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尋找台灣有沒有專門講保護電驛書籍時,結果發現博客來只找到一本書,我搜尋了一下作者,找到一些文章,是在台電任職官拜課長,後1966年移民去美國ABB工作的前輩。
本來想說看有沒有機會聯絡到作者請教一下。結果看了網上文章發現已經去世了。我猜書中應該都還停留在類比電驛,對於新式數位電譯著墨應該不多。說實在覺得很可惜台灣有在做保護電驛這塊除了台電人真的不多(其實全世界做保護電驛的人都蠻稀有的,但未來再生能源加入可以預期這個領域越來越重要)。
想到以前在台灣工作,即使是電機技師出的參數,很多甲方也沒有能力用模擬軟體驗證,就只是照著技師事務所給的參數去設定在自家設備上,很多時候事務所節省成本請一些工讀生去算,不一定真的正確,導致開關誤動作的情況真的很多,如果是工廠或電廠誤動作造成損失金額不堪想像。
對於測距電譯(21),過流電譯(50/51),或是差動電譯(87)如何互相配合真的需要花大量時間鑽研,差動(87)尤其重要,幾乎是所有設備保護區間的主保護(Main1/Main2),其次才是(50/51)為附保護(Back-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