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Jan 24, 2010 1:12:06 PM
太極峽谷從踏勘、興起到封閉,前後才短短六年,至今許多大鞍里民仍然不願相信帶給她們無限希望的旅遊資源,就像判處死刑般地永遠消失。
現在讓我們來重新檢視太極峽谷的觀光資源:
太極峽谷發源於阿里山脈的加走寮溪,由海拔二千公尺山區陡降到竹山鎮瑞竹里,和清水溪會合形成的眾多瀑布。屬於巒大林管處所管轄的阿里山事業區第九十九林班地,行政劃分則屬於竹山鎮大鞍里。
根據省林務局調查,在加走寮溪峻峭的山嶺及坡陡谷深的溪流兩岸,尚保留幾群構造完整的天然闊葉樹林,例如大葉楠、白肉榕、樟樹、台灣櫸、九芎、江某、楠木類群叢,山區河畔常有因崩場、伐木所形成的陽光先驅樹種如台灣赤楊、山麻黃過渡群叢。
在鳥類資源方面,經調查共有一百零二種,其中留鳥八十三種,冬候鳥十五種,過境鳥三種,夏候鳥一種。包雀鷹、鳳頭蒼鷹、大冠鷲等大型鳥及深山竹雞、台灣藍鵲、紋翼畫眉、白耳畫眉、藪鳥、冠羽畫眉等台灣特有種鳥類。另外,澎湃洶湧的溪流,中也孕了許多魚類,例如珍貴的鯝魚和石賓魚等。
這條沿途切割岩層,在上游鑿成了松瀧瀑布、青龍瀑布均在杉林溪。在下游形成瑞龍瀑布,至中游因身藏崇山峻嶺間,早年人跡罕至,只有少數登山客曾到過,當地民眾把該段峽谷地形稱「杭」,並依河段分為「頂杭」、「中杭」、「下杭」; 其中「頂杭」、「中杭」有採筍小徑可走,「下杭」則完全必須仰賴登山技術才能到達,該峽谷兩壁岩石為塊狀砂岩、頁岩。溪流以垂直岩層之走向下切成落差近四百公尺之峽谷,兩岸均為陡峻之斜坡,坡度大於六十度,部分接近於垂直之懸崖,局部甚至有倒懸之岩壁。該峽谷為一深切之幼年期河谷地形,峽谷及瀑布甚為壯觀。
目前在「頂杭」,縣府投資七百多萬元興建美輪美奐的玉福吊橋已完工。人工步道積極趕建中,通往太極峽谷的道路,至化石平台路段,即將完工,太極峽谷恢復昔日的繁榮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