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長時間的照顧與操作,各塔主及社區的夥伴們深感到對於黃金塔重要主角-蚯蚓進一步了解的重要,感恩邱奕儒老師引薦,邀請到台灣蚯蚓權威賴奕德老師幫我們上了一堂精彩的蚯蚓課 - 碧雲莊蚯蚓工作坊「使用長工,要對長工瞭如指掌」!
工作坊前的提問大蒐集
塔主與社區成員經由管理照顧經驗提出問題。
紅字部分為老師在上課時間內可以涵蓋到的範圍。
在開始課程之前,老師也給予大家一些問題思考,大家都可以來答答看~測驗看看我們究竟對於蚯蚓了解多少?
認識蚯蚓的第一步 - 觀察蚯蚓
判斷蚯蚓的依據
這蚯蚓成熟了沒有,有沒有環帶出現,有才成熟 (沒成熟很難判斷)
體長 比例 (成熟後就沒有太大改變)
體色 (不是很重要...
花紋
環帶位置 型態顏色
攝護腺 (環帶後面的位置) (有些很小,有些看不到,有些沒有)
背血管
行為 (挖出來後它再做麼?)
雌孔 把卵排出去
受精囊 接受精子
雄孔,最重要是雄孔,長哪裡都不一樣
蚯蚓的交配
一隻蚯蚓上面有雌孔和雄孔,他們是雌雄同體,異體受精。
交配時會有的特殊構造卵繭,老師有用powerpoint製作小動畫解釋蚯蚓的交配行為。
每種蚯蚓的雌孔不一樣,雄孔和雌孔的對應像是鑰匙跟鎖孔,所以蚯蚓是完全不能雜交的!!!
不同種的蚯蚓就像是浣熊,貓,和狗那樣的不同!!!
蚯蚓的食性
不同種類的蚯蚓的食性不同,分成表層 ,底層(橫著),貫穿(直) ,並不是食物放在上面,蚯蚓就會追著食物跑,他還是會依據其習性移動,了解我們放入的蚯蚓為哪一種,才能配合他的習性改善狗狗黃金塔的設計。
蚯蚓的養殖
養殖蚯蚓的通常用途 - 處理有機廢棄物,製作蚓糞肥,賣蚯蚓蟲體。
蚯蚓通常用於處理生廚餘
種類會決定養法,處理廚餘要選擇很會吃 拉的種類,其產生糞便的肥力來自於吃的東西。
植食性 - 很會吃、拉的種類
堆肥蚯蚓只有十種不到,且只有少數可以被人類大量養殖 - 分別為歐洲紅蚯蚓,印度藍蚯蚓,非洲夜蚯蚓。(有人把三者通稱為太平二號是不正確的稱呼方式,這等同於把貓、狗、浣熊用一 個名字涵蓋)
非洲夜蚯蚓為台灣的外來種,目前無法估計其影響,但為保生態健全,使用需特別注意,避免其跑到野外。
(下圖由左自右為 非洲夜蚯蚓 印度藍蚯蚓 歐洲紅蚯蚓)
蚯蚓喜歡的環境
潮濕,有機質機才,遮陰涼爽環境,透氣防蟲防逃,有適量食物
30度以下,會曬太陽都不太好 放的地方絕對不要被太陽直射 廁所或廚房 。
對於社區黃金塔的建議
操作模式沒有太大問題,落葉和狗便剛好調和碳氮比,施作過程或許會發現桶子內土佔比例很多,可以考慮不放土,只用落葉覆蓋即可。
澆水太多會導致結塊,水適量就好。
金屬桶換到樹下,陶缸最好 (可以吸水)
蚯蚓和食物的比例並不呈現性關係,所以蚯蚓有密度上的限制,並不是越多越好,建議500g或更少
蚯蚓喜歡碰到東西,擠在縫隙陰暗的環境,現在塔的形狀為垂直,蚯蚓並不會自己上來,可以改良塔的形狀。
(讓蚯蚓橫著走,老師家的蚯蚓項設計 80* 60 高度30 )
土壤中除了蚯蚓還有許多生物會分解有機質,善用對於社區黃金塔的建議
土壤動物們,社區的塔位置有些在草地上,就可以不用塔,不用放蚯蚓,直接讓土壤生物們一起工作,規劃狗糞丟棄區 - 如下圖的黃金轉輪或黃金甜甜圈(可以結合香蕉圈概念)。
課程後的思考
課程後,社區工作夥伴也有集結一起討論現在毛小孩黃金塔的運行狀況及課後的想法,原本推行的毛小孩黃金塔的造型適用於個人,形狀取得也方便,可以利用回收油漆桶挖洞就可以在家中複製出一個黃金塔,視為Level1 簡便的模型。
升級到Level2,考量到蚯蚓工作坊所學習的內容,把蚯蚓的特性考量進去,桶子的形狀就要潮水平式重新設計,考量進出口,改良現有的造型。
而老師課程提到的黃金轉輪,就可以成為Level3,社區型的毛小孩黃金圈,觀察社區幾個用量大的點位,根據當地的環境因子設計出一個兼具便利性、美學和教育意義的便便翻轉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