究。論文將發表於網路專題學習與多元動態評量發展趨勢研討會 (論文集,pp. 172-200)。國立臺南師範學院,2003年3月22-23日。
徐新逸 (2002)。兒童經濟教育網路教學活動之應用與評鑑研究。論文發表於國科會科教處91年研究成果發表研討會。國立臺東師範學院,2002年11月26-27日。
林文言、徐新逸(2002)。網路科技融入九年一貫綜合活動教學:以國小資優資源班為例。論文發表於2002年台灣網際網路研討會(TANET 2002)。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2002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
周雲虎,謝尚賢,徐新逸 (2002)。網路課程系統之分析與設計。論文發表於Proceedings for the 2002 Computer and Network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Workshop,pp. 268~273,新竹,民國91年11月28日。
Shyu, H. (2002). Web-Enhanced Project-Based Learning: An Implementation for Elementary Science Less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PBL2002). June 16-20, 2002. Baltimore, Maryland, USA.
Shyu, H. (2002). Using web-based situated learning as a design strategy for teaching elementary economic concepts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Vol 2002, Issue.1, 2002, pp. 992-993。
徐新逸 (2002)。中小學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教學設計。論文發表於第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机教育應用大會暨全國教育信息化論壇2002 (GCCCE/NEIF2002). 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June 14-16, 2002。
徐新逸 & 吳佩謹. (2002). 資訊融入教學:為什麼? 如何做? 。論文發表於第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机教育應用大會暨全國教育信息化論壇2002 (GCCCE/NEIF2002)。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June 14-16, 2002。
曹雅方& 徐新逸. (2002).國小教育學程資訊教育相關課程設計之需求評估。論文發表於第六屆全球華人計算机教育應用大會暨全國教育信息化論壇2002 (GCCCE/NEIF2002)。北京市:北京師範大學, June 14-16, 2002.
徐新逸 (2001)。中小學網路專題式學習之教學設計。「新世紀課程改革與教學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2001年 11月5-6日, 台北: 淡江大學。
Shyu, H. & Chou, K. (2001). The Development of a Web Course on Teaching Economic Concepts for Kid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2001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Educational Media , October26-28, 2001, Taipei, Taiwan.
Shyu, H. (2001). Constructing and Evaluating Web-based Instruction on Nature Scie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th World Conference of Open Learning and Distance Education, Dusselfdolf, Germany, April 1-5, 2001.
徐新逸 & 張淑萍 (2001)。建構國小自然科「台灣紅樹林自然生態」網路學習社群之研究。論文發表至Glob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Computer Education (GCCCE 2001), 6月8-10日。
張淑萍&徐新逸 (2001)。網路合作學習策略之研究。論文發表至Glob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Computer Education (GCCCE 2001), 6月8-10日。
Shyu, H. (2000). Effects of Anchored Instruction and Media Attribut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a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omputer-Based Education (ICCE & ICCAI 2000). Taipei: Grand Hotel, November 22-24, 2000.
Shyu, H. & Huang, L. (1999). Predictors of Academic Self-Efficacy and Its Influence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APA'99) Boston, MA, U.S.A. (August 1999), August 16-20,1999.
徐新逸(1998)。情境化教學設計。教育、科技與研究:教師專業研討會暨工作坊。嘉義:國立中正大學(Dec. 29-30, 1998)。研討會論文集, 第244-260頁。
徐新逸(1998)。情境教學中教師歷程之俗民誌研究。1998年教學科技與終身學習國際研討會(199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Life-Long Learning)。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及淡江大學(Dec. 10-12, 1998)。研討會論文集, 第78-90頁。
Shyu, H. (1998). Effects of Media Attributes on Problem-Solving Performance and Mathematical Attitudes in Situated Learning Environment. Paper presented to the 1998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Media (ICEM). Finland, Helsinki. November 15- 18, 1998.
