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中心

亞東中風中心創立於2009年4月19日,隸屬於神經醫學部,由神經內科團隊依腦中風照護需求,整合院內相關科部,包括神經外科、影像醫學科、急診醫學部、神經加護病房、復健科、護理部、營養科、社工室、藥學部、臨床病理科、社區護理等,共同參與中風中心運作,目前神經內科有專任主治醫師17位、專科護理師6位、中風個案管理師1位、失智個案管理師4位、醫檢師4位及心理師 2 位。

獎項

1. 2019年國家醫療品質金獎

2. 2019年國家醫療品質創意獎

3. 2019年遠東精神獎

4. 2018年臺灣醫療品質協會金品獎

5. 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銀獎

6. 2018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 (~2021年)

7. 2018年腦中風疾病照護品質認證 (~2021年)

  • 腦中風完整照護必需涵蓋發病三個月內的中風三大關鍵時期:

(1)中風剛發病24個小時內的中風超急期,是血管打通黃金期,必須整合公衛與消防救護體系;

(2)中風發病7天內是中風急性期,必須於加護病房或中風病房接受中風團隊密集照護;

(3)中風急性期過後至發病3個月內的中風急性後期,則是中風復健黃金期,必須整合復健及長照體系。

我們的特色

亞東中風中心運用品管圈模式以創新思維成功整合院內團隊,突破固有醫院框架,建立亞東腦中風整合照護體系,將亞東醫護專業,向前延伸至行動急診室,參與到院前診療,向後延伸至亞東復健聯盟醫院,積極參與病人復健,成功整合新北市各層級醫療院所醫療專業,將急性腦中風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率由 5% 大幅提升至 13% [全國及亞洲第一],靜脈血栓溶解劑施打時效(到院後至施打)由55分鐘縮短至43分鐘 [全國第一],腦中風病人於急性後期接受完整復健照護計劃突破北台灣先天限制,由每年20人次提升至165人次 [北台灣第一],其它中風成效指標也都名列全國前矛。亞東中風團隊建立能顯著提升腦中風照護品質的整合運作模式,有效提升台灣腦中風整體照護品質,並期許透過亞東中風團隊的經驗平行擴散,使中風照護成為台灣的特色醫療。

1、腦中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執行成效名列前茅

在亞東腦中風整合團隊共同努力下,接受靜脈溶栓術治療個案數自2016年開始大幅提升,2017年起靜脈溶栓術個案每年皆突破百位,2020年更超過200人次。更具指標意義的是自2017年起靜脈溶栓術年度執行率皆突破10%,2020年更達到18.7%的歷史新高,在全國醫學中心亦名列前茅。除了個案數增加,執行時效也同時提升。亞東靜脈溶栓術執行時效達成率(病人抵達急診到開始接受治療時間小於60分鐘)在2019年後皆維持在90%以上,超越同儕。

2、腦中風動脈取栓術,少數能全天候24小時執行治療的國內技術訓練中心

本院是國內發展腦中風動脈取栓術的前驅醫院,現為國內腦中風動脈取栓術訓練醫院,並且是國內少數能提供24小時動脈取栓術治療醫院,近年來執行個案及時效皆持續提升,2019年起每年皆突破百位,優秀成果亦吸引其它醫院派員前來學習。動脈取栓術執行時效 (病人抵達急診到開始穿刺接受治療時間),經2017年品管圈努力推動改善,使治療時間大幅縮短,由193分鐘進步到107分鐘,並持續進步,充份展現團隊努力的決心與執行力。優異的成果亦獲得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銀獎肯定(突觸圈:跨團隊合作縮短急性腦中風執行動脈取栓術時間)。

