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忠義字班全體後學
後學們承蒙天恩師德 踏入發一崇德道場和美區修辦行列,有幸點傳師帶領,在這三十餘年光景中,無時無刻受點傳師的關照,得以道學增進,在此衷心感謝老人家,全體忠義字班後學們無以回報,只有將老人家修辦的精神略述一二。
民國六十年代,阿婆(方老太太)年事已高,長期臥病在床,後學們回崇德壇時,常看見點傳師親自幫阿婆洗滌身體、煮湯藥,不厭其煩,孝心可作後學們的榜樣,可比擬漢帝親嚐湯藥。點傳師不僅以身示道,更加提倡老前人、前人法會所提倡的孝道,每逢初一、十五、佛誕日,總是著帶大家唱孝歌(人間百善孝為先),凡和美道親都能朗朗上口,他老還親自解釋其意。 點傳師是一個重然諾的人,點傳師答應之事一定盡快完成,值得後輩效法。
老人家生前最喜歡的歌,除了孝歌外還有觀世音菩薩靈感歌,這兩首歌曲經他老提倡,現今在和美區可說是區歌。點傳師常提古佛慈悲如何救他、幫他,如有人提起古佛,他老一定眉飛神揚,可見他老對古佛的尊崇。點傳師是一位慈悲的長者,不但關懷修道者學養、道學是否精進,更加關心道親的生活,常常自掏腰包幫助道親,每當道親內心困疲,老人家總是耐心細心指引與幫助,後學受其幫忙無不感恩,道心永不退轉。誠如古佛「觀念蒼生瓶施法雨」。
點傳師慈心仁懷,為道親的冤欠病、癌症・・・・等等,排解不計其數。使道親們感受天恩師德與仙佛慈悲,因此修道者更是不在少數,當然也偶有不照愿實行者,冤欠自然找上門,點傳師因此常常為眾生身體代過,記得有一次他老全身長滿俗稱”飛蛇”,數月難癒,經請示「天佑宮」媽祖才知乃是替人擔過。在患病期間他老還是辦道、替人解紛,這就是他老常常掛在嘴邊的觀世音精神、菩薩悲愿,真正「音喧紫竹座現如來」。
「天佑宮」草創時期資金拮据,點傳師總是一手承擔款項、借貸、標會、付利息,其中困苦煎熬又有幾人知。每當法會時老前人關心「天佑宮」何時落成,點傳師總是說快了,他老內心真正為承諾所苦,總算皇天不負苦心人,「天佑宮」在他老領導之下終於建設完成了,才有今日後學們學習成長的場所。
後學榮沾天恩師德,有幸跟隨老人家學修講辦,學習擔任策劃工作(多年前還未有十組運作之前)我們十二位講師常常開會至晚上十二點,他老總是慈悲關懷,有時候實在苦思不得其果,於是向點傳師報告,他老不加思索就指示下來,結果事情辦得更是完美,可謂妙智如海,令後學們難望其項背。
每當「天佑宮」有法會他老都是最後離開,因為他老總要等到班員睡覺休息後才肯回去。記得有一次後學請他老早一點回去休息,他老仍是不放心。點傳師晚年經常承受病痛折磨,卻仍然帶著虛弱身體關心道親、幫助道親學習菩薩行,可說是永不休息的長者。
這一年多來他老臥病在床,雖然不良以言,卻是心智清醒,當各壇向他老報告道務狀況,他老總是不斷的拍手鼓勵,在醫院常以筆談方式來關心和美道務發展以及關心道親現況,並交待後學們要緊追前人老的天命,這一幕幕的情景常每每令後學們感動不已。
點傳師他老一生奉獻道場,為和美忘驅,雖然肉體離我們遠去,可是他老辦道犧牲奉獻的精神是不朽的,您老好好安息吧!後學們雖依依不捨卻無限的光榮。希望您老在天之靈,能庇佑晚輩道務宏展、積極向前,讓老祖師的蓮花淨土早日來到。最後,誠摯地再向您老獻上後學們道不盡說不完的感恩與追思,我們會永遠永遠的懷念您、感謝您,您老以一生歲月帶領我們幾十年光景,您老真正功圓果滿彝範永垂。紙筆難舒其情,謹略表數語,望他日天涯相逢時再續情緣,共歡龍華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