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馬偕

授課老師:林鴻信老師 台灣神學研究學院

導讀書目:

1.馬偕自傳中譯本:馬偕,福爾摩沙紀事,林晚生譯(台北:前衛,2007)

福爾摩沙紀事. (顯示導讀書目:此為版本指示,講堂不限制購買管道。)

2.林鴻信,《與馬偕同遊淡水的綠波蕩漾—馬偕新觀》(新北市:橄欖,2022)

  • 課程簡介

我領受的使命是清楚的,就是萬王之王和教會的主所交託:『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聽。』(可16.15)任何其他的都可做,但全都必須實現這使命,進而言之,其他的一切都必須對達成這目標有真實而積極的助益。(馬偕)

2022年是馬偕來台宣教150週年,在這一年閱讀馬偕,特別感受到宣教歷史的臨場感!

從事神學教育多年,閱讀馬偕—震撼我心,深深體會,馬偕被基督的愛改變了,我們閱讀馬偕也被基督的愛改變了。

這門課以馬偕自傳From Far Formosa(中譯《福爾摩沙紀事》)為主要閱讀材料,引導學員進入馬偕的宣教視域、感受、思想與異象!馬偕自傳是一本宣教學名著,以傳揚耶穌基督福音的故事為主要線索,介紹台灣的自然、社會、人文科學角度下之多種面貌,呈現對人有愛、對土地有情的見證,令人讚嘆不已。

與馬偕生命息息相關的有三塊土地:蘇格蘭(祖籍)、加拿大(出生地)、台灣(家鄉),在他身上有這三種文化的微妙互動與互相影響,不過當他來台第9年即將返國述職時,已把台灣當作自己的家鄉了,甚至後來決定以淡水為人生最後的住家—葬在台灣。由於心中有基督的愛,馬偕從內心發出對台灣的愛,這使他深深地被改變,而任何用心的讀者也一定會被改變。

這門課從《福爾摩沙紀事》出發,帶領學員參照馬偕日記、宣教報告以及其他資料,藉由回到歷史現場,期盼更加深入了解馬偕,看見馬偕的異象,繼續把馬偕的故事接著講下去!

馬偕是一位宣教師,他說:「我來台灣的目的,就是要把上帝恩典的福音帶進未信主的人的思想與心裡,使他們歸信基督,幫助他們在信仰裡被建造。從一開始我就已清楚明白,絕不容許任何事物使這目的模糊或成為次要!」

馬偕的父母來自蘇格蘭,他出生成長在加拿大,人生過半在台灣,一生期盼上帝國。事實上,來到台灣已經使他的「故鄉」從加拿大轉成台灣了。

馬偕最主要的服事焦點在於神學教育,他全心全意地把神學教育視為宣教核心工作,從第一年來到淡水起,他在大榕樹下就開始做起神學教育。

馬偕的見證開啟讀者的眼界,閱讀馬偕就是要活在馬偕異象中,不只是查閱過去的史料、緬懷歷史的人物,而且是與馬偕感同身受,追求了解馬偕異象並且活在這異象中,並且回應馬偕提出的挑戰:「然而還有一半未能說完,這些章節只不過是零碎的。並非今日或明日這個故事就可以寫完,真正的故事尚未結束,它才正要開始,許多章節正要逐一地加上去,這些都是出自上帝那本沒有人讀過的書。」

閱讀馬偕就是要繼續接著把馬偕的故事講下去!

參考書:

George Leslie Mackay, From Far Formosa (Taipei: SMC, 1991)。南天書局有售

馬偕,《馬偕日記1871-1901》,三冊,王榮昌等譯(台北:玉山,2012)。

George Leslie Mackay, The Dairy of George Leslie Mackay 1871-1901 (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5) 。

《北台灣宣教報告:馬偕在台北之紀事 1868-1901》,五冊,陳冠洲&Louise Gamble(甘露絲)編,(台北:明燿文化,2015)。

North Formosa Mission Reports— G. L. Mackay’s Life in North Formosa 1868-1901, 5 vols., 陳冠洲&Louise Gamble (Eds.)(台北:明燿文化,2015)。



學員心得1

1.閱讀經典,就像打開一扇窗,可以看得更遠更深更廣。海斯《基督教新約倫理學》對聖經信息的深刻理解,以及神學詮釋的洞見,每每令人茅塞頓開;更令人激賞的是,他對於實踐神的話語在今日的處境中,有牧者的關懷之心,也有對整體教會跟隨基督的提醒。

2.讀書會的導讀,就像一群登山者彼此鼓勵、打氣,最終登山一座高山。每次導讀,都被同學們激勵,因為還是有一群人願意一起啃讀厚重的書籍,而且願意付上時間心力去整理摘要,把所得無私地分享給同學們。所謂「高手在民間」,我有幸認識一批對基督教信仰認真追求的高手。每次讀書會之後,總有一種心滿意足的暖感--一天沒有白過,與一群書友談書,豈不快哉!

by 莊弟兄



學員心得2

若我閱讀馬偕的言行,卻沒有效法他,我不過是只會說說他的故事,那我就不是真心跟隨耶穌基督的門徒。

因此,靠主的幫助,先做再說,我願意在未來十年裡:

1.以傳福音為標竿(馬偕新觀第7章):身體力行、與人交流,把握機會向學生、鄰居、親人傳揚福音,並推動本地與海外宣教。

2.培育神國人才(馬偕自傳第30章培訓本地傳教者):連結各方資源與人脈,主要培育各地的學生福音工作者、專業與神學反思者,推動學生福音運動、神學研究與教會歷史思潮。

3.分別時間注重靈修,活在馬偕的異象中(馬偕新觀第12章):每天注重靈修、與主親近、被聖靈充滿,讓「一切攏是為基督」不是流於一句口號,而是成為生命實際的流露。藉由思考、計劃、禱告、行動,尋求上帝的帶領,順服聖靈的引導。

靠主幫助,我願起行。


莊弟兄


學員心得3

我從這門課得到印象最深刻/最大的收穫

課前自己閱讀指定書籍,透過文字進入馬偕的內心世界與信仰生活,很是震撼與感動,他短短57歲的人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做了那麼多的事工。「馬偕DNA」這首歌就是萃取他的精神,很激勵自己。

「面對挑戰不退縮、直球對決不閃躲、艱辛困難纏上身、逆勢翻轉繼續追夢、 討厭動口不動手、先做再說才是我、屢敗屢戰越堅強、放棄是甚麼我不懂」

攏是為著基督

陳姐妹