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建造历时38年,从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陵墓位于一座76米高的金字塔形山丘下。陵墓的布局模仿了秦朝的都城咸阳,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的周长为2.5公里,外城的周长为6.3公里。陵墓位于内城的西南方,面朝东方。埋葬秦始皇的主要葬墓室及其随葬品是陵墓复杂建筑结构的核心部分。
该陵墓于1974年3月29日由西安市临潼区的农民杨志发在挖水井时偶然发现,地点位于骊山脚下,距西安市约35公里。在挖掘过程中,意外发现了陶俑遗骸,后知其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目前,中国政府已发掘出超过7,400件文物,包括陶俑、兵器、战车和战马,分布在25,000平方米的陵墓区域内。据估计,秦始皇陵的总面积可能超过2,180平方公里。秦始皇陵于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秦始皇陵的建设始于秦始皇时期,历时38年完成,时间为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08年,陵墓总面积为2,180平方公里,分为内宫和外宫。陵墓内安葬了秦始皇的遗体、珍宝及大量的随葬品,包括兵员、妃子、宫女、战车和将军等,代表宫臣陪伴秦始皇一同前往来世。
陵墓的整体结构为矩形,平均深度为35米,宽145米,长170米。葬墓室位于陵墓中心,高度为15米,规模宏大,几乎相当于一个足球场的大小。
陵墓内的石质建筑部分保持着原封不动的密封状态,从未被挖掘或破坏过。陵墓的设计结构复杂,规模庞大,雄伟壮丽,体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伟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