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點傳師名吳慶,號善才,父諱楊福,母周氏。祖籍福建龍溪,家中經營糧行,從小即常隨母親到寺廟禮佛,孝順父母,關愛弟妹,心中常有濟世救人之思。得道後更堅定,一心信天信道信佛,相信道真理真天命真。不畏人言,行事一片忠心,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和睦鄉里。
一九四九年到台灣,落腳和美。一九六六年由廖滿足、何德普兩位前賢引渡求道、開法會,邁向學道、修道、講道、辦道的歷程。又蒙仙佛慈悲臨壇,現身說法,啟悟佛法無邊,人力微薄,再悟佛是人修,人人皆具佛性,人人必定成佛,即在家設立佛堂。蒙濟公活佛老師降壇賀贊:「崇德為名化大千」奠定未來崇德壇的發展方針。崇德法船一設立,方老點傳師即定期每初一、十五日開航辦道。救人心切,誠感上天之佑,座無虛席。每感天恩師德,即行宣道講道,以同一題目,配合當時多數和美道親,在紡織工廠三班輪值的工作模式,分晨、午、夜三次講道。使道親在不妨礙工作的情況下熱誠學道,班員竟於六個月之間,學會上台學講道理,道氣鼎盛。某日在崇修堂講堂,蒙白水聖帝偶然聽聞,即命方老點傳師帶來第一批訓練講員,面見白水聖帝,於是老前人提拔和美第一批領講員天職。白水聖帝、不休息菩薩幾次要提拔為點傳師,但方老點傳師一直不敢受命,直到一九七一年,白水聖帝、不休息菩薩一再慈悲,無法再推辭,才領了點傳師天命,自許願尊師重道,謹言慎行,永不退志。
修道、辦道行功先,上天記名功倍償,一九六九年開台尊王鄭成功大仙命方老點傳師要在大甲鐵砧山露營講道,批「勸化鸞音」一書,開台尊王現身說法,嘉許方老點傳師,彰化、大甲騎機車兩地跋涉,「費盡心力可列首功。天大之事受累鴻福亅;之後積極參與興建開台尊王廟開元殿,開元殿至今香火鼎盛,積極勸善救世。
方老點傳師一生行佛事至誠不減,和美崇德道務廣佈四方,承道氣旺盛,與地方仕紳集眾道親之力,籌建天佑宮巍峨大廟,信徒達千人,落成師尊降筆獎示:「慶徒日月心血費」。於崇德二十載壇慶,師尊亦賀訓:「吳慶賢契師告言,多少心血助收圓,菩薩心懷慈悲願,振聾啟聵拯坤乾」。師尊的嘉許肯定,是他老修道最大的動力。
方老點傳師平日侍母至孝,連母親的臥室都精心安排,道親來來往往必經老夫人房前,所以老夫人與道親互動熱絡,也受眾人敬重。為提倡孝道,為母親辦壽時也用特別的方式,租下當時和美最好的新勝利大戲院,包下全場給全和美鎮民欣賞目蓮救母電影,一時轟動和美。
方老點傳師的慈母在近七十歲時年老體弱,有一日病危無法言語,手裡比著早已準備好的壽衣,方老點傳師見狀,先請母親清口茹素,得到母親首肯,趕緊到佛堂獻大把香,與全家跪求上蒼為母添壽,並發愿渡人講道三個月,在叩求時方老點傳師忽然聽到南海古佛在空中:「你的母親三日內添壽一紀」仙佛慈悲,果然慈母三日內不藥而癒,延壽至八十歲成道,一時傳為佳話,印證孝可感天,行功了愿不虛言。
方老點傳師慈悲為懷,上接天心,下濟眾生。冬令常救濟孤苦無依老人及殘障青少年,為地方上的大善人,亦多次登上社會新聞版面,也曾獲頒和美鎮好人好事代表。在當時大環境中屢次遭受官考時,都能挺身而出,以大智慧應付官考,而當道親受家考,或累世冤欠債案,或當世訟案都能協助道親完善處理,在在都展現其過人之智慧,至今仍美名傳頌。平日裡方老喜研讀聖訓和四書,一日讀到中庸文中:「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心領神會感動到站起來,來回踱步;一再讚嘆:說得太好了!說得太好了! 在修道辦道中參悟,內在的根在此找到了呼應 ! 心中口中也常常掛念著老母這麼慈悲,仙佛這麼慈悲,感恩之心溢於言
表。感謝天恩師德是方老修辦能量的源頭,仁義大仙於最後一次公開講課,講解老母訓文玉石分判,雖年邁但講得鏗鏘有力,再三強調天時緊急,玉石不再混處,要快擷擇,要成為玉或石,對眾生的振聾啟聵,汲汲於行。
六零年代到崇德壇聽晚課,課程結束後回工廠宿舍,有的走路、有的騎腳踏車。常發現夜黑風高的路上,後面有一盞燈,原來是方老點傳師載夫人騎機車一同默默伴隨在後面,照亮大家的路,護送後學。天佑宮籌建初期,也是坤道值夜,方老點傳師亦深夜騎機車載夫人一起去廟外圍繞一繞,探視夜裡周圍安全性。關照後學無微不至。有請必行,不管是往生前求道或臨終關懷,向來有求必應。仁義大仙帶領齊家修道,初一十五方太太一定為大眾準備美味大魯麵,給一波又一波的道親,這味道成了當時和美道親的共同記憶。
方老點傳師修辦,一向謹守佛規,尊師重道。落實在言行之間,主敬存誠,初一十五獻供前,必先早起沐浴更衣,恭恭敬敬虔誠禮佛,乾坤分班莊嚴肅穆。對供桌上佛燈、燈心、爐、供盤等,每次都嚴格要求要擺正整齊,敬神如神在。唱起觀世音靈感歌,每每感動仙佛臨壇。一九六六年南海古佛臨壇提及「今天吾來是為吳慶賢士誠心所感,不忘南海相見那一場」又提到「初一十五每唱觀音靈感歌,便不由自主流淚,是吾知音的只有吳慶賢士」,在在印證天人共辦這一場的殊勝。
仁義大仙要出國辦道,一定先稟告老前人前人,並集合同行道親一同上表文詳細稟報上天人、事、時、地;祈求眾人快樂出門了愿,平安歸來。回國也一同佛前謝恩,並向老前人前人詳細稟報及謝恩。心中有佛所以仙佛常伴,從南海普陀山與觀音菩薩一面之緣,揭開一生修辦的序幕,從此不管天災或困難當前,都有上天做依靠。
方老點傳師修辦有成,老母赦封為「仁義大仙」,不休息菩薩於仁義大仙結緣訓序文中讚曰: 「方老點傳師實至名歸,有仁有義,五常之德居首二,可見他對上天的表白及一生奉獻,得到上天的肯定」。天恩師德加被,我們這群小後學,有幸同為崇德人,與有榮焉!仁義大仙樹立了修辦道的風範,我們當效法他老在世之精神,積極修辦,不辜負上天慈悲、老師慈悲,老前人前人老大德,仁義大仙庇佑,圓滿修德,抱道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