3、腦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成功轉銜率,北台灣第一

腦中風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最重要的是能將病人成功轉銜至中風專責復健醫院,把握中風三個月復健黃金期,促進中風後功能復原。但台灣南北醫療生態的差異,讓急性後期的轉銜面對不同的困難,尤其北部人口密集,復健床位有限,轉銜壓力較大。本院積極拓展跨聯盟醫院轉銜,加強院際互動,改善相關流程,成功克服困境。2016年開始成功轉銜人數皆高居首位,2017年後成功轉銜人數每年皆超過140人,大幅領先其它醫學中心,成效連續數年居北台灣冠軍。在轉銜時效方面,中風中心由2020年發起聯覺圈活動,希望縮短腦中風病人出院銜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PAC)住院天數,藉由整合改善相關轉銜流程,加強與院內外各科部協調配合,入院至轉銜成功天數由20天縮短為15天,有效減少病人等待時間,接受積極復健治療後,可以有效增加三個月後之生活功能,減少失能程度。


4、品管圈模式有效整合亞東中風團隊

中風團隊運作需整合眾多相關科室及多種職類,但龐大的平行化組織不易互動與整合,傳統中風中心跨團隊會議,彼此在會議上交換意見的互動模式,所能達到的成效有限。品管圈以解決大家共同的問題或達成共同的目標為導向,應用有效的品管方法,解析問題並擬定對策,以達到預設之目標。亞東中風中心成立突觸圈,成員來自中風相關科室主管與臨床業務組長,並包含各職類,同樣是每月一次的團隊會議,品管圈模式讓大家有共同努力的明確目標,活動過程中彼此有更緊密積極的互動,且有科學化的方法輔助目標達成,除了達成主題成效,團隊間培養出更好的默契與解決各種問題的團隊能力。品管圈成立後,活絡了中風團隊的互動與參與感,2017年以「跨團隊合作縮短急性腦中風執行動脈取栓術時效」主題,在院內品管圈競賽榮獲第一名,並於2018年獲得國家醫療品質獎銀獎肯定。2019年更以「精進急性腦中風個案到院前緊急處置銜接院內流程」突觸圈,獲得2019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殊榮。品管圈每年皆針對中風中心關鍵議題進行擬訂,並視主題調整圈員;另有專案改善計畫,針對特定議題進行內部改善活動,如2017年的吞嚥篩檢完整率專案,由專科護理師、護理師與語言治療師,針對中風病房常見肺炎併發症,進行流程優化與內部教育訓練,成效優良,團隊也有更好的向心力與問題解決能力。2020年的聯覺圈,更整合社區護理及合作復健醫院,希望縮短腦中風病人出院銜接急性後期整合照護住院天數,讓病患獲得更全方位的照顧。

5、行動急診室院前啟動亞東中風團隊

新北市消防局於2012年開始推動行動急診室,院前搶救「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功能停止」、「嚴重創傷」與「腦中風」四大時間急症,醫院端的醫師在救護車抵達救護現場端的第一時間,能及早透過救護員配備的影音設備及雲端傳輸線上參與病人指導,甚至到院前已經召集好相關醫療人員待命治療。亞東中風中心積極整合院前及院內中風處置流程,亞東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受聘為醫療指導顧問,並多次與新北市消防局進行流程討論,將行動急診室定位為亞東院前檢傷站,消防局救護人員在病人抵達亞東醫院前,能直接啟動亞東中風小組;當院前啟動的中風病人送抵亞東急診室後,透過快速通道,跳過醫院檢傷站不停留,直接送入急診急救室進行處置,縮短處理時效。2019年以「精進急性腦中風個案到院前緊急處置銜接院內流程」突觸圈,獲得國家醫療品質主題獎金獎殊榮。

6、亞東腦中風區域聯防,五段加速快速通關,把握治療黃金時機

亞東腦中風區域聯防,聯合鄰近之地區醫院及區域醫院,並依據不同層級醫院的設備及需求,設置相對應的區域聯防流程,希望能提供責任區域內急性腦中風患者最及時有效的中風評估及介入治療。亞東中風團隊與區域聯防合作醫院皆設有醫療群組,當有需要轉介個案時,可先由群組溝通確認病患臨床病況及傳輸影像資料,在病患到院前先行啟動動脈取栓團隊,待病患抵達急診,可經由快速通道,跳過檢傷直入急救室,盡早接受評估及治療。待治療完成後亦會即時回覆轉介醫院處置情形及相關時效性,每月召開的腦中風再灌流暨區域聯防討論會也會邀集各合作醫院團隊,針對區域聯防個案討論相關時效性,治療預後,以持續改進精進區域聯防流程,讓轄區內急性腦中風患者皆能得到更快速有效的治療。

