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來的時候,奶奶說:「我不敢坐地上,怕站不起來…」
但今天,她做到了!🙌
在老師耐心的指導下,這位奶奶學會了安全起身的技巧,
從「我不行」到「我可以」,
這就是我們最想看到的改變✨
📣《運動處方箋》— 菁皊瑜伽工作室
幫助你舒筋活骨、血脈暢通,遠離痠痛疲勞💆♀️
日期:10/18(六).10/25(六).10/30(四)【好評加開場】
時間:15:00-16:30
地點:板橋區民族路68號2樓
陪同費: $110(限一名家屬)
🧘♀️ 請攜帶毛巾、水杯,穿著好伸展的服裝
想讓身心充電,其實不需要特別安排長途旅行。
只要走進公園,就能輕鬆實踐「綠色處方」💚
進到公園可以試試看:
🌸 慢慢走一走 — 觀察路旁的花草樹木,專注在每一步的感覺。
👃 深呼吸幾次 — 感受空氣中花香與草木的味道,讓自己回到當下。
👀 觀察一株植物 — 找一棵喜歡的樹或一朵花,仔細看看它的顏色、形狀,享受專注的片刻。
🪑 找個安靜的角落坐下 — 曬曬太陽、聽聽鳥鳴,讓心情慢慢沉澱。
大自然本身就是最簡單、最容易取得的療癒力。
只要給自己 10 分鐘,身體和心靈都會感受到不一樣的輕盈✨
最近,我們的銀髮義工們正在動手製作「扭扭棒四葉草」🍀
希望把祝福與幸運送到大家手中。
有趣的是,我們採用「流水線分工」的方式:
👵 有人專心把葉子捏得圓潤
👴 有人負責把葉子拼湊成四葉草
🙌 也有人細心釘孔、裝袋,讓它成為一份份完整的小禮物
這不只是一個手作活動,更是一種「一起完成」的力量。
在合作的過程中,每個人都被需要,也都在為彼此帶來喜悅。
✨ 期待四葉草能把幸運與平安,送到更多人的心裡。
如果最近心情有點悶、長輩活動力也變少——
不妨把「走入自然」當作一帖處方,帶家人來趟板橋八德公園的小旅行吧 🌞
💐 花卉齊放,像走進色彩繽紛的花花世界
🏃♀️PU跑道被樹蔭遮蔽,涼爽又平穩,長輩也能安心散步
賞花的路上,也可以練習記憶、認知與社交互動
👉 問問長輩:「你覺得哪一朵花最像你?」
👉 或者一起玩找花遊戲,把每一個當下變成彼此的共同回憶。
在失智症的照護過程中,「參與」和「被需要」同樣重要。
我們希望透過創新的日常實踐,打開更多可能。
———
這次,我們與 #新裕興咖啡 合作,合辦【一日咖啡廳店員】體驗,邀請失智症長輩練習自己點餐、動手製作甜點與咖啡,最後親手送餐給照顧他的家人。
平常外出吃飯,都是家屬幫忙點餐、取餐,長輩多半坐在座位上等候。
這次,我們試著顛倒那個日常——讓長輩站起來,用行動回應長期陪伴他們的家人。
———
同一時間,家屬們坐在另一張桌子,一起學習桌遊《拉密數字牌》。原本沒人會玩,但大家互相幫忙、慢慢摸索,在輕鬆的氣氛中,漸漸地都學會了這款遊戲~
這樣的安排,也讓照顧者有機會稍微喘口氣,不必時時盯著長輩,能夠安心地坐下來,和其他家屬聊聊、互相鼓勵,也共享一段輕鬆的時光。
🍮 餐點,是長輩一步一步做出來的。
♟ 桌遊,是家屬們彼此扶持完成的。
☕️ 這杯咖啡,不只是飲品,更是一句溫柔的「今天換我照顧你」。
——————————-
從一間咖啡廳開始,讓社區裡熟悉的空間,也能慢慢變得更失智友善。
照顧,不一定只能發生在家裡或醫院,它也可以存在於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角落裡。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 × 新裕興咖啡
📅 活動日期:114年6月30日
指導單位:新北市政府衛生局
很多人問我們:
「失智長輩也能當義工嗎?」
可以,而且他們做得很好。💚
我們相信:即使面對認知退化,只要設計得當,長輩依然可以被看見、被需要、被賦予角色。
從113年4月開始,我們推動「祝福小物製作義工」活動,
邀請長輩們定期來到醫院,用雙手傳遞祝福:
✨ 押花御守卡片 500 份
🎄 聖誕節限定杯墊
🌿 中藥療癒香包
🐣 復活節拼貼小卡
🖼️ 七彩馬寶克相框
🌸 接下來還會有扭扭棒製作的小花盆,正在準備中!
