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日期:114-11-24
最近北部天氣明顯轉涼、又常下雨,
很多家屬都問我們:
「怎麼覺得最近退步一大截?」
其實失智症的退化通常是緩慢進行的,
不太會在短短一兩週內突然大幅惡化。
如果出現「比較混亂、不想動、反應變慢」的狀況,
往往是其他因素在干擾。
以下是季節交替時最常見的原因:
🟡 天氣轉涼 → 情緒下來、意願下降
天氣冷,活動量減少,大腦刺激降低,
長輩就會看起來比較「沒精神」、「不想動」。
🟡 連日下雨 → 更少出門
少了陽光、運動量下降,
情緒更容易低落,認知表現也會受影響。
🟡 睡眠紊亂、作息打亂
在家時間變長、白天容易小睡,
晚上就可能睡不好。
🟡 身體不適或輕微感染
季節交換時最常見,
像是感冒、尿路感染、便秘、疼痛,
都會讓長輩看起來「突然變很多」。
這些看似「退步」,
其實多半是可逆的變化。
只要把原因找出來、調整日常生活,
通常都能慢慢回穩。
不需要太緊張,也不用懷疑自己照顧得不夠好。
照顧失智長輩的路上,
季節與天氣都會帶來起伏,
但這不是你的錯,也不是「突然惡化」。
身為個案管理師,我們會陪您一起判斷:
👉 是疾病的自然退化?
👉 還是情緒、天氣造成的短暫影響?
👉 需要調整作息,還是需要安排就醫?
有任何變化,歡迎隨時和我們討論。
讓我們一起把長輩的生活照顧得更安穩、更有品質。🌿💛
發佈日期:114-11-17
你有沒有發現,只要出去走一下,
哪怕只是樓下繞一圈、曬個太陽,
心情就「鬆」了一點?
其實失智長輩也是一樣。
很多時候,不用大運動,
願意走出門,就是最好的治療。
散步為什麼有用?
因為只要一動,大腦就會開始分泌「讓人舒服的化學物質」:
✨ 內啡肽:讓心情變輕鬆
✨ 血清素:穩定情緒
✨ 多巴胺:提升動機興愉悅感
再加上曬到陽光、看到人、聞到不一樣的空氣,
整個人就會比較安定、比較願意互動。
原本悶在家裡的長輩,一出門走個幾分鐘,
眉頭就慢慢舒展了~
而且出門的好處很多:
✔ 情緒變穩
✔ 比較不焦慮
✔ 晚上比較好睡
✔ 維持身體活動力
✔ 不容易越來越封閉
重點不是速度、也不是距離。
願意出門,就是很好、很好、真的很好!
你可以陪他做一些簡單的事:
去巷口買水果
去公園坐一下
參加社區的手作、運動課
或只是一起散步 15 分鐘
這些小小的活動,都是在幫他的身體、情緒和大腦充電。
照顧的路上,不用每次都做很難的事。
有時候,穿上鞋、走出去,
就已經很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