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的起源與象徵
重陽節,又稱「登高節」,源於《易經》中「九九」兩陽數相重,故名「重陽」。在這一天,人們會佩戴茱萸、飲菊花酒、登高遠望,寓意長壽與祈福,也象徵著思念與團圓的情感流動。
登高的文人情懷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對古代文人而言,登高不只是儀式,更是與自然對話、與朋友唱酬的時刻。重陽登高成為詩文的靈感之源,他們在山巔吟詩、感懷人生,將友情與時代書寫進詩句裡。
當代重陽的樣貌
現代重陽多轉為家庭聚餐、長輩旅遊,少有人真正登高。年輕世代在咖啡館、登山步道、社群平台中過節,雖方式不同,但對於陪伴、回望與共聚的渴望,依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