對我們來說,「讓長輩當義工」,不是象徵性的參與,
而是——肯認每一位長輩的現存能力、提供他們發揮的舞台與角色
這些小物,不只是祝福的載體,更讓長輩從「被照顧者」,轉變為「能照顧別人的人」。
有長輩笑著說:「原來我也可以幫助別人,感覺很不一樣。」
今天的藝術創作課程,我們一起做了一顆療癒力滿分的「古早味布丁」!
大家一步步地做出布丁本體、擠上奶油、放上櫻桃。
其中一位伯伯,
每次只要是「跟吃的有關」,都特別投入——壽司🍣、冰淇淋🍨、便當🍱,每一件他都做得特別投入。
當他慎重地把小櫻桃🍒放上布丁頂端,
立刻露出一個超~級~滿意的笑容,
讓老師和個管師心都融化了🥰
課程結束前,老師還驚喜端出隔壁新開的台南美食 #銀波布丁 ,讓大家邊吃邊回味手作的過程,為這段美好時光畫下完美句點。
那天的活動中,有一個讓我們特別感動的時刻。
一位許久沒出現的奶奶,因為先生過世和家庭變故,這陣子身心狀況都不太好,很少出門。昨天,在女兒與外籍看護陪伴下,她終於鼓起勇氣,再次走進我們的活動現場。
剛開始,她靜靜地坐著,臉上沒有太多表情。我們試著和她打招呼,她也只是輕輕點點頭。但隨著活動進行、氣氛慢慢熱絡起來,她漸漸地開始動手,憑著過去的廚藝記憶,擠麵糊的動作做得愈來愈好。
最後,她親手完成了一份超可愛的熊熊瑪德蓮,還主動拿來分享給我們,臉上出現了久違的微笑。
那一刻,我們真的很感動。
————————————-
🌟透過有結構的活動、有人情味的場域,以及有溫度的陪伴,不只是讓長輩動動手,更是重拾生活節奏、建立情感連結的重要機會。
自己做 烘焙聚樂部 (板橋店)
今天我們與長輩們一起來到 自己做烘焙聚樂部(板橋店),
一踏進烘焙教室,便有親切的工作人員迎接,
大家依序入座、戴上圍裙、洗手消毒,
每一位長輩都像準備上場的小廚神,眼神裡滿是期待與興奮。
👩🍳 今日主題甜點:
瑪德蓮 & 巧克力布朗尼
兩款香氣四溢的經典甜點,步驟簡單、趣味十足,
非常適合長輩們第一次體驗烘焙!
做布朗尼時,我們準備了糖果眼睛與小配料,
長輩們細心裝飾,創作出一張張獨一無二的「布朗尼小臉」,
大家互相欣賞、開心拍照,現場充滿笑聲與驚喜。
其中一位阿公做完瑪德蓮後,滿臉笑容地說要分給大家吃,
他逐一遞給身邊的朋友,大家一邊接過,一邊道謝,
那一刻,像極了家人之間的分享與溫暖。
這個午後,有香氣、有笑聲、有陪伴,
還有好多好多來自彼此的溫柔心意。💛
特別感謝 @自己做烘焙聚樂部 的團隊,
用滿滿的耐心與專業,讓這場活動圓滿完成;
也謝謝每一位長輩與家屬的參與,
讓這份甜點,甜在手中,更暖在心裡。
亞東醫院失智中心攜手 #台北大屯山扶輪社 、 #台灣認知功能促進協會敬智學苑 ,帶領52位失智長者與家屬走出家門,前往鶯歌陶瓷博物館,一起參與陶藝手作、館區導覽、戶外園區踏踏青、進行團康活動。
👵👴 長者們在陶藝DIY中,親手捏塑出屬於自己的多肉植物,專注的神情與完成作品時的喜悅,讓人動容。
🖼️ 館內導覽讓大家深入了解鶯歌陶藝文化,感受歷史與藝術的魅力。
🌳 午後的戶外團康活動,在家屬與志工的陪伴下,長者們彼此交流、笑聲不斷,現場氣氛溫馨熱絡。
💬 家屬分享:「已經很久沒看到爸爸媽媽這樣開心地一起笑了。」這樣的互動,為家庭帶來喘息,也為心靈注入新的力量。
我們相信,照護不只在醫院,而是深入日常每個細節。未來亞東醫院失智中心也將持續推動「走進社區」的友善行動,陪伴更多家庭,一起走得更遠、更有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