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曜忠個人自傳

從高職補校學生到教育學博士、從基層勞工到高中校長及大學教授

一、簡要自述

敝姓鄭,名曜忠,彰化縣和美鎮人,曾任國立彰化女中校長及國立新化高中校長共7年,服務於國立彰化高中14年,歷任導師、組長、總務主任、秘書及教務主任等職務。

二、求學歷程

曜忠求學歷程並非十分順遂,國中畢業後進入省立彰化高中就讀,因著年少的迷惘、家境的困擾,最後適應不良而留級。留級的重大挫折使我重新思索人生的方向,經過一番考慮決定離開彰化高中,重考彰師附工補校。就讀彰工補校時,受到許多師長的鼓勵與用心教導,而重拾信心,用功於學業、成績持續進步並立志要考取大學,成為一位作育英才的老師。

披星戴月,半工半讀三年,我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高三畢業時,我終於達成夢寐以求的願望 - 應屆考取國立彰化師大工業教育學系公費生。大學畢業後,分發至秀水國中服務一年即入伍服役,並在退伍前考取省立彰化高中教師。

在離開彰化高中10年後,民國87年我以「教師」的身分重新踏入彰中校園,讓我再跌倒的地方有了重新站起來學習與奉獻的機會。雖然我無法從彰中畢業,但是我回來當老師了,立志要為教育工作奉獻自己的心力。

於彰化高中服務期間,受到沈征帆校長及劉澤宏校長(當時校長室秘書,曾任員林崇實高工校長、員林家商校長退休)的鼓勵與指引順利考取母系碩士班,以部分辦公時間在職進修並在系上師長用心教導及鍾瑞國教授悉心指導論文,於90年取得教育學碩士學位。

在研究所學習過程之淬鍊,以及實際從事教育行政工作歷練的過程中,曜忠均全心投入,務期圓滿完成任務,規劃研究及執行能力也獲得歷練與提昇;然而,有感於「行而後知所困、學然後知不足」,心中不斷興起再進修之動機;於91年考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博士班,並於97年在鍾瑞國教授之指導下取得教育學博士學位。

回首民國87年,有幸再回到我的1/3母校─彰化高中任教,這真是命運的奇妙安排,讓我在跌倒的地方有了重新立足的機會。更感謝教育制度與求學歷程中諸位師長之教導與鼓勵,讓我這個20年前在求學歷程跌了一跤的孩子不致放棄自己而找到自信與努力的方向;在國立彰化師大附工進修補校畢業後能有機會接受大學教育、從事教育工作並完成博士學位。

雖然我在求學過程中遭受過不小的挫折,甚至因此懷疑自己不適合唸書,今日回想,昔日的挫折,卻使我的意志更加堅強,也增加自己對教育工作的熱愛,期望自己能在教學歷程中,善加引導學生走出自己的路。

三、服務歷程

曜忠自擔任教職以來,歷任國中導師、高中導師、組長、主任,深感教育工作者責任使命之重大及對國家社會之重要性,無不兢兢業業全心投入教學、班級經營與行政工作。有幸承蒙前彰化高中校長沈征帆先生、杜貴欉先生與吳文宗先生之拔擢擔任行政工作,工作中勇於任事,戮力達成教育使命,完成多項教育專案計畫、科技部高瞻計畫及通過設置彰化高中科學班(全國目前僅10所高中設置)。

民國101年曜忠經教育部遴選為彰化女中校長,有幸接掌彰女校務,本著對家鄉的情感、對教育的熱誠與使命感,以教育自己女兒的心情與期盼經營彰化女中校務,期盼彰女學子成為有自信、有實力、有耐力、有理性的女孩,發揮生命的價值。擔任彰女校長6年任內,領導教師及行政團隊通過科技部高瞻計畫、教育部特色領航計畫、獲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學校評鑑優等獎等,並透過申請專案計畫總計獲補助約1億5仟萬元經常門及資本門經費,改善校園設施、充實教學設備、營造優質學習環境,支援教師有效教學。

民國107年經教育部遴選為新化高中校長,以「全人弘道、精緻新化」為學校經營願景,落實校務經營四項目標:一、型塑學習共同體、二、深耕課程與教學、三、發展多元智慧學習、四、營造友善溫馨校園,形塑「新化高中」的優質品牌。

四、結 語

曜忠是出身彰化縣和美鎮的農家子弟,年少時的農耕經驗、高中學習的挫折與勞工階層的歷練,培養出刻苦耐勞、誠懇務實、堅毅不拔的個性。蜜雪兒.歐巴馬說:「你們是被祝福的,所以要有所回報。你們必須回去拉別人一把,必須彎下身去,讓其他人站在你的肩膀上,看到更光明的未來。」感念彰化師大師長12年教育的用心栽培,豐富了我的生命,感恩教育職涯的豐富歷練,讓我有更堅定的意志與更成熟的教育涵養,繼續為教育志業奉獻。

教育是引人向上和向善發展的歷程,是愛的工程也是育成良才、利他成己的志業。 泰戈爾說:「恩典之風永不停息,必須揚帆的是你。」曜忠有此難得的機緣擔任師資培育中心教職,是上天的恩典,也是個人對勇於承擔教育責任的承諾。祈願,繼續在我的彰化家鄉與母校全體師長一起培育新世代優秀教師,形塑彰化師大成為兼具卓越教學、創新研究、永續服務的一流大學發展願景。

國立彰化師大 — 兼具卓越教學、創新研究、永續服務的一流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