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是中国西北部一个著名的文化之城,历史上曾是十多个朝代的都城,历时千年。它曾是多次农民起义的发源地,这些起义为建立国家的权力奠定了基础。如今,西安市仍保留着许多古代遗址和文物。在1974年,考古学家在临潼区的西阳村发掘出大规模的秦代陶俑,发现地点位于临潼区的骊山脚下,距西安市约35公里(34°23′5.34″N 109°16′26.11″E)。
这一历史性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也是全球最伟大的发现之一。中国政府将秦始皇陵列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陵墓内的兵马俑和秦朝的战车数量庞大,隐藏在地下。根据中国历史记载,1974年春季,杨姓农民家族的七名成员在挖掘水井时偶然发现了这一遗址。挖掘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类似水壶的陶器,于是小心翼翼地继续挖掘。随着挖掘的深入,他们发现了装甲陶俑、弓箭以及铜箭等遗物。
发现后,杨家农民点燃香火进行祭拜,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寺庙或古文物。两个月后,负责水源开采的政府官员来查看村民的工作进展,并发现了陶俑和砖块的形状与秦始皇陵墓类似,随后报告给陕西省政府。中国政府开始了系统的考古发掘工作,从1976年开始,结果发现了超过8,000个兵马俑和100多辆木制战车,发掘区域面积达到了20,000平方米。
随后,临潼县的文化官员康民去检查杨家发现的遗址,收购了已售出的三辆车,带回研究室进一步研究。在5月初,康民将挖掘区域限制为120平方米,继续挖掘更多的兵马俑。中国政府参与了后续的考古发掘,而新华社的记者林安文在回临潼探亲时发现了这些遗物,回到北京后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了兵马俑的报道。
7月初,李先念副总理指示陕西省古文化遗址保护委员会采取措施保护这一历史遗址。7月15日,杨忠义、康民带领考古队再次进入西阳村进行更深入的发掘。1979年10月1日,秦始皇陵下的兵马俑正式向公众开放参观,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秦始皇陵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目前,秦始皇陵已发现3个陶俑坑,尚有5个未完全发掘,发现的文物包括超过7,400件兵马俑、武器、战车和马匹,分布在25,000平方米的区域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