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智瑋 職能治療師
一、發展年齡參考:6~8個月
二、說明及建議:
(一)、扶持食器的練習建議
從輕量、不易碎的食器開始:
材質: 選擇塑膠或矽膠材質的碗、杯子或盤子。它們輕巧不易碎,即使孩子不小心掉落也不會受傷或弄亂。
形狀: 選擇有把手或易於抓握的設計,如雙耳碗、有握把的學習杯,或底部有吸盤不易滑動的碗,方便孩子抓穩。
分階段練習,逐漸增加難度:
空碗練習: 先讓孩子扶著空碗,感受碗的重量和形狀。
少量食物: 碗中只放少量食物,讓孩子練習扶穩,大人再從旁協助餵食。
流質過渡: 逐漸增加食物量,從較濃稠的流質食物開始(例如米糊、濃湯),再到較固體的食物。
大人的協助與引導:
手把手引導: 最初可以大手包小手,引導孩子扶住食器,讓他感受如何施力。
從旁協助: 當孩子扶不穩時,大人可以從旁輕輕扶著,確保食器不倒。
口頭鼓勵: 不斷給予孩子積極的鼓勵:「哇,你好棒!有扶好喔!」
創造成功的機會:
在孩子吃得專注、心情好的時候練習,避免在孩子疲倦或情緒不穩時強迫。
不要怕弄髒,鋪好餐墊或圍兜,讓孩子沒有壓力地嘗試。
(二)、嘴部動作與食物感知練習建議
「用嘴抿食物」這項技能主要鍛鍊孩子的口腔精細動作、唇部閉合、感知食物質地以及咀嚼吞嚥的協調。
選擇適合「抿」的食物:
軟質、易融化: 優先選擇質地軟、入口即化的食物,例如:
優格、布丁、果泥
蒸軟的豆腐、軟爛的麵條
切成小塊的香蕉、草莓、酪梨等軟水果
壓成泥狀的馬鈴薯、地瓜
避免: 太硬、太大塊、容易噎住的食物,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
引導唇部參與:
用湯匙輔助: 當大人餵食時,不要直接將湯匙送到嘴巴深處,而是讓湯匙輕觸孩子嘴唇,引導孩子用上下唇去「抿」,將湯匙上的食物抿進嘴裡,而不是直接吞嚥或用牙齒咬。
少量多餐: 每次給予少量食物,讓孩子有更多機會練習唇部動作。
用手指沾取: (確保清潔)可以用乾淨的手指沾少量食物,輕觸孩子的嘴唇,引導他主動用嘴唇去抿。
鼓勵探索不同質地:
安全的前提下,讓孩子嘗試用嘴唇感受不同質地(軟、滑、稠、帶點顆粒感)的食物,提升口腔感知能力。
注意進食節奏:
觀察孩子的進食速度和反應,不要催促,給予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嘗試、感知和吞嚥。
(三)、綜合練習的注意事項
耐心和鼓勵: 這是最重要的!孩子學習新技能需要時間,過程中難免會有混亂和失敗,家長的耐心和正向鼓勵是孩子最大的動力。
尊重孩子的意願: 如果孩子表現出抗拒或不適,不要強迫,可以暫停休息一下,換個時間再嘗試。
安全第一: 確保所有練習的食物大小和質地都適合孩子的年齡,避免噎嗆風險。
模仿學習: 大人可以在孩子面前示範如何扶穩食器,如何用嘴唇抿食物,孩子會透過觀察模仿來學習。
不比較: 每個孩子的發展進度不同,不要與其他孩子比較,專注於自家孩子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