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亞嬋 語言治療師
(1) 提供多樣的經驗:讓幼兒接觸各種不同的活動、事物和經歷。例如:可以安排參觀博物館、動物園,或者讓他們嘗試繪畫、音樂、運動等各種興趣活動。這樣的多元經歷能幫助他們發現不同的興趣領域。
(2) 鼓勵探索與實驗:給予孩子自由探索的機會,讓他們嘗試不同的遊戲或挑戰,並從中學習。例如,可以鼓勵孩子玩各種拼圖、建構玩具、科學實驗等,這些都能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動機。
(3) 以開放的心態討論事物:與孩子討論他們的觀察與想法,並且以開放的態度聆聽他們的觀點。這樣不僅能幫助他們思考,也能培養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力。
(4) 鼓勵多元閱讀:給孩子提供各種不同的書籍,無論是故事書、圖畫書還是科普書,甚至不同國家的文化或歷史書籍。這不僅能擴大他們的視野,還能幫助他們培養對不同領域的興趣。
(5) 避免過度專注某一領域:儘量避免讓孩子只專注於某些特定的活動或學科。例如,如果孩子對畫畫有興趣,除了鼓勵他們畫畫,還應該提供其他類型的活動,如運動、音樂或科學活動,讓他們感受到各種活動的樂趣。
(6) 支持孩子的個人興趣:即使鼓勵多元發展,也要尊重孩子自己發現的興趣。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節奏和偏好,家長可以提供不同的選項,但最重要的是支持孩子的選擇和熱情。
可教導孩子使用口語及非口語的方式維持對話,並在居家中先使用娃娃模擬演練或家長與孩子進行實際扮演練習,再應用於實際社交情境中。
(1) 口語維持對話輪替的方式
回應問題
針對他人所說的話給予評論
如:朋友:「剛剛的甜甜圈真的好好吃喔!」
孩子:「真的!我最喜歡上面的草莓了」
詢問跟主題相關的問句
詢問跟主題相關的問句
如:朋友:「我昨天去動物園玩喔!」
孩子:「哇~好棒喔!你看到了什麼動物?」
詢問澄清的問句(如,你說什麼?、我不太懂耶)
使用填充語(如,嗯哼、嗯嗯、喔~、對呀、真的)
(2) 非口語維持對話輪替的方式
身體動作(站靠近他人)
聆聽時,看著他人的臉
聆聽時,微笑
聆聽時,點頭
要教導兒童維持合乎情境的對話主題,可以透過以下幾種方法來幫助他們理解並掌握這項重要的社交技巧:
(1) 示範並演練對話
透過與孩子對話,示範如何在談話中維持主題。如:「我們現在在聊學校的事,那你今天在學校做了什麼呢?」
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練習,讓孩子扮演不同角色,如,老師、朋友、家人,來學習如何適當地回應並延續話題。
(2) 解釋「對話主題」的概念
用簡單的方式讓孩子理解話題的概念。如:「我們談話就像玩接球遊戲,一個人說的話是球,另一個人要接住並傳回來,而不是丟到別的地方。」
告訴孩子,一個話題通常圍繞某個主題展開。如「動物」、「學校」、「生日派對」,在這個話題中,要說跟主題相關的話。
(3) 使用關鍵詞來引導
當孩子偏離話題時,可以溫和地提醒:「我們現在在聊你的生日派對,不是玩具車哦,我們先聊完生日派對,等等可以聊玩具車。」
給孩子一些簡單的關鍵詞,讓他們學習如何連接話題。例如,當談論「學校」時,可以問:「學校裡有哪些科目?你今天學到了什麼?」
(4) 鼓勵提問和回應
教孩子在對話中使用「誰、什麼、哪裡、為什麼、怎麼做」等問題,幫助延續話題。例如,當朋友說:「我昨天去動物園了!」孩子可以回應:「你看到哪些動物?」而不是突然開始聊自己最喜歡的卡通。
教導孩子在對話中適時回應,例如點頭、說「嗯嗯」、「真的嗎?」等,以表示他們在關心對方的話題。
(5) 設定對話遊戲與活動
話題接龍:大人說一個句子,例如:「我最喜歡的動物是長頸鹿」,孩子要接著說與「動物」相關的話,例如:「我看過長頸鹿,它的脖子很長!」如果孩子突然說:「我喜歡吃冰淇淋」,就要提醒他回到動物的話題。
圖片敘述遊戲:給孩子看一張圖片(如公園、學校),請他描述圖片中的內容,並引導他維持在圖片主題上。
(6) 提供積極的回饋與鼓勵
當孩子成功維持對話時,給予肯定:「你剛剛很好地回答了問題,而且還問了一個很棒的問題!」
如果孩子偏離話題,耐心地引導回來,而不是責備,例如:「這個話題也很有趣,我們等一下再聊,現在我們先把這個話題講完!」
(1) 開啟對話:可教導孩子使用口語及非口語的方式開啟對話,並在居家中先使用娃娃模擬演練或家長與孩子進行實際扮演練習,再應用於實際社交情境中。
口語開啟對話的方式
a. 使用問候語。如:嗨、哈囉、你好…
b. 叫朋友的名字。如:「小甄」
c. 說一些讚美的話。如:你的車子好酷喔!你的庫洛米衣服好漂亮!
非口語開啟對話的方式
a. 站在朋友旁邊
b. 微笑
c. 說話時看著朋友
當使用完上述的方式後,記得要等待對方的回應。
(2) 結束對話:可教導孩子使用口語及非口語的方式結束對話,並在居家中先使用娃娃模擬演練或家長與孩子進行實際扮演練習,再應用於實際社交情境中。
口語結束對話的方式
a. 說出要離開了。如:我要回家了、我要走了
b. 說一些好聽的話。如:今天好好玩喔、我玩得很開心
c. 說一些慣用的結束語,有時可以加上朋友的名字。如:「Bye-Bye,晨晨」、「小妤,下次再一起玩吧」、「寧寧,下次見」
非口語結束話題的方式
a. 當嘗試要結束對話時,眼神可看向旁邊
b. 站起來
c. 揮手Bye-Bye
d. 微笑看著他人,並說「Bye-Bye」
e. 指出你要去的方向
當使用完上述的方式後,記得要等待對方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