7、人工智能輔助系統,系統化個案檢討機制,提升腦中風治療成效

亞東中風中心與資訊處合作建置多項資訊系統,協助中風團隊更有效率處置臨床作業,並內建多種即時互動的巧妙設計,能有效回饋並同時改善處置流程,如針對中風再灌流治療所設計的資訊系統,除了能即時登錄運作流程中各步驟執行的時間點,若該步驟執行時效超過預設時間(如到院至施打靜脈溶栓術時間超過六十分鐘),系統會自動跳出提醒要求輸入原因,並自動寄送訊息給中風個管師存查,雙向設計可提醒團隊成員該步驟的時效要求,當下原因檢討,遇到嚴重偏差的個案,個管師也能即時察覺。為了即時掌握及有效追蹤中風個案,亞東中風登錄系統採取半自動登錄方式,大部分資料可由電腦自動抓取,減輕臨床人員負擔及減少人工輸入錯誤,中風登錄資料會彙整到BTS個案管理系統,可即時監測各項品管指標,提升臨床作業效能。此外,中風團隊善用查檢表建立系統性檢討機制,兼顧整體分析與個案檢討成效,從中找到可改善之關鍵步驟與契機,每位個案皆建立詳細個案分析表,並有當月個案總表做為整體比較,於每月固定召開腦中風再灌流暨區域聯防討論會,召集神經內科、影像醫學科、急診、加護病房人員,檢視該月整體個案總表,並逐一檢視個案的流程、時效與預後,從中檢討、學習與修正相關做法,使亞東中風再灌流治療的成效,能持續進步。

8、醫病共享決策互動式系統,LINE BOT推播,打造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模式

醫病共享決策是以病人為中心的臨床醫療執行過程,目的是讓醫療人員和病人在進行決策前,能夠共享現有的實證醫學結果,結合病人自身的偏好跟價值觀,達成醫療決策共識。本院積極推動醫病共享決策,並建構互動式資訊系統,除了傳統的書面資料及口頭討論,亦可由線上啟動醫療決策討論,結合智慧型手機的QR CODE資訊共享功能,讓病患及家屬可以更密集有效率的溝通討論,更快更好的達成決策共識。中風中心配合醫院推行醫病共享決策不遺餘力,優異成果並於2019年以「腦中風病情穩定後,選擇最合適的中風復健治療方案」題目,獲得醫病共享決策臨床應用成果發表競賽第一名。

此外,因應現代社會工作繁忙,家屬常常無法全天在醫院陪伴,醫護人員若有事情需傳達或討論,往往費時費力又怕傳達有誤,本院建置LINE BOT推播系統,可綁定關鍵家屬手機系統,無論是需要預約病情解釋,討論醫療決策,或是請家屬添購病患備品,都可以快速通知並讓家屬用簡單訊息回覆,聯絡資訊即時傳達不漏接。

9、積極參與公眾教育宣導,協助新北市政府拍攝中風宣導影片

雖然腦中風已經有最新有效的治療方式,但因為治療有時效限制,太晚到院的中風病人無法接受此種治療。因此,及早辨識中風以及儘早抵達急診室是最重要的宣導重點,本院中風團隊積極參與民眾衛教宣導,除雜誌媒體文章,電台訪問,更協助新北市政府拍攝中風宣導影片,將相關資訊傳導給更多民眾。

10、偏鄉醫療長期駐診服務,提供中風醫療照護服務

合偏鄉中風急重症及神經專科需求,自2012年起神經內科與神經外科分別派任一位主治醫師到雲林縣若瑟醫院長期駐診,支援當地中風醫療,協助並指導當地醫護團隊中風病人照護。至今已造福數萬人,並在當地成功執行靜脈溶栓術超過60人次,將亞東中風診療經驗與中風最新治療技術成功帶到偏鄉,嘉惠當地民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