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 date: Jan 24, 2010 1:38:17 PM
孟宗竹又稱「茅茹竹」是亞洲地區特產。
宋朝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 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可見「竹」在古代中國文人的地位是多麼崇高!
台灣地處亞熱帶很適合竹類生長,台灣栽植面較大有緑竹、桂竹、麻竹、孟宗竹等等。竹山是孟宗竹的故鄉。您看過「孟宗筍」嗎?孟宗筍長在地上或地下?您想體會什麼叫做雨後春筍?竹林浴您享受過嗎?大白天霧氣彌漫伸手不見五指,寸步難行有如霧都倫敦似的情境您見過嗎?夏夜繁星高掛,仰望外星人的家鄉!走一趟孟宗竹的故鄉一大鞍。將讓你您大開眼界不虛之此行,相見恨晚之嘆!
愛好旅遊人士,只要提到杉林溪都知道,它在那裡!知道太極峽谷的人的可能也不少,兩者都是大鞍的一部份;位處於竹山鎮最偏遠的地方一竹山鎮大鞍里,長久以來, 一直受到外界漠視,它是電力公司最晚通電的偏遠地區之一,道路開發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事。直到最近才有較寬廣的道路,客運開始定期行駛班車。由於以往交通不便,加上六七十年代經濟情況改善,人口往平地發展, 目前外流人口嚴重。全盛時期,有一兩百戶人家,現在則幾乎成為空城。山上的小學,以前六個班級,學生一百多人,現在學生是個位數,老師比學生多!不過雖然住民減少,但當地道路建設改善,農作物種植等經濟活動,並未停止。
由於過去一直交通不太方便,加上人口外流,美麗的大鞍似乎被遺忘了,反而成外人罕知的觀光處女地; 2003/5/29中國時報旅遊版形容大鞍的風景是:「大鞍村內的產業道路穿越茂密竹林,景色美得像武俠小説、電影中的情境。尤其清晨時分在林下漫步,有時可驚見保育類藍腹鷴在林下覓食蹤影,其原始清幽可見一斑」。如果您有空到此一遊一定會盡興而歸的!
孟宗竹筍的生長季節,從每年的農曆十月底開始,一直到之次年的清明節後一個月左右橫越和冬、春兩季;冬天長出來的孟宗竹筍我們叫它「冬筍」,春天長出的孟宗竹筍我們叫「春筍」。「冬筍」,生長緩慢,質地細密,人間美食,由於產量少,價格高;「春筍」生長迅速,質地較鬆散,價格較低,但兩者都是人間難得的極品佳餚。有興趣者可於上述孟宗竹筍生長期到當地實地品嚐。
在民國五、六十年代是孟宗竹的黃金時代,那時候,從竹子的頭至尾無一浪費,都有利用價值;竹的根部長竹筍、莖部可做建材、竹藝品、竹笩…等,尾部竹筷、枝葉做竹掃把。那時竹農過得相當優裕的日子。如今好景不在,許多竹材加工廠遷移至大陸,台灣加入WTO後,大陸竹產品源源不絕而來,價格低廉,台灣竹產品幾乎招架不住。加上人工昂貴,竹農除非憑自已勞力去做,方有蠅頭小利,否則如果請工人來幫助己經划不來!所以很多竹農甘脆將竹子砍光改種其他作物,如檳榔、茶葉等作物以獲取較高利潤,但卻破指責破壞水土,這是竹農的無奈!
在冬天因為雨量較少,氣候寒冷,不適植物生長。孟宗竹筍當然也沒有例外,但它生命力較強,耐寒,只是生長速度較慢而己,還是可以長出來竹筍來,否則二十四孝之一孟宗也哭不出竹筍了。
冬筍天氣越冷味道香醇好吃;在冬天要吃冬筍可沒有那容易,因為產量少,它要拿著挖筍工具以地毯式的搜索才能盡其功的。這可能是它的高貴的原因吧!
初春「驚蟄」至「清明」期間是孟宗竹筍生產旺季,如果能獲老天幫忙雨量充足,孟宗竹筍,生長極速, 簡直是「一眠大一寸」,大到可以看出來,生長之快令人嘆為觀止,所謂「雨後春筍」,就是指是這種情象。
大鞍在深冬至初春季節由於天氣變化,霧氣特別厚,能見度低,伸手不見五指的情境。矇矇矓矓,有如人間仙境。
大鞍也是個不錯的避暑勝地,這些裡海拔約一千多公尺,距市中心只有十幾公里而已。但是高度關係,即使夏天也不像平地那麼炎熱難熬。在這裡,夏天溫度依然維持涼爽舒適二十多度!不需要開冷氣機消暑;夏天跟著三五好友,泡茶談天。徜洋在竹林中享受竹林浴呼吸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芬多精。忘卻世俗的一切煩惱,人生多麼愜意。
因為住戶不多、地廣人稀,所以這裡沒有光害問題,特別適合觀看星空。在晴朗的夜晚,「大鞍吳家古厝」的頂樓陽台,是最好的觀景台。可瞭望遠方鹿谷夜景。仰望星空,遙遠穹蒼,上窮碧落,外星人的家鄉盡收眼底。這是在平地無法享受到的。
如果你喜歡夜遊,這裡也是個不錯的地點,十二米寬的寬敞道路車輛稀少,地勢平坦坡度不高、道路兩旁孟宗竹夾道林立,以及數不一盡的的竹海,邀幾個好友一同秉燭夜遊,別有一番滋味。
以上所述僅概略大鞍的之美,若非實際親自體驗,箇中的樂趣是無法領略到的。你心動嗎?那就馬上行動吧!
「竹山大鞍復興寮吳家古厝」
歡迎您的光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