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凝態樣品的脫附、裂解與電荷轉移反應,是物理化學領域的重要問題。在 MALDI 或是 ESI 的反應裡,生物分子被大量的基質分子 (matrix molecules) 或液體水溶液分子所圍繞,其脫附效應的效率就直接影響到了電離效率,也就是離子量。目前不論 MALDI 或 ESI 方法,其電離率都只約在數十萬分之一以下,而有大量的樣品雖被氣化但仍是中性狀態。
一般推測其最大的瓶頸是在於脫附過程中消耗掉了大部分的離子,另外離子的存活時間與在質譜儀內部的損耗也是偵測效率不高的因素。這個部分的研究,是著重於固相與液相分子的脫附機制,並嘗試尋找更有效率的脫附或者電離策略。
目前,我們研究的方向包括樣品載體材質的改進,希望幫助脫附反應的進行。另外,我們也引入了二次電離反應的概念,以雷射或是離子束對於中性分子進行再利用,希望藉此提升靈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