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重新認識到人跟自然的關係,體驗到人跟自然的關係裏面,真正的滿足與豐盛,我們人才有所謂真正的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發現我們跟自然的連結,然後在連結裡面感受到滿足與豐盛。那個時候再去談環境、再去談環保、再去談生態、再去談海鯖,我們認為才有意義。它必須發自你自己跟自然裡面所獲得的滿足與豐盛,這件事才有價值。
因為,這樣的時刻是無價的。」──山鹿(李後璁)
醞釀「勇渡黑潮」追隨鯖魚
南方澳豐富的歷史文化資產和漁業技術,彷彿凝聚了台灣古往今來的故事於此,具有相當經典的象徵代表意義。而全球漁業過度捕撈的現況與衝擊,同樣也正影響著南方澳。佔全台八成漁獲量,以及南方澳年總產值三成的鯖魚,當然無法倖免於難。在地文史工作者廖大慶、廖大瑋兩位老師,這十年來不斷談論著鯖魚危機以及產業轉型,卻鮮少人知道這件事。
原本四至五年才發育成熟,可以長到體長四十多公分的鯖魚,在人類過度消費的需求與捕撈供給下,面臨的狀況:捕撈上岸的鯖魚,越來越小,嚴重時甚至僅剩手指頭長度;每年二三月游經南方澳而被捕獲的鯖魚,是為了繁衍後代而來,所以被捕獲的不止鯖魚媽媽,也包含尚未出生的寶寶們;現行法規的六月禁漁期,原本即非鯖魚主要經過的時節,對於生態復育並無顯著幫助與成效;鯖魚是海洋食物鍊的中下層魚種,因數量龐大而變得價格低廉。
資深獨木舟教練陳嘉峰對台灣的海洋運動教育投注許多熱忱與行動,得知了鯖魚的嚴峻處境後,在廖大慶老師的鼓勵下,2016年初發起「為鯖魚發聲,以獨木舟穿越黑潮」,計畫沿著鯖魚洄游的路線,從台灣划獨木舟到日本石垣島。
嘉峰教練邀請了曾擔任中華男子拔河國家代表隊教練陳建文教練加入此計劃,建文教練曾帶領國家隊獲得金牌,走遍世界各地,因為驚覺自己對家鄉台灣的陌生,決定卸下金牌教練的光環,紮實投入海洋教育行列,目前正在國立臺灣海洋大學任教。整整一年,許多海洋運動專家齊聚在南方澳,為「勇渡黑潮」計劃默默進行準備。
2017年初,耕耘很久的種子發芽了。隨著划手陸續加入,想了解鯖魚議題的人也變多,一月上旬(1/9,1/10)大家首次齊聚南方澳,「海鯖廻家」就此誕生。大家開始貢獻自己能為鯖魚做的事,其中一位划手「山鹿(李後璁)」,提出了一個瘋狂的計劃:從2/14情人節起,送給大海情人節禮物,奉獻22天開放各地邀約舉辦分享會。
身為自然嚮導的他,常帶著人們深入自然,以最簡樸的方式生活,引導人們發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時的滿足與愛。消息一發佈,隨即敲定36場遍佈全台各地的分享會。
隨著環島巡迴分享開始,所到之處都有人們被鯖魚的故事所吸引,開始產生點滴迴響,甚至願意加入志工行列,貢獻一己之力。
「海鯖廻家」就是這樣自然形成的團體。參與的人們一開始只是聽了鯖魚的故事之後,單純想分享給更多人知道,讓大家開始關心並思考,自己能做些什麼,沒想到就這麼蔓延開來,並持續發酵著。
成員大多為二三十歲的年齡層,且多是因為「海鯖廻家」才開始認識南方澳、漁洋產業與海洋的外地人,也許因為「海鯖廻家」是由對南方澳有著深厚情感的兩位老師為原點,相較於一般的環境保育議題,「海鯖」不只關注鯖魚,也關心著在地的漁民。「找到對環境跟所有人都友善的未來」,「共好」是「海鯖廻家」想傳達出的核心。當人們只要花錢就可以從商店買到任何想要的東西,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就被遺忘了。消費者沒有節制的索求與浪費,造就了生產者破壞性的捕撈供給。
我們多數人並不知道,是哪些人參與、貢獻勞力與專業,換來眼前的每一口食物。失去了對食物的感謝與連結,失去了人與人的連結,只剩下冷漠與視為理所當然。
經過全台巡迴分享,開始有越來越多人想認識南方澳,於是在三月下旬,「海鯖廻家」舉辦了六梯次以隨喜形式的付費活動「海鯖南風澳」,進行為時一天的南方澳文史導覽與獨木舟體驗。
我們想要傳達,鯖魚的問題反應出長久以來產業結構、制度法規的荒謬,把第一線捕撈的漁民當作矛頭撻伐也許很容易,但無法真正解決問題。消費者能否意識到,生命的價值不等於價格,若能以較高價格支持友善漁法的當令漁獲,支持漁民的生計,共同邁向永續漁業的循環。
更希望透過親海的行程,讓被恐海教育影響著的台灣人,當一個四面環海的島民,累積海洋知識、親身經驗海洋運動,進而產生自發性關注生態的行動。
各個縣市的人們不遠千里而來,甚至有不少專程從台東、高雄跟台南參與活動的朋友。有人在漁村的文化故事中挖到寶藏,有人克服了恐海的心理,有人分享了對大海的愛……,他們在有限的時間裡獲得與給出,交織出回憶滿溢的一天。
籌備歷時一年多的「勇渡黑潮」冒險行動計劃,已於2017年6月25日出發,27日完成目標,八位划手中包含了年紀最長的廖大瑋老師,超越年紀與體力的限制,再再展現出南方澳子弟的熱情與毅力。
籌備過程收到許多人的鼓勵,當然也有許多冷言冷語。最常被問到的,就是「划獨木舟跟鯖魚有什麼關係?」「你們為何不先這樣這樣做呢?」每個加入「海鯖廻家」的志工,都有相同的感覺:「海鯖廻家」是一個龐大的、持續成長的有機體,每個人都是被「它」拉進來的。所以沒有固定的主事者或決策者,沒有年齡階級的分別,每個人僅僅只是奉獻自己的專業,並做到最好,然後下一步行動或目標,會在時機剛好的時候出現。對於每位成員,單純以自己能做到的事持續行動與隨時修正,就會看到老天爺最美的安排。
「海鯖廻家」在完成「勇渡黑潮」之後將開枝散葉持續運作著,推動友善漁業、漁村轉型再造、海洋教育、海洋食育……有好多事在前方等著。
期待串連起更多人,重新看見海洋,真正感受到人跟自然的連結,然後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中些微的改變,將堆疊成一波波浪潮,持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