徐新逸(1998)。建構教育新視野:談未來教育之願景。教育新視野學術研究會。台北:淡江大學。民國87年11月6日。
徐新逸 (1998)。Situated learn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Problem-Solving. (Invited Lecture)。香港中文大學: 資訊教育講座。April 7, 1998。
徐新逸 (1998)。Using Anchored instruction to Enhance Problem Solving Skills for Elementary Students。(Invited Workshop) 。香港中文大學: 資訊教育講座。April 8, 1998。
徐新逸、楊昭儀 (1998)。國小兒童網路學習社群之設計與應用。第七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研討會論文集, 第431-437頁。
辜華興、徐新逸(1998)。情境學習環境中媒體特性對學習成究與學習態度的影響。第七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研討會論文集, 第14-21頁。
徐新逸(1998)。教學科技與教學情境的設計。86學年度教學科技與教育革新研習會。花蓮:花蓮師院。
徐新逸(1997)。教育科技的範疇與發展。教育科技在台灣的現況與未來發展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高熏芳、徐新逸。(1997). 教學科技與大學教學方法革新。邁向二十一世紀教學科技國際研討會。花蓮: 美侖大飯店。
徐新逸 (1997)。兒童數學CAI軟體設計。兒童資訊月研討會,July 16-17。臺北: 資策會.
徐新逸、辜華興、陳怡靜。(1997)。問題導向情境學習環境之設計與應用。第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台北:劍潭活動中心。
辜華興、徐新逸。(1997)。認知風格與媒體特性在情境學習環境中對學習成究與學習態度之影響。第六屆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台北:劍潭活動中心。
Shyu, H.(1997). Situated learning,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Problem-Solv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Global Chinese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GCCCE‘97), May 21-24 1997, GuayChou, China。
Shyu, H.(1997). Effects of anchored instruction on promoting problem-solving skills for Chinese student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Annual 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February 1997, Albuquerque, New Mexico, USA.
Shih, Y., Shyu, H., & Chen, R. (1997). Effects of knowledge abstraction with anchored instruction on learning transf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7 Annual 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echnology, February 1997, Albuquerque, New Mexico, USA.
徐新逸(1996)。教育科技與教學革新。中華民國視聽教育學會八十五年度年會。台北:師範大學。
徐新逸(1996)。情境學習對未來教學型態之影響。中小學教學革新研討會,台北:淡江大學。
徐新逸、潘素滿(1996)。錨式情境教學對問題解決之研究。第五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
郝靜明、徐新逸(1996)。合作學習中小組性質之研究-以錨式情境教學法教材為例。第五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台北:淡江大學。
徐新逸(1996)。錨式情境教學法對提昇數學學習態度之研究。。第五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
Shyu, H.(1996). Anchored instruction for Chinese students:Enhancing attitudes toward Mathematic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national conference of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and Technology, February 14-17, Indianapolis, Indiana, USA.
徐新逸、蔣封成、潘素滿、劉君毅(1995)。情境學習新教學觀:互動式影碟教學系統在國小數學教學上之應用。第四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 313-318。
Shyu, H. & Brown, S.,(1993). Learner control:the effects during computer-based videodisc instruc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3 annual meeting of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tlanta, GA.
Shyu, H. & Brown, S.,(1993). Learner control in multimedia instruction: The effects on learning a procedural task.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Taipei, Taiwan, R.O.C.
Shyu, H. & Brown, S.,(1992). Effects of learner control and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in procedural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2 Northea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vention, Ellenville, NY
Shyu, H. & Brown, S.,(1992). Letting student choose:A study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2 Annual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Conference, NC.
Shyu, H. & Brown, S.,(1992). Learner versus program control in learning:Issues i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2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Brown, S.,& Shyu, H.(1991). Effects of instructional control and learner characteristics on procedural task.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1 Northea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vention Ellenville, NY.
Shyu, H. & Brown, S.,(1991). Effects of dynamic versus static-medium displays in procedural learning :Effects of self-efficacy and attitud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1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Garry, M., Shyu, H., Kim, E., & Brown, S.(1991). Examining the role of interactivity, practice and self-efficacy on a procedural task:Making a paper-folded cran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1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hicago, IL.
Shyu, H. & Brown, S.,(1990).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learner control and program-control interactivity in procedural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0 Northeast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Convention, Ellenville, NY.
Shyu, H. Garry, M., Kim, E.,& Brown, S.,(1990). Examining the role of interactivity and practice in procedural learning.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0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ston,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