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物理治療
兒童物理治療
更新日期:2024-07-10
兒童物理治療
服務的對象主要為具有「動作障礙及發展遲緩」的兒童與其家庭,例如:腦性麻痺、頭部外傷、脊柱裂、臂神經叢受損、發展協調不良、身體病弱(先天性心臟病、癌症、運動誘發之氣喘)、抽搐痙攣、智能障礙、神經肌肉障礙(裘馨氏肌肉失養症、脊髓性肌萎縮症)、小兒肌肉骨骼系統障礙(髖關節發育障礙、先天性多關節硬化症、扁平足、脊柱側彎、長短腳、風濕性關節炎)。
運用各種動作誘發手法、功能導向訓練、行為改變技術,達成治療目的,並適時給予兒童需要的輔具。本科之物理治療室皆鋪上三層厚巧拼,其中一面牆為鏡子方便觀察兒童動作。
以下介紹具有之器材:
1. 合式平衡木和桿子、樓梯、大小圈圈:
增進平衡協調或跳躍控制能力,並可訓練上下樓梯、單腳承重、下肢肌力。
2. 大小滾筒、大球:
讓兒童趴躺、坐、跪、站在上面,訓練身體控制、平衡能力,並利用其回彈性增進感覺回饋。
3. 空氣墊、平衡板:
訓練單雙腳穩定性,並可搭配其他活動增加困難度。
4. 擺位椅、站立架及桌子:
擺位訓練坐或站,增加下肢承重與感覺回饋,可搭配桌子從事上肢操弄或視覺訓練。
5. 球類、沙包:
可訓練丟接球、瞄準目標投擲、踢球、拍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