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用筷子吃東西
練習用筷子吃東西
許智瑋 職能治療師
一、發展年齡參考4~5歲
二、說明與建議:
(一)、選擇合適的筷子與餐具:
學習筷(輔助筷): 從帶有指環或輔助固定設計的學習筷開始。這能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握姿,並體驗夾取的動作,減少挫折感。
扁平或粗糙筷身: 當孩子熟悉學習筷後,可嘗試筷身較扁平或末端有粗糙防滑設計的普通筷子,比圓滑的筷子更容易夾住食物。
防滑碗盤: 使用底部有防滑設計或有一定重量的碗盤,避免移動或打翻。
(二)、從易夾的食物開始:
目標: 讓孩子容易成功夾取,建立信心和興趣。
建議: 從較大塊、不易滑動、質地稍軟的食物開始練習。例如:
切塊的豆腐、蛋、魚肉(去刺)
煮軟的蔬菜(如紅蘿蔔塊、花椰菜)
方塊狀的水果(如西瓜、蘋果塊)
麵包丁、小饅頭、蝦餅
避免: 圓形、細小、滑溜或太硬的食物,如豌豆、玉米粒、麵條(初期)、丸子等。
(三)、初期輔助與引導:
正確握姿示範: 大人清楚地示範正確的握筷姿勢(上方筷子像拿鉛筆,下方筷子固定不動),並用手幫助孩子調整。
手把手練習: 在孩子初學時,大手包小手,引導孩子練習夾取和放下的動作。
分階段練習:
先練習夾取非食物的小物品(如棉花糖、積木、豆子),練習將物品從一個碗夾到另一個碗。
再過渡到餐桌上,將食物夾到自己的盤子或嘴邊。
口頭提示: 提醒孩子「上面那根動、下面那根不動」、「輕輕夾」。
(四)、創造遊戲與輕鬆氛圍:
夾物遊戲: 將夾取動作變成有趣的遊戲,例如比賽誰能夾得更快、夾得更多或夾取不同形狀的物品。
不強迫: 孩子對筷子有抗拒時,不強迫使用,可交替使用叉子或湯匙,讓他覺得吃飯不只是挑戰。
耐心與鼓勵: 學習用筷子是個需要精細協調的技能,給予孩子充足的耐心和不斷的口頭鼓勵,讚揚每一次小小的進步。即使弄髒或失敗,也要正面引導,例如「沒關係,我們再試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