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崇德仁義傳 慧命永昌
佛院落成善才繼 薪火相傳
一、前言
承蒙天恩廣大遍寰宇, 師德佑慈無邊濟乾坤,感恩白水聖帝、不休息菩薩聖德護佑,感謝道場各位前賢指導關照及十方善信鼎力襄助。擇定精彩百年六月五日良辰吉日,恭請韓老點傳師主持和美天佑宮「天佑大樓」落成暨「天佑佛院」安座典禮,正式圓滿啟用。謝謝各位點傳師、各位前賢當日的蒞臨普照,共沐佛恩,同沾法喜。和美區全體後學們誠摯感恩與由衷感謝,敬謹地學習製作「天佑大樓」興建沿革與簡介,誠邀各位前賢共同分享這份得來不易之喜悅和感動。並以此向所有參與建造的夥伴與眾多默默付出的同修志工們,致上十二萬分謝意!
二、緣由
「天佑大樓」是台中道場和美區仁義大仙方吳慶點傳師為廣佈師德的一片孝心,也是承先啟後、念茲在茲照顧後學的愛心;可說是他老生前最後的遺願,更是他老慈心悲愿流傳在人間的見證。
仁義大仙謹遵白水聖帝、不休息菩薩之修辦精神,數十寒暑始終如一,追隨師尊、師母天命的領導,亦步亦趨效法老前人、前人的犧牲奉獻,更遵照前人老的辦道宗旨為宗旨, 兢兢業業幫忙推動台中道場和美區卅餘載。他老晚年有感於道場格局的需要, 天佑宮應有較大的使用空間,並考慮清靜道親的照顧與安頓,於民國九十年與李澄濤等點傳師共同規劃建造一棟綜合用途的現代型大樓,地點擇定為天佑宮後方廟地為大樓基地即現址。
三、動土
初始,方老點傳師以繼師志、承師德為念,發心建造取名為「光明樓」的現代大樓,好讓後人永遠感懷師尊、師母之聖德。人有善愿天必從之,由於他老一片精神的感召,各位點傳師全力以赴、使命必達,帶動各壇道親們踴躍護持、出錢出力。不久,即於民國九十一年由他老親自主持動土典禮,並尊重考量到天元佛院已有「光明樓」,乃更名為「天佑大樓」,此為名稱之由來。豈料,他老於動土後第三天, 因身體不適住院,臥病在床年餘,直到九十二年五月功圓果滿,蒙母寵召,回天交旨,老母慈悲封為「仁義大仙」。這期間,工程因此一直未發包興建,動土典禮竟成為他老最後的身影。然而他老不只是留下這棟大樓的肇建,他老鞠躬盡瘁所留下的龍馬精神,更令人欽佩懷念;誠如他老結緣時「仁孝傳家,義守忠盡」的寫照,這將是和美區全體後學們不可或忘的傳家寶與永遠的家風。
四、興建
因為九十三年起物價波動不斷,尤其鋼鐵、鋼構、水泥、砂石等建材價格飛漲厲害,興建工程只得延宕不動。期間為籌措不足的建築款項, 全體道親們雖然昂首企盼多時, 卻也同心同德護持, 如園遊會等多項募款活動, 莫不希望多付出一份心力,報恩了愿。
後來, 在九十六年六月,李點傳師召集全體忠字班點傳師、講師商討大樓建築事宜,並成立「興建委員會」,李點傳師指示大家,絕對要排除任何困難,無論如何一定要秉持仁義大仙的龍馬精神;完成他老之遺願,以盡一份後學的心,和應有之職責與使命,如此方能傳承永續。尤其李點傳師以身作則,帶領大家再三研議,並多方參觀研究,經多次修改建築籃圖,將近兩年的規劃修正,終於架構底定。
九十八年三月十一日順利發包, 簽訂契約,隨即展開相關工程之運作。施工期間, 李點傳師身先士卒,從鋼骨選定、地基開挖、灌漿、上樑主持等結構工程,事事參與。還有外部景觀與圍牆的設計、廣場的規劃等,樣樣關心指示。另外大樓內部的裝璜與佈置,都有點傳師不凡的眼光與獨特見解。佛院內的佛桌、佛像等相關設置,更是點傳師如數家珍一般。
建築期間,李點傳師風雨無阻、隨地隨處事必躬親的風範,讓全體道親感動、敬佩不已,卻也心中慚愧與不捨…兩年施工期,李點傳師指定謝秀氣講師擔任志工,為無給職的監工,謝講師真正盡忠職守、無怨無悔,完全以一片公心作事,無形中幫助道場許多,值得大家稱讚與學習
五、感恩與發愿
由於李點傳師的帶領,全體點傳師、壇主、講師、道親全心全力護持,誠心所感邀得天心,工程進行相當順利,心慰之餘,更當知恩、感恩、報恩。相信這一切都是上天慈悲撥轉,老祖師鴻慈、師尊、師母聖德加被,白水聖帝、不休息菩薩護佑,才能如此圓滿完成仁義大仙所交棒下來的使命與任務。
落成是一個階段的完成,啟用是另一個重責大任的開始,和美區全體後學將重發心願, 道棒接續,讓道脈永續傳承,讓天命永昌、慧命長存。在此,懇請和美區仁義大仙、護慈仙真、護道天仙,保佑韓老點傳師聖躬康泰, 各位點傳師、各位講師聖凡如意、發一崇德台中道場人才濟濟、道務宏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