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資裕 講師
六月二十日晚,驚聞您老病逝的惡耗,一時難以撫平心中的澎湃與激動,那心中的滋味,真是「悲欣交集」啊!悲傷的是:眾人頓失依仰,再也没有機會聆聽您老的慈語訓勉,從此天人永隔;欣慰的是:在病榻上臥病年餘,肉體上可以不用再忍受各種病痛的折磨,可以跟隨師尊、師母、老前人的境域,在
老的慈輝下,永享萬八,您老一生清平耿介,急公好義.樂善好施,未求道前,即為一方善士,禮佛虔誠,既求道後,認理實修,以師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並效法古佛精神,盡心渡化有緣,開創一方,時年,和美為台灣紡織重鎮,工廠林立,訂單應接不暇,因而吸引了大批就業人潮,工廠均採三班制工作,您老為善渡有緣,也為母盡孝延壽,於崇德佛堂廣開三時段講課,配合工廠三班制,以方便接引渡眾,因而成全無數道親,開啟和美道務基礎。這無畏辛勞的開創精神與孝思,真是後學們的典範。三段在晚班課後,又擔心坤道道親歸家或回宿舍安全設想,必隨後護送看著他們安全入門之後,才帶著疲憊身軀回家,那份照顧後學細膩的心思,令人感懷。
您老著重開荒渡人,每於聞聽某人發心設壇,您老總會揮毫相贈,祈勉壇主善護初心,為勸勉道親渡人,更以墨寶為誘因,廣開方便法門,在廿一世紀的末法世間,發心護念著:讓已得渡者發心向道,未得渡者,令其有緣得渡的慈悲胸懷,更因此發心,而感招仙佛(南極老仙翁)加被,「佛」字放光.真不愧是菩薩轉世。
您老更重視成全、承傳;三十餘年來,講師班,壇主班年年開設,只為了讓講師,壇主們有充電的機會,來提昇自我的修辦理念。新進後起之秀,不斷提攜,道親階層遍及老、中、青、少。年老的道親,您老視為道場根源,年年設立長青班,並於道務發展之初(庚午年)手集「長青進修錄」一冊,定為長青班之課程;中年道親,您老倚重為道場棟樑,並賦予責任與使命。開荒闡道,道務遍及國內外,期許能讓發心的道親都能人人有事做,道場事務都能事事有人做,而善盡到每個人天份;青少年朋友,您老視如己出,設立高中生育樂營,國中生育樂營,以年輕活潑的方式,適度接引,務使讓他們感受到道場的溫馨與親切;年少的小朋友,您老視為道場幼苗,設立小天使班與讀經班,不論道務如何繁忙,總要親臨主持每年的開班與畢班典禮,並勸勉小天使們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年年如此,那份孺慕之情,更讓人感動。
您老最重視尊師重道,走過修辦歷程卅餘年,您老總是要後學們尊師重道,謹守佛規,務守三清四正.並曽說:「尊師重道.三清四正是道務推動的根基」而您老一生自持謹守,更是後學們的楷模典範。
「哲人雖已遠,典型在夙昔」,而今您老雖已離我們遠去,然而這點點滴滴的風範,卻深深烙印每一個後學的心中,我們必然不負您老的期許,齊心勠力,再開創崇德未來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